登陆注册
465641

除了明星带货,综艺节目靠什么带火传统文化?

人民日报2021-01-11 20:42:433

如何以现代和有趣的表达方式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芒果TV日前播出的综艺节目《希望的田野》,不仅让远在深山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刺绣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且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希望的田野》亮相彝族赛装节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妇女李如秀1978年就开始收藏彝族服饰。“彝族妇女每个人的服装都是唯一的,它充分地使用了彝族刺绣的特色,构图、用色不尽相同。一件衣服丢失或者被陪葬火化,就意味着这个样式或者图案再也不会出现。”为让这些老服饰传承下来,李如秀一家一户地收集,一件件地买回家,至今已经坚持了近42年,收集了7000余件。

{image=2}

李如秀整理彝绣制品

{image=3}

李如秀收藏的彝绣古老绣片

李如秀随身背着的挎包里,装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内页记着人名、地址等信息。上面的人名有的是绣工特别好的绣娘,有的是看中的老服饰的主人家的名字,“她们不愿意卖给我,我要记下名字,以后专门去她们家谈。”这样的本子,李如秀有好几本。

李如秀收藏的彝绣裙

李如秀的女儿余坤瑶说,每一次收购彝族服饰的钱,都是母亲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这时常让家里生活变得拮据。但每年赛装节回去,“她都会说,我再也不买了”。结果过段时间有人告诉李如秀哪里有老服饰,她过去一看,就又忍不住。

走进李如秀的家,最显眼的是靠墙摆放的一个铁架子,架子有四五层,上面摆放的就是李如秀收集的老服饰。老服饰被一件件叠整齐、捆绑成一沓一沓的,铁架中间被压得凹陷了下去。余坤瑶拿出一沓,铺开在客桌上,上衣、裤子、布包、束腰带、鸡冠帽……种类繁多,上面的图案数花朵最多,也有龙凤花样等。每件老服饰上都缝有一片小方布,方布上标注着号码。

李如秀收藏的彝绣鸡冠帽

云南楚雄永仁县中和镇有个小山村叫直苴,这个村举办的赛装节传承1300多年,被誉为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直苴刺绣与赛装节相生相伴,是彝家妇女“指尖的艺术、心灵的花朵”。马樱花、山茶花,以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山川河流、藤萝花草、飞禽走兽,都是绣娘们的天然素材库。这些素材经过概括、变形、夸张,采用挑花、扣花、平绣等手法,“点、线、面、角”相互交融,就艺术化成了一件件艳丽多姿的绣品。

李如秀收藏的彝绣装饰品

李如秀说:“我主要是收集,把直苴要失传的,要丢掉的,会被大家遗忘的老服饰收集到我这里,让后代了解过去我们直苴的那些服饰文化。”李如秀收集的老服饰中,年代久远的有上百年历史,短的也有几十年历史。

李如秀的女儿从小跟着母亲耳濡目染,5岁就拿起绣针。她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改造、提炼和运用,融入一些当地生活理念及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生活元素,设计出民族与时尚相互融合的作品。

女儿余坤瑶(中)向母亲李如秀(左)学彝绣

明星带货是当下流行的助农方式。《希望的田野》通过明星直播带货的形式,让李如秀和更多彝族绣娘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一方面,节目巧妙地运用了明星的影响力,增强了人们对彝族刺绣的关注,带动了彝绣作品的销量,让外面的世界体验到它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节目也通过时下流行的明星带货形式,让深山里的农产品为身处都市里的人们所知,通过加强带货的持续性,真正做到了助农扶贫。

蔡国庆与100位绣娘合唱《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黄圣依在彝族赛装节体验彝族文化

以《希望的田野》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正在探索将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让综艺节目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及助农扶贫拓展了新的路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好地应用到全新的影视表达中,这也正是影视节目不断创新的方向之一。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