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026

黑客“讹诈”银行数据泄露 去中心化金融催生新业态

经济观察报2021-01-13 00:05:180

原标题:黑客“讹诈”银行数据泄露 去中心化金融催生新业态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涵 一张银行卡包含多少户主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联系住址、工作单位……等多重社会信息。在科技发达的当下,若基础信息遭泄露,被不法群体瞄上从而获利成为金融机构第一道防护的关卡。

1月11日,交通银行发布声明称,近日监测到,有不法分子在暗网发帖贩卖所谓交行客户信息,并有部分自媒体转发相关信息。经系统核查比对,确认与交通银行真实客户信息不符。交通银行郑重声明,不存在黑客入侵,不存在客户信息泄漏。

此事发酵于1月8日,有人在国外某论坛上发帖,以8.8个比特币的总价售卖交通银行1679万笔数据。贩卖者还发布了部分测试样本数据,包括客户姓名、账号、开户行、联系地址等。当时的比特币价格为3.5万美元,因此黑客索要金额约为31万美元,约合220万元人民币。

对此,交通银行表示,交行始终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保护工作,通过部署多层次网络安全纵深防御措施,切实保障客户信息安全。交通银行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伪造贩卖公民信息、恶意造谣扰乱金融秩序的不法行为。

国外网上贩卖国内银行虚假客户信息事件并非首次发生。2020年4月,疑似国内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百万条客户数据在境外黑客论坛被出售,其中包括客户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地址等信息。当多数银行表示与银行真实的客户信息要素并不吻合,不排除系不法分子伪造、售卖所谓银行客户信息牟取不当利益。

“当银行不断地数字化之后,包括客户的信息与客户财富流动的信息都成为了一种数据之后,只要获取客户的银行信息就等同于获取了他的支付能力与可能的支付形式。”沪上一位区块链研究人员表示。当数据成为最具有价值的商品时,必然会成为关注的焦点。除金融机构外,多企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数据攻击导致用户数据泄露。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在不断深入,数据保护被予以更高关注。已有不少银行根据要求,建立了涵盖应用、客户端、网络、服务器等领域的安全规范体系,并对大数据服务平台及其数据进行重点保护。

“新冠疫情让整个世界在物理世界中相互隔离,然而在线教育、直播电商、线上办公、无人经济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涌现,社会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兼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日前在跨年会上表示,变革的大幕已经拉开,新科技正在引发商业模式、组织方式、财富形态乃至社会关系的变革。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兴荣则表示,区块链技术在资产业务领域具有较大应用空间。银行项下的资产业务的应用包括跨境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在融资业务中,通过将融资链条涉及企业的债务债权、贸易记录、合同记录及库存信息等“上链”,银行可实现对真实可信的贸易场景的还原,在时间轴上对该链条的交易进行评估。

比如国内个别大型金融机构在联盟链基础上搭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新加坡数家银行则通过联盟链开展跨境支付结算等。于佳宁坦言,DeFi(去中心化金融)技术迅猛发展,正令数字货币抵押融资、信贷等新业态迅速火热。DeFi 项目正在将被传统金融验证过的服务一一搬至链上,提供了更多样化解决方案。

此外,区块链或将开启数字经济大航海时代。于佳宁认为,区块链+和互联网+本质上都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区块链是颠覆式创新,其杀手级应用绝非简单的优化替代,而是构建高维时空,进而降维打击。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于佳宁指出,区块链行业仍在合规性、技术、产业结构等多方面挑战。譬如,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不是努力投入资源就可以实现创新。如果希望区块链存储变得便宜而有效,还需要底层性的突破才能实现,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发展需要技术进步,而技术的进步仍需要大量资金。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