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16亿收购上游企业完成交割 去年Q3计提亿元存货跌价损失
出品:新经济观察
作者:陈彦旭 实习生张海珍
1月12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Wholesome与中地乳业于1月11日完成股权交割事宜。交割完成后,Wholesome 将直接持有11.41亿股中地乳业股份,占中地乳业已发行股本的 43.75%,成为其控股股东。本次全面要约的价格为每股1.132港元,总代价为16.597亿港元。
据悉,牧场经营为中地乳业主要业务,牧场经营业务包括优质原料奶生产及销售、奶牛的饲养、繁育及销售等。实为伊利的上游企业。伊利此番进军上游企业透露了其商业布局的新变化。
1月9日,伊利发布下属内蒙古惠商融资担保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对外担保情况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担保总额58.81亿元,其中为上游供应商担保总额为24.02亿元、为下游经销商担保总额为34.79亿元,担保责任余额共计 30.82亿 元,其中上游供应商担保责任余额为21.24亿元,下游经销商担保责任余额为9.58亿元。
同期,其上游供应商在保户数为328 户,下游经销商在保户数为 812 户,总计为1140户上下游企业提供担保。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
1月5日,伊利股份市值突破3000亿元,1月12日,伊利股价为49.67元,涨幅2.12%,市值为3021.24亿元。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新浪财经表示,伊利虽然布局多元,扩展饮用水、乳饮料等产品,但在2021年,伊利业绩可增长点并不多,再加上蒙牛加持妙可蓝多,蒙牛与其差距可能进一步缩小。低温和奶酪2021年仍是蒙牛发力重点。伊利的产品重点在基础白奶、“金典”、“安慕希”和常温酸奶方面。
{image=1}
存货在逐年递增
值得注意的是,股价上涨的背后是原奶成本上行压力。根据农业部1月5日披露的数据,2020年12月第五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2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7%,同比上涨9.9%。渤海证券也发布研报称,2020年12月生鲜乳价格加速上行,平均价达到4.14元/公升,同比上升7.81%,环比上涨 2.73%,并表示生鲜乳价格目前已接近近十年来高点。
为维持利润,行业龙头乳企对旗下乳制品进行提价,国盛证券1月5日发布研究报告称,伊利于去年12月29日对旗下基础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3%-5%。蒙牛也于去年12月底开始对旗下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约4-5%。伊利、蒙牛两大巨头的提价也挑动了行业的涨价潮。熊猫乳业也向媒体表示,基于原料成本推动,将于元旦前后对提炼乳品进行提价。
光明乳业却没有跟风,1月7日,光明乳业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却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新浪财经表示,光明乳业不跟涨原因是基于市场压力,不敢冒然涨价,符合光明处境和风险考虑。
2017-2019年及2020年三季度,伊利存货在逐年递增,分别为46.4亿元、55.07亿元、77.15亿元、56.82亿元,同比涨幅为7.26%、18.69%、40.09%、12.73%。存货周转率3.46次、3.9次、3.19次、2.49次,呈下降趋势,存在滞销和贬值风险。
伊利2020年三季度计提1.1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据财报披露,2020年资产减值损失突增系报告期子公司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
液体乳产品占总营收八成
收购中地乳业是伊利抢占上游市场的信号。收购上游企业可在一定程度提升伊利原奶自给率,有利于缓解成本上涨压力。
业绩表现方面,2017-2019年及2020年三季度,伊利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5.47亿元、789.76亿元、900.09亿元、735.06亿元,同比增长12%、16.92%、13.97%、7.28%。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0.03亿元、64.52亿元、69.51亿元、60.44亿元,同比增长5.89%、7.48%、7.73%、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1亿元、64.4亿元、69.34亿元、60.24亿元,同比上涨5.99%、7.31%、7.67%、6.99%。
根据伊利年报披露,其主营业务分为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和其他产品。2017-2019年及2020年三季度,伊利液体乳营收分别为557.66亿元、656.81亿元、737.61亿元、不适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3.48%、82.56%、82.46%、不适用,伊利营业收入八成以上依赖液体乳产品的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产品的毛利率远小于奶粉及奶制品、冷饮产品。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四类主业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分别为液体乳产品35.2%、奶粉及奶制品48.18%、冷饮产品46.51%和其他产品34.81%。
责任编辑:陈彦旭
美国证券委员会建议特朗普2022年将不符合要求企业除牌
新浪港股讯8月7日消息,美国财政部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员建议总统特朗普,在2022年1月前,将美国上市但不符合审计要求的中国企业全部除牌。恒生科技指数暴跌4.33%,中芯国际跌超10%,腾讯暴跌10%,市值蒸发逾5000亿港元。阿里暴跌6%,小米暴跌5%。{image=1}0000快讯:港股餐饮股走高 九毛九涨超5%
11月19日消息,港股餐饮股走高,环科国际涨80%,味千(中国)涨14.13%,九毛九涨5.25%,百胜中国涨3.85%,海底捞涨2.60%,呷哺呷哺涨1.24%。责任编辑:陈诗莹0000午评:港股恒指涨0.37% 医药、教育股上涨瑞声大涨12%
新浪港股讯7月23日消息,美股周三小幅收高。道指涨165.44点,或0.62%,报27005.84点;纳指涨25.76点,或0.24%,报10706.13点;标普500指数涨18.72点,或0.57%,报3276.02点。今日开盘,恒指高开0.71%,涨幅一度涨超1%后翻绿。截止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0.37%,报25151.52点,国企指数涨0.27%,红筹指数涨0.35%。0000百果园已确定将于创业板挂牌上市:原计划登陆港股
港股和A股对消费品牌的估值逻辑或越来越趋同。据IPO早知道消息,全球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百果园’日前已敲定将于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2020年11月,百果园与民生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目前正处于第一期的辅导工作中。从时间线上来看,百果园真正决定在境内上市的时间点应为2020年年初——2020年4月,百果园的股份制改造正式完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