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新总裁上任 80后新面孔越来越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产大爆炸”
新年伊始,多家房企新总裁上任,掀起一波总裁上新潮。
伴随着金科控股的一纸公告,地产总裁圈又将多出一张新面孔:
1977年出生的杨程钧成为金科下一任总裁。
杨程钧,原是金科云广区域公司董事长,在金科18年因为执行力强、善于思考筹谋,且经历过的公司业绩目标完成情况都比较好,从而获得了这个新的晋升机会
金科的总裁,一向都是从内部提拔。
杨程均的上一任,是喻林强,他是金科的老臣,亦是金科的铁杆粉;再上任蒋思海早在1998年就进入金科。
01
大概是2019年融信官宣85后余丽娟为融信集团总裁后,从内部培养总裁越来越成为房企的一个可选项。
2019年9月,中梁总裁黄春雷辞职创业,其一手培养的得意门生——87年的李和栗被提拔为地产集团执行总裁。
2020年2月,颜建国辞任中海地产执行总裁后, 79年的张智超被提拔了上来,从海之子到中海总裁,张智超只用了18年。
而到了今年,开年才14天,已经有两家房企总裁是从内部提拔:
奥园集团副总裁兼CFO陈志斌升任奥园执行总裁兼CFO,合照中右一为陈志斌。
原新城控股董事兼联席总裁梁志诚接棒总裁之位。
意识到招人找不来忠诚度,能力再强的空降兵也可能遭遇水土不服,错失宝贵的市场机会后,不少房企已经开始着手人才培养计划:
2018年阳光城开始实施“光合工程”,预计每年都要培养1000名有潜质、有发展前途的员工;
而碧桂园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未来领袖”招聘计划,截止2019年末,这项计划已经为碧桂园培养了34名区域总裁/副总裁。
随着内部人才培养计划逐渐落地,预计未来地产圈TOP30的总裁,都将是以内部升迁为主。
02
头部房企有能力、也有实力做人才战略规划,中小房企的总裁大多仍是空降。
光是这半个月,地产圈就已经有两个总裁履新:
原高力集团董事长李刚履新复地集团执行总裁;
原旭辉集团总裁助理兼武汉事业部总经理周青履新上坤集团执行总裁。
这亦是2021年地产总裁圈的新面孔。
其中,李刚是2002年的中海“海之子”,本科就读于清华,硕士就读于哈工大的教育背景,到现在都拿得出手。
中海8年,2010年李刚追随袁春加入龙湖,用时7年完成从中层管理者到城市总的转变,又加入旭辉担任南京事业部总经理。
2019年,李刚受高力控股老板高仕军邀请加入力高,担任集团董事长一职,后由于种种原因去年10月选择辞职,再耗时3个月才选择加盟复地,担任执行总裁。
另一张总裁新面孔周青的背景也很有意思。
周青是2004年的“万科新动力”,2011年从苏南万科营销高级经理跳槽旭辉任营销总监,再升至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再至旭辉集团总裁助理、武汉事业部总经理。
然后是2021年,在朱静的盛情邀请下,周青加入上坤担任执行总裁。
回看这两位总裁的职业发展路径,会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在校招时去了地产界的“黄埔军校”:
一个是万科新动力,一个是中海海之子。
他们升任总裁,都是以旭辉区域总为跳板:
一个是南京事业部,一个是武汉事业部。
03
这绝非偶然。
因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当年的“新动力”和“海之子”,吸引的都是彼时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万科新动力计划是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经有21年,为行业培养了2600名人才,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从中诞生一名总裁:
2019年,是禹洲执行总裁许珂;
2020年,是协信执行总裁佘润廷;
2021年,是上坤执行总裁周青。
而中海海之子校招计划起步虽比万科晚了两年,但截止目前也为地产圈贡献了两名总裁:
2020年,是中海执行总裁张智超;
2021年,是复地执行总裁李刚。
如果把范围扩大,因为万科系人才和中海系人才在地产圈最受欢迎,这些年地产圈的一些明星职业经理人,如莫斌、朱荣斌、张海民、袁春、张晋元等,都是从这些房企里面走出……
如果泛及行业,又会发现,不少中小房企的总裁,都是以头部房企为跳板,再去第二阶梯房企镀金,最后空降至中小房企,完成总裁升迁路径。
在这样的升迁路径下,你可能想象不到,旭辉居然是近几年诞生总裁最多的千亿房企,据不完全统计有6名。
现弘阳总裁蒋达强;
现龙光执行总裁傅明磊;
现辰景地产联席董事长兼总裁侯波;
现美好置业联席总裁何飞;
包括上文提到的周青和李刚都有旭辉背景。
事实上,除了旭辉,中小房企也喜欢到同为千亿房企的正荣挖总裁,比如:
三巽前总裁王本龙;
中奥地产总裁田永盛;
爱家执行总裁段静等。
而如果算上副总裁那就更多了,比如康桥副总裁肖春和、新力常务副总裁刘翔、祥生副总裁郭政、中奥地产副总裁李光等等。
不过,有旭辉背景的总裁多是从旭辉区域总上位到其他房企担任总裁,而正荣背景的总裁则多是从集团层面出走的,客观上也反映了两家企业老板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
04
通过复盘近两年总裁圈出现的新面孔,炸天团还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事:
一是,随着一些元老级高管的离职,高管的年龄层越来越年轻化。
比如,2018年底,融信14年老臣吴剑离职后,半年后他们提拔的余丽娟是一名85后,并且随着余丽娟上位,融信的高管层已经大部分都是80后。
中梁也是如此,继元老级人物黄春雷辞任后,新提拔起来的联席总裁李和栗和陈红亮也均是80后。
昨日发生人事变动的金科也是,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已经找不到现任董事长蒋思海和总裁喻林强的名字,新董事候选人更趋年轻化,其中80后5人,占比71.4%。
房企提拔年轻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购房群体越来越年轻;
在职场上也是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二是,三道红线下,懂财务的高管将越发受重用。
房企这两年可谓水深火热, 一边是融资渠道层层掐紧现金流紧张,一边是三道红线降负债降杠杆的压力。
为了变“红”为“绿”,2021一开年,奥园就任命了陈志斌这位有财务背景的执行总裁。
放眼行业,陈志斌不是唯一的财务出身的总裁,早在2019年9月,龙光原来地产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赖卓斌便获任总裁。
更早之前,是万科董事长兼总裁郁亮和原绿城总裁曹舟南,这两个人均是财务出身。
扛不住压力,看下一个机会,扛得住压力,加薪升职走上人生巅峰,将是未来财务人员的两个动向。
三是,北京的往上海走,上海的往深圳跳,渐成为这两年高管流动的趋势。
原泰禾副总裁李亮履新弘阳,原鸿坤总裁袁春履新弘阳任联席总裁,就是从北京调到上海;而吴剑履新龙光,陈凯加盟卓越,就是从上海跳到深圳。
这背后,主要是当地的活力与薪水,据说在人力市场,上海高管的薪水可以做到北京的1.5倍,广深高管的薪水可以给到北京的2倍。
当然,这只是一种趋势,当新东家开出的薪资待遇,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时,高管们从北上广深往其他省会城市走的有,从省会城市往地级市走的也不稀奇。
因为大多数房企在把总部迁到北上光深前,他们只是一些区域深耕房企,不过这些年房企该起来的都起来了,高管间的流动,大多只在北、上、深三城之间进行。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海营
港股早知道:区块链概念股追高需谨慎 覆铜板股有望持续走高
【智通观点】1、美股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74.82点,涨幅0.53%,报32953.46点;标普500指数涨25.6点,涨幅0.65%,报3968.9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39.84点,涨幅1.05%,报13459.71点。港股ADR指数按比例计算,收报28909点,涨76.43点或0.26%。2、美联储将于本周二及周三一连两日议息,并预计于周四凌晨2时公布议息结果。0000那些与敲钟擦肩而过的企业:数十家拟赴港IPO缘何被 “中止”?
《投资者网》文夏婧、凌芊翊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到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多年来一直领跑全球IPO排行榜的香港新股市场再次成为上市集资的首选地之一,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纷至沓来,其中,多个中资企业更是前赴后继,奔向港股市场。统计显示,在2020年在港股成功上市的146家企业里有114家属于中资企业;另外,今年以来,百度、携程等都完成了回港二次上市,更多在美企业也考虑回港安排。0000顺丰控股拟超175亿港元拿下嘉里物流 另抛220亿定增预案
“绯闻”成真。郭净净{image=1}记者|郭净净在市场期待数天后,顺丰控股(002352.SZ)于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10日)复牌。复牌首日上午盘中涨停,报117.10元/股。0001未就出售香港或内地业务讨论 东亚升幅收窄至近13%
责任编辑:卢昱君,恒生指数报23832,升100点或升0.42%,主板成交607.38亿元.国企指数报9815,跌18点或跌0.19%。现时。成交1802.95亿元人民币.深证成份指数报11076,新浪港股讯,东亚银行(00023)午间发澄清通告,指全面的策略性检讨正在进行,但当中并未就出售香港或内地银行业务与外界进行讨论,亦未就东亚业务和资产的策略选项作出任何决定。00005G相关股炒起 京信通信上涨7%中国铁塔上升2%
新浪港股讯,近日中联通(00762)和中移动(00941)相继公布中期业绩,当中5G套餐用户及ARPU皆有增长,憧憬5G进一步部发展和普及,5G相关股现追捧.其中,京信通信(02342)现价升7.04%,报3.65元,盘中高见3.68元,创一个月高位;成交约2643万股,涉资9488万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