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央行: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看重点:
陈雨露: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
央行:蚂蚁集团已成立整改工作组 对标监管要求进行整改
央行: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央行: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 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
央行孙国峰:当前利率水平合适 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
央行副行长: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的波动幅度加大
央行:保持M2和社融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不意味着完全相等
央行: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央行:2020年P2P平台已全部清零 各类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
央行: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月15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年度有关数据发布。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女士,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先生,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先生。首先请陈雨露先生作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陈雨露: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2020年是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各项要求,通过深化全面的金融业综合统计,和全面跟踪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灵活把握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节奏和重点,为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等重点工作营造了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1月12日,人民银行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一是货币、信贷增长基本实现年度目标。202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9.6万亿元,比上年多增2.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人民银行通过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了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人民银行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确保了“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标。
二是信贷结构优化,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发力,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5.2%,比上年高20.3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14个月上升。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3%,比上年高7.2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逐步释放,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已连续29个月回落。
三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如期顺利完成,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20年末,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创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金融系统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圆满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四是金融支持“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2020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P2P平台已全部“清零”,各类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影子银行规模缩减,资管产品风险明显收敛,同业关联嵌套持续减少。同时,人民银行坚决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近5年累计发放超过6.5万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9000万人次,助力贫困县全部摘帽。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居世界第一位,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金融统计数据就是金融系统的“成绩单”。2020年,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风险冲击,金融战线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金融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抓住工作重点,守住风险底线,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持。我先介绍到这,下面欢迎大家提问,谢谢。
寿小丽:谢谢陈雨露副行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记者朋友们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们知道,今年要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是否意味着今年货币投放量将会增多?今年M2的增速将会是什么样的?谢谢。
陈雨露:谢谢央视记者。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完善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基本匹配并不意味着完全相等,也就是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以此体现中长期内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同时在经济运行的非正常时期,比如说遭遇到类似当前重大疫情严重冲击的时候,经济增速可能会大大偏离潜在的产出水平,这时货币政策就要参照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来把握。
2020年,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采取量化宽松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基本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比较好地对冲了疫情以来宏观形势的高度不确定性,金融运行保持基本平稳,与我国经济潜在产出水平也是基本匹配的。
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2020年M1增速持续上升,11月甚至达到双位数,请问原因是什么?2021年房地产金融政策会有哪些变化?谢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陈雨露:除了广义货币M2的增速之外,大家也非常关心M1,同时对房地产市场大家也非常关心,从金融角度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这个问题请阮健弘司长和邹澜司长分别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 阮健弘:我来回答关于M1数据的状况。2020年末,狭义货币M1的余额是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8.6%,这个增速是比2019年高4.2个百分点,增幅还是上升比较多。单位活期存款是M1里的主体,占M1的比重九成,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根据人民银行建设的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逐笔采集的单位存款情况来看,2020年M1增速上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显现。在稳企业、保就业的结构性政策支持下,传统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支持稳定了企业现金流,推动了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快。11月末,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速16.5%,新增额占全部单位活期存款的比重是30%。
第二,一些行业获得了比较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项目还没有全部实施,所以形成了一定的资金沉淀。从数据上看,公共管理、商务租赁等行业在新增的单位活期存款中的比重占比不低。这些行业有些项目的筹资和投资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出现了资金的暂时停留状况。
第三,存款产品的规范推动了活期存款的增加。2019年10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对结构性存款等产品进行规范,部分资金流向了活期存款中的协定存款。
未来随着疫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投资项目逐步推进和开展,单位资金支出将有所加快,停留的单位活期存款也将有所减少。另外,由于规范存款产品带来的结构性产品向活期存款转化也会减少,所以我们预计未来M1的增长将会比较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邹澜:关于房地产金融政策,我作简要回答。近年来,人民银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重点开展了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了房地产的金融调控。牵头金融部门加强对各类资金流入房地产的统计监测,引导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合理增长,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从2016年的44.8%下降到去年的28%。
第二,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一是落实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二是按照规则化、透明化方向,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三是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第三,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按照“租购并举”的方向,加快研究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近期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美国彭博社记者:请问央行怎么样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很明显的升值,我们是否担心这个趋势会对出口商、实体经济有一些负面影响?另外蚂蚁金服的增改进行的如何?是否会要求蚂蚁拆分一些业务?谢谢。
陈雨露:谢谢你提出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首先我想请货币政策司孙国峰司长回答关于汇率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孙国峰: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上年末升值6.9%,波动幅度没有超过历史水平,比如2007年、2008年的波动幅度;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升值约4%,从历史上看年度的波动幅度也是处于中游。全年人民银行对美元汇率均值为6.90元,和2019年均值也是持平的。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基本面是相符的。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也较为适中。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汇率变动对出口和经济的正负影响基本相互抵消。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和国际外汇市场变化等因素。总的看,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谢谢。
陈雨露:关于刚才提到的蚂蚁集团规范整改的问题,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了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对标监管要求来进行整改。同时,也要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金融管理部门也在与蚂蚁集团保持着密切的监管沟通,有关工作进展将会及时向大家发布。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请问人民银行对今年的通胀形势如何判断?核心CPI是否仍将处于低位?有分析认为,由于CPI指标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导致当前的通胀水平是被低估的,人民银行对此如何评价?谢谢。
陈雨露:物价的稳定是货币政策核心的政策目标,本周一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了CPI数据,12月CPI同比由降转升,全年CPI同比上涨2.5%,国家统计局随即对这一指标作了解读。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受猪肉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共同推动,2020年末CPI环比涨幅比较大。从中长期来看,202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也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所以CPI环比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是比较小的。同时,确实我们要关注核心CPI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增速仍然在恢复过程中,再叠加局部地区疫情的反复,还有服务性消费仍然受到一定制约,所以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仍然处于低位。
下一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复苏释放,我们认为未来核心CPI有望继续回升。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将会出现先升后稳的走势。
关于你刚才谈到的CPI指标是否应该纳入资产价格变动的问题,目前这还是属于学术界讨论的重要的前沿课题,国际上主要的经济体还没有将具体某类资产价格变动直接纳入CPI指标的做法。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在关注物价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密切关注重要领域的资产价格。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宏观金融风险,以切实维护金融稳定。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有两个关于数据的问题。央行发布的社融数据中,贷款核销的数额与银保监会的数字有差别,请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另外社融数据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票据融资这三项统计,在影子银行总量中大概占比率有多少?是否能提供一下影子银行总体量的统计?谢谢。
陈雨露: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您对我们发布的数据研究的非常细,对一些结构性的数据,请健弘司长作回答。
阮健弘:我先回答媒体朋友的第一个问题。您提到社融里的7644亿元,是2020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里的贷款核销额,你提到的1.7万亿是2020年前三季度银保监会公布的贷款处置额。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核销只是贷款处置的一部分,贷款处置除了核销以外还包括转让、以物抵债、证券化等其他形式。所以这两个口径之间的数据是不完全一致的。
第二个问题,你谈到社融里面是否有影子银行的业务,我们经常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不全是影子银行业务,比如委托贷款当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就不是这方面的业务。当前,扣除5.4万亿元的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后,社融里的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约是12万亿元。
由于没有受到类似银行一样的严格监管,某些非银行信用中介的部分业务有高风险的特征,那么这些业务往往就被通俗的称为“影子银行业务”,比如有一些私募基金,部分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还有理财产品当中投资的非标资产等等,这些业务剔除了重复之后,估计目前的存量大概有32万亿元左右,比上年末减少约2万亿元。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2020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请问这个让利规模包含了哪些内容?2021年是否还有推动金融系统让利的政策出台?谢谢。
陈雨露:请孙国峰司长回答这个问题。
孙国峰:2020年,人民银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
一是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5900亿元。一年期LPR累计下行30个基点,带动2020年全年贷款利率较2019年下降0.5个百分点让利5600亿元,8月底顺利完成存量贷款基准转换,转换中直接降低利率和重定价后利率下降让利约280亿元。
二是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让利460亿元,人民银行分三批次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2020年末已经发放完毕,支持金融机构以优惠利率发放贷款。
三是债券利率下行向债券发行人让利1200亿元,2020年新发行国债、地方债、公司信用类债券利率较2019年低0.47个百分点。
四是两项直达工具让利3800亿元。去年全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通过减少企业孳息支出、过桥费用等方式为企业让利3580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为企业节约担保费用240亿元,此外,银保监会通过督促银行减少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引导银行让利,这部分让利预计约4200亿元。上述各项数据合计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1.5万亿元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谢谢。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公布了涉及1.9万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请问央行如何看待美国新一轮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金融可能造成的影响?另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表示短期内不会加息,央行是否担心外部长期的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会恶化中国的国际金融环境,因为中国仍然是唯一采用常态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谢谢。
陈雨露:这个问题是一个最新的变化,先请孙国峰司长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来回答,然后我再作补充。
孙国峰:我们注意到美国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方案准备出台,全球金融市场对此已经作出了反应。美国通胀预期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反弹,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升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贬值。应当看到,去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有所贬值。这些波动都是正常的,说明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升有贬、双向浮动成为常态,发挥了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为央行根据我国经济形势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恢复,也有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未来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谢谢。
陈雨露:在前一段刚刚举行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当中特意提出要严密防控外部金融风险。主要考虑的是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是相对缓慢的,所以对实体经济的压力传导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叠加在一起,外部的风险需要警惕。一是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波动幅度在不断地加大。二是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方向易变、波动也在加大。三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前所未有,低收入国家债务风险还会进一步的上升,可能会进一步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外部风险,我们重点还是要坚持国内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在G20等国际平台上与其他各国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来共同为全球经济未来的复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如何看待下一步降准和利率下调的空间?谢谢。
陈雨露:请孙国峰司长回答。
孙国峰:我国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动力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好转,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货币政策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因此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时度效,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信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在结构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一方面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延续实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要创新和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
在传导方面,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深化LPR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关于这位记者朋友谈到的准备金率和利率的问题。关于利率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观察利率水平的时候,应当更多关注实际发生利率的变化。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以改革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取得明显效果。
2020年12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61%,比2019年末下降0.5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降幅大于LPR同期降幅。此外,贷款利率下行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推动存款利率下行。2020年12月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7%和3.9%,分别较上年末下降5个基点和16个基点,目前经济已经回到潜在产出水平,企业信贷需求强劲,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说明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关于存款准备金率,2020年人民银行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1.75万亿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0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目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9.4%,其中超过4000家的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6%,不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灵活调节,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体系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2020年,我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到疫情严重的影响和冲击,人民银行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考虑?谢谢。
陈雨露:谢谢您刚才提到的这个重要的问题,支持小微企业的平稳发展是人民银行和金融系统工作当中的一个重中之重。正像你刚才提到的,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它是我们稳企业、保就业的关键的市场主体。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委及时出台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坚定的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和稳定发展。概括来说:
一是创新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去年6月份推出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还有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两大工具,运用央行的资金激励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全年银行业累计对7.3万亿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9万亿,同比增加了1.6万亿。
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支持。牵头出台金融支持抗疫30条举措,设立3000亿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7600多家防疫保供重点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需要,追加了5000亿复工复产、1万亿的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60多万家,绝大多数也是中小微企业。
三是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人民银行积极督促商业银行改进对小微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机制,为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权重提升到10%以上,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得以大幅增加,前11个月普惠小微新增的授信当中,首次授信户数占近40%。
四是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进一步完善货币、监管、财税等以及外部政策激励。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完善地方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综合施策,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同时也积极推动征信平台建设,促进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营的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全年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达到2万亿,超额完成全年8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总体来看,去年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量增、价降、面扩”的显著效果,截至去年年底普惠小微企业余额15.1万亿,同比增长30%。12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利率是5.08%,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共支持3228万户的经营主体,比上年增加524万户。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保持好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精准滴管的信贷政策,发挥好全国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平台的支持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谢谢。
寿小丽:谢谢陈雨露副行长,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责任编辑: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