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传播风险可降低82%
北京青年报2021-01-15 16:47:320阅
原标题:北京疾控: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传播风险可降低82%
1月15日,北京市第21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疫情防控中为何要保持一米距离?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王全意介绍,首先,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出到空气中,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导致感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等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均将保持社交距离作为公众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王全意说,1米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研究已证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种含有病毒的小颗粒可以在室内环境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因此,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远,风险就越低。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文章显示,当保持1米以上距离时,传播风险降低82%。因此,在室内、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应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目前新冠疫苗已开始接种,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也仍应继续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蒋若静 刘婧 刘洋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北京新发地市场两名保洁员确诊:均为普通型
来源:北京青年报6月30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7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有两名新发地市场保洁员被确诊。{image=1}0000北京17日“零新增”!市卫健委提醒:减少聚集聚餐
11月17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市16区无报告病例天数情况{image=1}2月29日发生境外输入疫情以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来源国情况{image=2}0000今年12月,印尼计划为900万人接种中国疫苗
[文/观察者网龙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冠疫苗供应的印度尼西亚,当前已锁定了中国的一款新冠疫苗。印尼一位政府高级官员11月4日表示,该国计划从今年12月份开始为900万人接种中国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