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再获260亿港元战投 造车新势力加快储备“粮草”
原标题:恒大汽车再获260亿港元战投,造车新势力加快储备“粮草” 来源:第一财经
汽车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多家造车新势力正加快储备“粮草”,在研发等方面谋求新突破。
1月24日,恒大汽车(00708.HK)发布公告,按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8%的价格,向6名投资人配售9.52亿股新股,共引资260亿港元。
第一财经记者从恒大汽车方面了解到,此次定向增发后,该企业将有更充足的资金进行研发生产投入。去年9月,恒大汽车已定增40亿港元,引入腾讯、滴滴出行、红杉资本等战略投资者。
造车新势力企业在基地建设、研发以及设备等方面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而在销售渠道方面也投资巨大。按恒大汽车此前的造车规划,从2019年至2021年投入总计投入294亿元。
目前,恒大汽车在全球拥有10个生产基地,同步研发14款车,其中6款已发布。此外,该企业正在快速筹建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按计划,恒大汽车旗下的恒驰系列产品将在今年上半年启动试生产,下半年开始陆续实现量产。这不仅意味着恒驰正式进入量产倒计时,也意味着恒驰即将在市场上与特斯拉短兵相见。
{image=1}作为后来者,自主造车新势力企业要挑战电动汽车龙头企业特斯拉以及抢占传统车企的“地盘”,将面临很高的难度。而当前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加快融资步伐,储备“粮草”为未来而战。近日,小鹏汽车与广东省五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拿到128亿元授信。此外,零跑汽车正以超220亿人民币估值进行Pre-IPO轮融资,合肥市已明确表达投资意向,投资金额在20亿元左右。
特斯拉自去年在华国产以来,成本大幅下降,2021年伊始又率先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在提升中国用户对智能电动兴趣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倒逼汽车产业变革。自主造车新势力为了在技术、产品以及市场等方面寻求突破,需要源源不断通过融资来获得前进的“粮草”。关于筹集的资金如何来使用,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造车新势力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投入还是研发,小鹏汽车对研发持续投入,不仅是车型的研发,还包括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研发等。此外,基础建设和营销网络等也需要不断投入。
{image=2}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走出低谷,其前景被普遍看好。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40%。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在日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国内新能源车市下半年大幅度超预期,主要原因除了政策推动之外,更多的是车企推出一些爆款的明星车型,在价格上也下降到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内。2021年,不少车企都将推出新车型,将会带动今年销量继续增长,预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达到200万辆左右。
不过,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回暖,但随着特斯拉加大火力,以及大众等传统车企巨头纷纷加快在华导入电动车新车型,市场竞争将会加剧。
{image=3}李溯婉
最贵港股来了:新东方港股发行价不超1399港元 打新策略看这里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10月29日启动港股公开发售,同时表示在港发售的价格不超过每股1399港元。这意味着,新东方有望成为港股市场最贵的股票,目前港股市场股价最高的股票为再鼎医药,报661港元/股。随着中概股回归港股浪潮迭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港股打新阵营。中证君也为大家梳理了相关策略,赶紧看起来吧。入场费约为14131港元0000汇丰研究:九龙仓集团维持减持评级 目标价降至22.8港元
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九龙仓集团(00004)“减持”评级,目标价由23.9港元降至22.8港元,降2021-23年盈利预测47.7%/4.5%/7.6%,以反映今年的减值拨备和2021-23年内地销售预期。0000美银证券:中航信及美兰空港予买入评级 更新机场股评级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予中航信(00696)及美兰空港(00357)“买入”评级,维持首都机场(00694)“中性”评级,并下调内地机场股目标价平均约15%,也下调盈测。0000中骏集团:今年销售目标1200亿元 力争物业商管今年上市
澎湃新闻记者庞静涛3月30日,福建商人黄朝阳控制的中骏集团控股(01966.HK)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额1015.3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930亿元的销售目标;实现销售面积737万平方米。长三角经济圈及海峡西岸经济圈的合同销售分别为383.98亿元及279.42亿元,分别占总销售额的37.8%及27.5%。0001环亚国际实业跌逾21% 跌破多条均线
来源:智通财经网智通财经APP获悉,环亚国际实业(01143)盘中股价大幅下挫,跌破多条均线,振幅达106.03%,截至14时37分,跌21.55%,报价0.455港元,成交额6366.56万。公司于8月28日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收入2.6亿港元(单位下同),同比下滑1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24.5%至6991.8万元;基本每股亏损20.521港仙。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