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215

新东方在线:学生人次增长价格下跌 巨亏6.74亿谋规模

新浪财经2021-01-27 17:33:170

1月22日晚间,新东方在线发布2021财年中期业绩公告。截止到2020年11月30日的前六个月,新东方在线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增加19.22%;毛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51.71%;净利润-6.74亿元,同比下降670.63%。

新东方在线自2019年7月10日上市以来,股价已由IPO定价10.2港元/股增长至26.50港元/股,总市值也由最初的93.22亿港元增长至254.4亿港元。但是在公司交出2021财年中报“考卷”后,股价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下挫(1月27日涨幅达到10%)。

在报告期内,新东方在线各业务表现各异。K-12教育业务增长最为迅猛,付费学生人次同比增加143.4%,业务营收增加162.9%。但大幅扩张导致业务毛利率仍为负数;而大学教育业务和学前教育业务的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毛利腰斩 营销费用增加76.75%

财报显示,新东方在线2021财年前半年的营业收入增长19.22%至6.77亿元,去年同期为5.68亿元;毛利润为1.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17亿元下降51.71%;净利润为-6.74亿元,去年同期则为-0.88亿元。

盈利指标方面,报告期内新东方在线的毛利率为22.63%,较去年同期的55.86%下降33.2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9.66%,去年同期则为-15.42%。

从增速来看,公司总体营收增速处于较低的位置。2019财年中报、2020财年中报及2021财年中报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5.40%、18.76%和19.22%;净利润方面则是亏损幅度越来越高,近三年中报同时期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89%、-341.86%和-670.63%。

{image=1}

盈利亏损主要来源于不断增长的期间费用。报告期内,公司营销费用增长76.75%至5.15亿元;行政开支增长62.56%至1.28亿元;研发支出增长81.64%至2.34亿元。上述三费总支出为8.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9.54%。

新东方在线表示,营销费用增长主要是由于成立多渠道营销团队来推广产品,并通过采用各种创新的线上及线下方法来稳定客户获取成本,导致员工成本增加所致。

学生人次增长价格下跌 K-12业务迅猛增长

如果单从财务业绩来看,或许一份营收增长不算高,净利润大幅亏损的“答卷”难以让人满意。但是如果考虑到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各参与者均选择增加营销投放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情况。那么,新东方在线K-12教育业务的迅猛增长便值得更多的关注。

财报披露,K-12教育业务收入在2021财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62.9%至3.37亿元,付费人次同比增长143.4%至183.8万。其中新东方在线K-12课程付费人次同比增长134.4%,东方优播课程付费人次同比增长170.3%。

从规模来看,K-12教育收入已经超过大学教育收入成为新东方在线第一大业务。

{image=2}

另一方面,新东方在线的大学教育业务和学前教育业务均呈现负增长。大学教育业务营收由去年同期的3.61亿元下降至2.92亿元,同比下降19.1%。学前教育业务营收由去年同期的2150万元下降至440万元,同比下降79.3%。

公司表示,大学教育业务的营收下降主要源于对业务主要产品线进行升级,以及疫情影响下取消若干国内或海外考试及施加旅行限制而产生的延长效应所致。学前教育业务营收下降则主要是由于优化及提升多纳学英语应用程序以及终止多纳在线课堂直播英语课程所致。

在2020财年上半年,公司总体上呈现付费学生人次增长而每名付费学生人次平均开支下降的趋势。其中K-12教育付费学生人次同比增长143.4%,大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付费学生人次分别同比减少43%和92%。

{image=3}

新东方在线正式课程付费学生人次平均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022元下降至1010元,其中K-12教育付费学生人次平均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040元下降至892元,大学教育由1128元增加至1282元,学前教育由-61元增加至990元。

{image=4}

据披露,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K-12教育分部毛损率为26.5%,而截至2019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毛利率则为12.8%。

可见,K-12教育分部付费学生人次的增加不但与积极扩张、加大营销投放有关,同样与产品价格下降有密切联系。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新东方在线报告期内的营销费用增加76.75%至5.15亿元。但如果按营销费用/付费学生人次的方式计算获客成本,公司报告期内的获客成本为240.80元,去年同期为221.38元,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见新东方在线的“花钱”效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处于在线教育激烈竞争的当下,仅凭借“一亏再亏”的财务业绩还不足以判断企业质地。营销投放的效率、市场份额的变化、新获流量的保留效果、疫情对于大学教育业务及K-12教育业务的影响等或许更值得关注。(文/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何吾)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