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自费50万买医保药品 该如何保障患者权益?
原标题:自费50万买医保药品,该如何保障患者权益? |新京报快评
{image=1}
“发现花50多万自费买的药都在医保目录中,他把医院告上了法庭”,这样一则新闻今天蹿上了热搜,引发了热议。
据媒体报道,2020年3月,90后男孩张培爽58岁的父亲张爱林因肺移植术后感染,在无锡市某医院住了十几天院。张培爽无意中发现,他们花50余万元自费购买的药物都在医保目录内,且购药的药房就在医院的一楼,属于该医院全资所有的企业。此后,他多次举报该医院“将医保名录内药物转移至其自费药房”。父亲去世后,他将该医院及药店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44万余元。
目前,这起被指系“‘以医保问题起诉医院’第一案”的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但该案背后的问题却非个例:媒体报道就提到,多家医院医生和业内人士表示,医保目录内药物,但医院无库存,要求患者自费院外购买,这种情况相当常见。尤其是白蛋白、创新药、抗癌药这些价格昂贵的药品,院外自费购买几乎成了许多医院的“惯例”。
本来,某样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后,能直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对民众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可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抗癌药纳入医保后,反而在许多医院消失了——因为“医院无药”。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岂不与国家医保政策背道而驰?“医院无药”现象是否合理?这得分具体情况看:假如医院有某种医保目录类药品却不开给患者,要求患者到外购买,或者开给患者却要求患者自费,那当然违反了相关政策;可假若医院没有这种药品,那就是药品供应方面的问题——市场因素复杂,药品不能及时供应,是在所难免的现象。
但无论哪种原因,“医院无药”让患者丧失了医保报销的权利,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负担加重。因此,个中问题需要正视。这里面,部分医院基于多种理由在医保目录药品供给保障方面消极、不作为,确实是问题。
但其症结未必在于医院“黑心”——医院这类消极行为背后,有复杂的动机。
比如,在政策管控下,医院要考虑医保基金年度费用总额,担心医保目录内药品和耗费使用太多,突破了限额,蒙受经济损失,只能把风险转嫁给患者。正因如此,每到年底一些地方就会爆出停用部分耗材“突击”控费、医保内高价药品缺乏等新闻。再如,一些地方考核药占比的方法不合理,导致医院严控抗癌药之类的价格昂贵药品。2019年7月,爆款文《抗癌靶向药,却在进入医保后消失了!》引起广泛关注,反映的就是这点。
此外,当前所有公立医院都取消了药品加成,药品从赚钱项变成了成本项,药品的流量越大,损耗、仓储、人力等方面的成本也越大,很多医院巴不得将药品保障这个“包袱”甩给社会。
针对这类问题,近年来,各级相关部门曾以通知、意见的形式,要求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和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等为由,影响药品供应。但从现实角度看,防范此类现象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度仍需完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道难题,还得为医院减压和施压两个维度着手:首先,要给医院减压,就需要在医保控费和医院考核两个层面科学设置指标,避免因控费和考核太教条导致医院不敢用药;同时,对于医院在药品方面减少的收入和药品保障成本,要补偿到位。
其次,既然药品已纳入医保目录,那患者享受相应的报销政策就成了法定权利,这个权利不能因任何原因而被打折扣。但与患者的法定权利相对应的,是法定责任,若保障药品供应的法定责任不明确,患者权利就难以保障。有关部门宜加强监管,进一步明确医院的医保目录内药品的保障责任,确保医院在药品消失后限期补充,让患者能依法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如今,此事已被纳入法律框架内,并引发社会讨论,这是好事。但愿在制度完善之下,“花50多万自费买的药都在医保目录中”的情况能少些,甚至不再出现。
□罗志华(医生)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河南平顶山通报答题卡被毁事件:将依规处理违规考生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郑丹)7月9日12时48分,平顶山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平顶山一中某考场考生答题卡被毁事件处理的情况说明》,称已按程序启用备用答题卡,按规定补足答题卡被损毁的两位考生耽误的考试时间。同时已将损毁其他考生答题卡的考生违规情况上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将依规对该考生进行处理。7月8日,一则“平顶山一名考生撕毁其他考生试卷”的事情在网络流传。0000崔天凯:站到历史正确一边,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
2020年7月30日,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POLITICO网站发表题为《站到历史正确一边,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的署名文章。全文译文如下:{image=1}1979年初,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先生在中美建交后不久即访美,正是在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顿小镇,他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戴上宽边牛仔帽,这一幕定格在历史中,成为两国友好的永久象征。0000张文宏:北京疫情不能看作是第二波疫情来临
北京已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27例,在院227例。如何看待此次北京疫情?新冠病毒会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做客浦江创新论坛的“平行未来的N次元”深度访谈节目,给出最新判断!{image=1}北京疫情属于小范围暴发,不是秋冬季“第二波”前不久,原标题:张文宏:北京疫情不能看作是第二波疫情来临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刘园园0000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科普知识问答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image=1}一、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哪些情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个体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按照发生的原因,AEFI最终可分为五类,包括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二、什么是疫苗不良反应?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