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基因”传闻新仇延续旧怨 华大基因信用减值损失陡增
原标题:“编辑基因”传闻新仇延续旧怨 华大基因信用减值损失陡增
《投资者网》蔡俊
今年1月27日,华大基因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华大基因预计2020年度营业收入82亿元-86亿元,同比增长192.81%-207.1%;归母净利润将实现20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623.77%-732.34%。
亮眼的业绩不能掩盖一起旷日持久的恩怨。2020年底,一个名为王德明的人士与华大基因公开叫板,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将这场从2018年就开始的宿怨推向新高潮。而华大基因内部,在产生关联交易的同时,信用减值损失也在陡然增加。
“编辑基因”传闻恩怨始末
2020年12月,新浪微博流出一张“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王主任,实名举报华大基因编辑至少58个婴儿基因”的截图。图片里,“编辑婴儿”、“定制人类”等科幻片常出现的词汇,在华大基因出现。
之后,华大基因紧急辟谣,否认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的存在,表示其参与过一个美国科学家主导的科研项目,但项目遵守相关原则,并已就造谣事件向国家网信办及司法机关举报。声明里,华大基因透露只负责项目的胚胎干细胞核算测序,以及效率、安全性的评估,并强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回植!没有妊娠!更没有婴儿出生!”
不过,随后一个名为王德明的人士向媒体提供两份盖章的“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声明,标题分别为“欢迎华大基因来告!”、“关于华大基因诽谤我单位的声明”。
据悉,王德明是华大基因曾经的合作伙伴,南京昌健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昌健”)总经理。南京昌健从事江苏省的细胞保存服务,2018年1月,华大基因与其终止合作。从那时起,王德明多次举报华大基因,双方甚至对簿公堂。
华大基因、国家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王德明、南京昌健,多方牵扯其中,但这次新仇还是旧怨的延续。
2011年,国家基因库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式组建。华大集团CEO徐讯,经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推荐,担任国家基因库的主任。2018年,南京昌健的总经理王德明,在网络发表文章质疑华大基因,并声称自己为国家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的主任。
不过,华大基因在当年发表声明,指出从未授予南京昌健挂名国家基因库江苏运营中心,以及王德明的运营中心主任身份。之后双方各执己见,直至最新的风波,主角依然是同一批人。
对此,《投资者网》就编辑婴儿传闻的报案进展等问题向华大基因电话求证,一直无人接听。
关联方恩迪生物神奇扭亏
今年1月15日,华大基因发布2021年拟与关联方日常交易的公告。公告里,华大基因预计2021年将发生关联交易1.27亿元。
关联交易多、股权质押高、解禁就减持,这是外界议论华大基因最多的三个点。之所以绕不过去,是因为华大基因的控股方华大集团,旗下资产庞大。
开源证券曾在一份报告中梳理出,华大集团涉足农业、医疗、保险等板块,其中医疗板块可细分为生物、检验、营养等领域。因此,华大基因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难免与关联方产生交易。
2020年上半年,华大基因在半年报中列出了四起大额关联交易,合计金额2.03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94%。若计入小额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会更高。
这其中,一家名为恩迪生物的公司值得关注。截至2020年上半年,华大基因仍有恩迪生物的应收账款余额1069.94万元。资料显示,恩迪生物主营基因测序,华大基因持有其4.22%股权。
此前,恩迪生物曾挂牌新三板,但于2019年1月摘牌。2017年、2018年上半年,恩迪生物的主营收入分别为1.61亿元、0.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9.89万元、-1551.13万元。此后,这家由盈转亏的公司几乎在资本市场杳无音讯。
不过,华大基因在最新公告里透露了恩迪生物的近况。根据关联交易公告,恩迪生物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2880.91万元;2019年度,对应指标为2.13亿元、-2698.24万元。
不到一年,恩迪生物不仅扭亏为盈,业绩还突破2017年的纪录。2021年,华大基因还将向恩迪生物采购代理服务,认为恩迪生物“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相应市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大大缩短公司的回款周期。”
就恩迪生物的扭亏为盈是否与关联方大量采购其服务有关,《投资者网》向华大基因求证,对方未予置评。
信用减值损失持续扩大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催生诊断试剂的需求爆发。华大基因也涉猎这个领域,不断开发各种检测试剂盒。
今年1月,华大基因公开表示,其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已陆续获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巴西等认证。各大券商的研报,也纷纷以该业务作为华大基因的新看点。
2020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收入为1.83亿元,同比增长429.94%。尽管试剂盒催生该板块的业绩大爆发,但与同行相比,华大基因并不算突出。同期主营试剂盒的之江生物,营业收入高达8.18亿元,同比增长523.5%。
如果说试剂盒的业绩不如同行,那么华大基因的财报中,不断攀升的信用减值损失,或成为其新的隐患。
根据2020年三季报,华大基因前三季度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35亿元,同比增加59.55%,计提的主要科目为应收账款。同期,华大基因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1.16亿元,较2019年度12.32亿元大幅增长,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31.34%。
报告中,华大基因只解释称,因为业务增长,导致其应收账款大幅攀升。尽管报告未披露欠款方的背景和金额,但2020年半年报中,华大基因有过详细记录。
2020半年报显示,华大基因前五名应收账款欠款方的合计余额为2.43亿元,占同期总余额的12.22%。虽没透露企业名称,但披露了金额依次为7689.3万元、5451.95万元、3988.5万元、3957.3万元、3201.4万元,比对公开的关联方欠款额,能判断前五名欠款方没有华大基因的关联公司。
小额交易为主、关联交易占比较小,这是华大基因应收账款的结构。造成的后果,就是华大基因追索款项的难度加大,进而诱发坏账增加,最终造成信用减值损失扩大。2020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信用减值损失为0.74亿元,三个月后该指标就扩大到1.35亿元。
对此,《投资者网》就信用减值损失是否会继续扩大等问题向华大基因求证,对方未予置评。(思维财经出品)■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格力“反咬”美的 专家提醒避免内耗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image=1}自称因材料失误被中国移动取消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中标资格的格力电器(0000651.SZ),向举报者、在该项目中标的重庆美的“反咬”一口,7月6日上午通过官方微信号称,重庆美的发票信息不一致、技术参数不符合招标标准。0000ST瑞德虚假陈述拟受罚?受损股民可做索赔准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证监会决定对奥瑞德立案调查。2019年11月8日,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及利息损失)。0000立方数科股东减持减持至5%时未公告 被予以警示
投资研报【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磷酸铁锂产量500%高增;美股新能源车股价巨震;WLTC取代NEDC工况标准;高盛称电动汽车未来20年将增长30倍【食饮消费投资日报】定了!张联东任洋河新董事长;易方达张坤基金暂停申购;金龙鱼暴雷业绩腰斩;盐津铺子净利升88%【硬核研报】半导体王者归来!央企组建科技联合体攻关!分析师称芯片短缺至少持续1年,关注5大主线0000彤程新材半年报亮点多:一口气公布10只光刻胶获得订单,社保险资加仓大股东解禁惜售
投资研报12万亿元大市场来袭!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扶持氢能大发展,机构建议布局三大层次机会(附股)“碳纤维”综合性质优异,已成为军民两用的明星材料!机构高呼未来三年内国产碳纤维将会大幅起量,进口替代龙头正扩产加速,成长可期电力系统变革新方向已找出!加快储能配套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电化学储能产业化加速背景下,这些公司将明显受益(名单)0000中银香港前总裁高迎欣空降民生银行 任党委书记
回归中行之后,1999年6月到2004年7月之间担任总行信贷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随后开始管理国际业务。2004年7月开始,担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随即在次年2月担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裁,主管企业银行及金融机构,任职期限长达10年。后来2015年5月回到总行担任副行长,2018年辞任副行长,回到中银香港担任副董事长、总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