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贾跃亭都能“复活” 一文读懂美股最火的名词:SPAC
原标题:连贾跃亭都能“复活” 一文读懂美股最火的名词:SPAC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见智研究”,作者:钟黛 。
1月28日,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释出一则带有“三重轰炸”效果的重磅公告,宣称将被一家美国空头支票公司收购,同时实现赴纳斯达克上市、被收购、集资10亿美元的三重目的。
连贾跃亭“生态化反”的梦想都能救活,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和通过被SPAC收购“借道”上市的模式算是彻底进入到了国人的视野。
事实上,早在2019年,SPAC在美股市场就已出现火热的苗头,2020年SPAC公司更是爆炸式增长,SPAC上市模式成为火爆美股的上市路径。
去年,共有229家SPAC公司在美股上市,募资总额高达760亿美元,占去年美国IPO总规模的59%。在2021年的前三周,新增SPAC IPO达56宗,募资总额达160亿美元,而传统IPO仅有9宗,募资总额仅有40亿美元。
{image=1}
啥是SPAC?
SPAC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本质上是“空壳公司”,其创建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IPO筹集资金,用这些资金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被收购、兼并的公司无需再进行其他行动,自动成为上市公司。
SPAC可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通过出售股票(通常为每股10美元)和认股权证来募集资金,这些资金将被托管在信托基金中。
如果SPAC无法在期限(通常为两年)内兼并或收购一家非上市公司,则将被清算,投资者可以收回资金。
相较于传统IPO,SPAC上市模式具有时间快速、费用少、流程简单、融资有保证等特点。SPAC 上市模式跳过了路演和严格审查财务报表等过程,所需时间为传统IPO的一半。
SPAC为何火爆?
据高盛估算,目前还有265家SPAC公司正在寻找收购目标,它们的IPO募资总额达到820亿美元。按照24个月的期限,它们需要在2021年或2022年完成对另外一家公司的收购。去年SPAC股权资本与目标并购企业价值之比为1:5,如果保持这一比值,这些SPAC公司未来收购企业的总价值将超过410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两年美国并购量的12%。
泡沫般的情绪围绕着SPAC。高盛认为,散户投资者对非传统业务的兴趣可能是助推SPAC繁荣的一个驱动力。一些高增长潜力的新赛道正在涌现,一些中小型企业受制于规模,没啥公开交易的可能性。而公众的投资热情鼓舞了这些中小企业通过SPAC的快车道上市以获得二级市场的融资。
去年,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SPAC上市的案例明显增多,包括氢动力卡车制造商Nikola、车载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商用车电气化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Hyliion等。在并购完成的第四个交易日,Nikola的股价最高涨至93.99美元,相比于SPAC 10美元的发行价翻了8倍。
高盛认为,当的低利率环境也助涨了SPAC的繁荣。接近于零的利率,让SPAC对投资者来说机会成本很低。SPAC的发起人在寻找收购公司的阶段,可以在其初始投资中获得最低收益,如果他们不喜欢潜在收购公司,则可以选择赎回其股票(附带应计利息。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刘玄逸
全球经济即将驶入增长快车道 复活节后欧股全线收高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欧洲股市在复活节假期后恢复交易,周二(4月6日)收盘走高,美国和中国积极的经济数据提振了全球市场情绪。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盘上涨3.04点,涨幅0.70%,报435.26点。其中基本资源类股领涨,涨幅1.8%;德国DAX30指数收盘上涨105.51点,涨幅0.70%,报15212.68点;0000美联储逆回购需求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image=1}巨量资金在美联储用来控制短期利率的一个关键工具中找到了家,驻留规模有史以来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周五86家参与机构在隔夜逆回购工具中存放了创纪录的1.04万亿美元。纽约联储数据显示,这一规模超过了6月30日触及的高位9919.39亿美元。0000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貂体内变异新冠病毒会影响疫苗效果
新华社日内瓦11月6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专家6日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丹麦最新出现的感染养殖貂的变异新冠病毒会影响未来新冠疫苗的效果。丹麦政府日前宣布,鉴于该国已出现多起貂将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给人的案例,政府决定扑杀国内所有养殖貂,并对貂养殖场较多的7座城市实施更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丹麦卫生大臣马格努斯·霍伊尼克5日晚间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病毒发生变异可能对在研新冠疫苗效果产生影响。曹武雄对话Peter Kolchinsky:全球协作下的生物医药创新
{video=1}生物医药产业无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并有望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可达到5260亿美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