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英国对香港打BNO牌,入戏不要太深了
原标题:英国对香港打BNO牌,入戏不要太深了
英国需要小心自己不要“澳大利亚化”,不断迷失自我、在仅仅为美国战略利益的摇旗呐喊中变成一个小的从属角色。
英国专门针对香港持有英国国民(海外)(BNO)护照居民的新政1月31日开始实施,中国外交部和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就此做出声明,表示不再承认所谓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去年6月香港国安法通过后,英方便扬言要给香港居民进入英国学习和工作、并最终申请英国国籍开辟新的通道。现在是英方将它的威胁付诸实施。
过去BNO持有者只能在英国逗留6个月,并且无居留和工作权,英方新规定将逗留时间提升到5年,并且允许持有人在英居住5年后申请永久居留权,获得定居身份一年后可申请入籍英国。
{image=1}
据估计,符合申请BNO护照资格的香港居民有约290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可以用此通道前往英国的香港居民高达500多万,这些人当然不会都去英国。如果去得过多,他们自己难以维持生计,英国也受不了。
其实伦敦还是反复扒拉了小算盘,他们预计5年内大约有30万香港人带着资金前往英国,不仅不会造成新的“移民冲击”,还会带来资金流入,因而对英国有利。
BNO导致的港人向英国移民会有什么经济后果,这对英国重要,但对中国这个超大经济体来说不具有什么长远意义,短期问题也非无法克服。而且一些合作意愿低的人离开香港,更不值得特区政府和整个国家焦虑。
因此,这个问题的政治象征意义比其他影响都大,想必大多数香港人在通过BNO移民英国的问题上会很谨慎。
现在无疑是英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它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击,死亡人数全欧洲排第一。其国家实力的长期要素也在萎缩,退出欧盟其实是它整体彷徨和焦虑的表现。
{image=2}
这个时候英国说实话没有能力在香港问题上代表西方举旗,主动挑起是非。它如果不识时务地搞挑衅中国的政治作秀,必将遭到中方反击,落得自取其辱。
西方舆论对香港问题的指责很多,但是西方一些人也在沉淀下来部分认识,包括香港之前确实太乱了,北京推动制定香港国安法是恢复香港稳定的必然之举;西方的干预只能是一种姿态,改变不了北京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决定。另外就是,美国对香港问题的施压另有一层利用香港局势与中国博弈的意义。
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是,香港正在走出2019年的动荡,香港国安法逐渐将这座城市带向平静,这将改变外界干预香港事务的场景。英国如果继续在香港问题上往高跳,它的政治得分必将越来越少,相对于各方面损失的性价比越来越糟。慢慢地,英国这样干的价值只剩下讨好、配合美国的战略了。
英国需要小心自己不要“澳大利亚化”,不断迷失自我、在仅仅为美国战略利益的摇旗呐喊中变成一个小的从属角色。至少在对华问题上,现在可以清晰看到英国在不断被美国改造,它的独立性已经不如一些美国的亚太盟友。
英国从几年前倡导英中关系“黄金时代”,到如今变得有点像是华盛顿的提线木偶了。它在放弃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失去的包括一些潜在的重要机会。
迄今为止,整个西方对香港的“制裁”规模非常小,口头上的东西明显更多些。希望英国保持清醒,守住自知之明,别以为自己仍是一门大炮,却稀里糊涂地做了美国的炮灰。
责任编辑:郑亚鹏 SN238
华春莹就病毒溯源问题三问美国
2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英国外交大臣拉布对世卫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在华能否得到充分合作及所需答案表示担忧,称希望中国与专家组全面合作。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专家组报告必须是独立的,中国必须提供疫情初期的一切原始数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0000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播电视台被约谈
据新华社消息,10月29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就卫视节目存在的过度娱乐化问题,对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播电视台进行约谈,4省市党委宣传部参加。约谈指出,近年来,4省市广播电视台积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各卫视频道也不同程度存在过度娱乐化、追星炒星等问题,必须坚决整改。0000辽宁无新增确诊病例,本土确诊治愈出院6例
据辽宁卫健委消息,1月13日0时至12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6例,其中沈阳市、大连市各报告3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例,为沈阳市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3例,均为大连市报告。0000北京地坛医院逐步恢复日常诊疗
北京地坛医院关于逐步恢复日常诊疗的通告各位患者朋友及家属: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北京地坛医院已将少量新冠肺炎患者转移至西侧独立区域,并完成门急诊楼、住院楼和外环境的消毒,将于7月30日(周四)开始恢复除发热门诊和产科门诊外的所有专业门、急诊业务,8月3日(周一)开始逐步恢复住院业务,首批恢复的科室包括肝病科、感染一科、综合科、肿瘤和介入科、消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0000愿意生孩子吗?有70后“拼二胎” 有00后“不想结”
你会要孩子吗?还生二胎吗?不少人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这也无异于“灵魂发问”。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四个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有人将其视为选择题,有人却早已打消生二胎的念想。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