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967

云南咖协“误伤”阿里背后 谁能破解“贱卖三十年”困局?

《财经》新媒体2021-02-07 19:35:590

云南咖协“误伤”阿里背后,谁能破解“贱卖三十年”困局?

文| 崔浩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公开“炮轰”阿里巴巴之后,事情出现反转。1月30日,云南咖协会长李晓波先生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上次的事件是“误伤”。

炮轰起源于去年12月初,昆明举行了一场咖啡产业的座谈,12月底,云南咖协指责阿里巴巴替该协会起草倡议书,并提出五方面质疑。今年1月4日,一家参与座谈会的云南本土咖啡企业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云南咖啡协会主动要求阿里来起草倡议书的。”

1月5日晚,云南咖协也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称,因双方沟通中的信息误差而产生误会,“不存在阿里巴巴替云南咖啡制定标准,也不存在联手其他企业打压云南咖啡。”

从“炮轰”反转到“误伤”,双方的矛盾似乎化解了。但云南咖啡的矛盾解决了吗?

对云南咖啡,最极端的说法是“贱卖三十年”。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万户种植户、100万咖农的生计。自2016年以来,因为咖啡价格持续走低,很多咖农砍掉咖啡树,改种大豆、蔬菜和桔子。

在咖啡贱卖和咖农砍树的另一面,国内的咖啡消费市场却呈现每年15%以上的增长,云南咖啡业陷入了“卖盐的喝淡汤”怪圈并徘徊多年。进入2021年,在这个阻滞与增长共存、困境与希望纠缠的时间点上,阿里巴巴正好出现了,一个悠久又困扰重重的行业,迎来了一群年轻的互联网人,双方携手共同求变,只是磨合和相互理解之路比想象中困难。

01

冰火两重天:市场年增20%,咖啡农却想种菜

云南咖啡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30年(1904)法国天主教教士田德能来到云南朱苦拉村(现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地处平川镇东南),传教的同时引进了越南的铁皮卡咖啡苗。现在云南仍是中国唯一的咖啡产区,出产了中国99%以上的咖啡,但国内大众对云南咖啡知之甚少。在行业内部,云南咖啡成了廉价的代名词。

在一些咖啡师看来,云南咖啡豆现在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尾端的土腥味、杂草味很重,瑕疵太多。这与云南咖啡的品种有着很大的关系。

{image=1}

目前国际市场上交易的主要咖啡豆有两种,分别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其中前者的口味较好。云南95%的栽培面积上种植的都是卡蒂姆(Catimor)混合品种,该品种以抗锈病,产量高的特点受到咖啡企业和农民的广泛欢迎。但是,卡蒂姆因拥有1/4罗布斯塔血统而被认为风味不好。

{image=2}

“不稳定、不熟悉、不认可所以不买账,以至于有些咖啡师认为,云南咖啡只能去做速溶咖啡”。上海啡越公司负责人王振东这样说道。

而在速溶咖啡市场“低价低质”现象更加严重。笔者了解到,阿里巴巴之所以参加座谈会并提出建议,是因为平台上的消费者对云南产的一些三合一速溶咖啡的负面评论集中。

云南速溶咖啡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消费者评价“没有咖啡味道”、“质量不高”等;第二,该品类退货率较高;第三,部分三合一速溶咖啡销售价格低至0.1元-0.3元/杯,明显偏低于普遍的1元/杯。

价格低迷不仅让种植业严重受损,传导至产销端也出现了品质不稳定的情况。云南咖啡品牌中啡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三合一速溶咖啡2017年一开始能卖到0.6元-0.8元/条,后来做的人越来越多,销售价格拉到0.1元/条,只能低价倾销,口感差是因为用了劣质的原材料。

恶性竞争导致的差口碑和低收益,直接影响了数百家咖啡加工、销售企业的收益,最终价值链条会传递到种植端的20万种植户、100万云南咖农。

云南省农科院在保山地区做过调研,测算出农民每公斤咖啡豆的成本约在15元/千克左右,而近几年国际咖啡期货的价格一路跌破15元。果贱伤农,长期的价格倒挂使得咖农没有获得合适的利润。在保山、普洱、德宏、临沧四个咖啡主产区,咖农们砍掉咖啡树改种其他作物的事情频频发生。

今年60岁的云南咖农张和云种植咖啡已经有40年,他说:“2011年以前,40亩咖啡可以赚30多万,现在每一斤咖啡还要倒贴1块钱,这两年咖啡不值钱,看都不想去看它,只有今年可以卖到20元。这已经是天价了”。

2019年咖啡生豆的平均价格为13元/千克,张和云表示虽然不赚钱,但一家子的收入都靠它,现在整个寨子还剩20多户人家,到了采收季都是老人在忙碌。“以前还有人贷款种咖啡,现在都没有新人再种咖啡了。

为了减轻负担,咖农杨加林已经舍弃了30亩左右的咖啡树,他说如果接下来行情再不好,他打算把咖啡全部砍掉,改种玉米或者其它蔬菜。云南潞江小粒咖啡的陈新学算了一笔账:“一亩土地种菜可以收入1万元,种咖啡最多只有3000元。”

据云南咖协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从种植高峰期的180多万亩锐减到当前的138万亩,2020-2021采收季,云南咖啡产量预估在8-9万吨,和高峰期的15万吨相比几近腰斩。

而与种植面积的萎缩相对的却是快速增长、充满潜力的国内大市场。目前,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约900亿元左右,咖啡消费市场呈现15%-22%的年度增长。从市场容量来看,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9/2020咖啡年度中国生咖啡消费量19.5万吨。

在蓬勃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背景下,云南咖啡却大量作为原料出口了。据昆明海关统计,2019年全省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出口总量品5.61万吨,其中出口未焙炒未浸出咖啡碱的咖啡5.29万吨,数量占比94%。

云南咖啡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注定了它的利润是最少的。一粒咖啡豆从咖农采摘、加工处理、生豆经销商、烘焙厂、商场,直到最后被端上消费者手上,中间至少需要经过3-4次转手,其中大多数利润也被中间环节所攫取。

{image=4}

中咖、辛鹿的品牌负责人杨竹表示,过去走原料路线,注定没有掌控权。现在,国内消费市场对云南咖啡也不友好。来自青岛一名咖啡师反馈称,在现磨咖啡市场,“同等价格之下,更愿意使用巴西等地的咖啡豆,因为质量更加稳定。”

02

从散户到农庄:谁来帮咖农产业升级?

云南咖啡种植园大多数都是山地地形,这限制了咖啡鲜果的采摘方式,只能用人工。150万亩种植面积散落在20万户家庭,户均7.5亩的种植规模。

{image=5}

据云南咖协会长李晓波介绍,云南尚有20%的咖农直接销售咖啡豆鲜果,“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加工能力。”鲜果销售,是整个产业链的最底端。这是云南咖啡产业“规模小、面积散、溢价低”的极端写照。

近年来云南咖啡呈现产值低、效益差、面积减少、出口下滑等问题,业内意识到,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是云南咖啡转型升级首要解决的问题。

“我的一些咖农朋友对目前的收入是不满意的。”李洪方在云南咖啡深耕多年,是同行眼中的“老咖啡”。他认为想要帮助咖农提高收入,需要鼓励更多的咖农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在种植咖啡的同时可以种植澳洲坚果,或中间再种一季短期作物,同时把土地台面扩宽,让小型机器能够代替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

{image=6}

科研人员也在努力。目前云南省已经选育出一批抗病强的品种如萨奇姆、卡斯蒂罗等,也有品质较优良的卡杜拉、卡突埃、维拉萨奇、瑰夏等品种,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云南地区品种单一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黄家雄研究员告诉笔者,未来将在普洱、临沧、德宏等湿热区推广抗锈病的萨奇姆、卡斯蒂罗等品种,在怒江、金沙江等干热区或咖啡锈病控制较好的区域推广卡杜拉、卡突埃、维拉萨奇、瑰夏等品种,但具体品种的前景还是要靠企业和市场来决定。

云南省政协委员曹荣根认为,云南咖啡产业应当制定精品化、庄园型发展规划,以精品化提升云南咖啡的价值,以庄园型模式突出不同产区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曹荣根建议在咖啡主产区引进成熟的初加工设备,建设全机械化、标准化的鲜果处理中心,实现咖啡生豆原料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标准化,同时实现生产的环保和可持续性。

在云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咖啡企业意识到由出口为主转变为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性。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总经理舒洋告诉记者,例如小粒咖啡,云南作为全球唯一具备高品质培育的产区经济效益显著,但难点在于标准化生产的成本与监管。

云南小散户众多,缺少成熟加工经验,在标准制定上各自为政。不统一的标准也导致了价格体系的不透明,咖啡豆的买卖双方难以建立客观的认知方式。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云南咖啡的品质也不“稳定”。一位国内烘培厂老板向笔者表示,他现阶段不会购买云南咖啡:便宜的看不上,好喝的价格又太高,性价比不如进口豆。“我对云南咖啡豆没有什么情怀,你让我买,我自己都觉得不值得。”

03

破局:电商重塑云南咖啡价值链

在引发巨大误会背后,阿里巴巴自2019年以来已经深度参与了云南咖啡的产业链升级,推动云南咖啡的“品质化+品牌化”升级。

中咖公司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2020年天猫云南咖啡整体销售规模达2.45亿,增速达到75%,国际贸易和国内消费在疫情和电商的双向刺激下此消彼长。

在天猫中啡、中咖、辛鹿等云南咖啡本土品牌店,这些网店上销售的云南咖啡豆,经过精细的烘焙处理,每公斤售价已经达到100元~200元。在产品的用户评论中,有很多资深咖啡爱好者将云南咖啡与海外知名产区咖啡的风味进行对比,并表示“我重新认识了云南咖啡”。

{image=7}

知名连锁精品咖啡馆Manner Coffee创始人韩玉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云南咖啡潜力很大,在经过精细处理之后,作为单品咖啡豆,品质不逊于美洲的优质单品豆,作为意式拼配豆,也有机会替代海外进口原料。

“以前我们的咖啡不论出口还是国内销售,都是传统贸易。这两年的电商,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在未来会给云南的咖啡带来更大的活力。”云南咖协会长李晓波说。

依靠品质对接国内消费大市场,是云南咖啡跳出国际期货定价机制、重塑云南咖啡价值链的唯一路径,而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商平台有望加速这一过程。

四年前,云南咖啡行业引入了美国CQI、SCAA的评测烘焙生产体系,一杯云南咖啡有了细致而具体的评测标准,比如香气的类型、醇厚度、酸度等等,同时还对评测体系进行了适应中国人味蕾和饮食习惯的改良。

两年前,云南咖啡交易中心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前,阿里巴巴带领50家咖啡品牌与云南当地供销社和咖农现场签署采购协议。

中咖的杨竹等人2009年开始做淘宝,2010年10月入驻天猫,2020年公司销售已经做到5000万,以线上为主,比2019年增加了近一倍。

{image=8}

优质优价会传导到整个产业链,直至咖农。

中咖目前在潞江坝有200余亩精品有机咖啡种植基地,并通过“电子商务+工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和咖农达成了订单收购,带动了当地400多户咖农、1000余亩咖啡种植基地。

今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巴西咖啡在广州码头的提货价20-21元/公斤,而云南咖啡在产地的报价已经超过了22元/公斤。

2020年上映的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三位年轻人返回云南普洱种植咖啡的电影。许多观众正是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了云南咖啡。一位名叫罗索的观众看完电影就购入了“同款”咖啡。

“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酸味很淡,有水果香,确实有‘远山树林的味道’,”罗索说。“可能固有的印象是外国的咖啡才是最好的,没想到我们国家也有地区可以种出品质优良的咖啡。”他很感动,也很自豪。

责任编辑:薛永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