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番区》到《阿凡达》再到《唐探3》:春节档电影25年变迁史
{image=1}
?深响原创·作者|吴祎珺
“憋了一年”的春节档终于在今天拉开了帷幕。
这是国内电影市场阔别一年的第一个大档期,也是全行业经历撤档、停业、限流等一系列波折之后最为期盼的时刻。
国内几大头部影视公司和涉足电影行业的互联网玩家都加入了战局中,拿出了称得上是“相当重磅”的七部作品:《唐人街探案3》是唐探系列的粉丝们历经一年等待后的必看;《你好,李焕英》有沈腾和贾玲两大喜剧人的支撑;《侍神令》由可以作为“佳片保证”的陈坤和周迅主演;《人潮汹涌》有最大的王牌刘德华;《新神榜:哪吒重生》则是追光动画继《白蛇缘起》后的又一力作;《刺杀小说家》有原著小说IP和主演杨幂的加持;《熊出没·狂野大陆》则是一年一度小朋友们的必选项。
{image=2}
“神仙打架”的场景又一次上演。
如果回顾春节档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一备受瞩目的档期,其实并非是一早就伴随电影出现。在岁末,众多大片上映的这一时期最初也并不叫“春节档”。经历了从时间跨度到名称的变迁,春节档的历史演变还要从“贺岁片”讲起。
春节档的起源:香港贺岁片
香港既是华语电影的先驱,又是贺岁电影的摇篮。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香港电影走向黄金时代的开端。随着经济腾飞,港人开始建立独立的本土流行文化,并在短短十年内迎来了本土电影的繁荣发展。八十年代开始,一些香港影人在学习西方电影技术后,利用当时香港特殊的社会环境,拍摄出了第一部贺岁片——《摩登保镖》。
与这部影片相关、不得不提的是许氏兄弟的故事。
{image=3}
从左至右依次为: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
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许冠武)四人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缔造者。许冠杰的粤语俚语歌开创了粤语通俗歌曲的先河,而许冠文、许冠英与许冠武三人组建的许氏兄弟电影公司,创作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一系列鬼马喜剧屡创票房神话,也成功挽救了80年代日渐衰落的粤语片。
{image=4}
许氏兄弟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许冠文。他曾在七年间拿了五次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喜剧之王。《摩登保镖》这部贺岁片,正是由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该片1981年在香港上映后,不仅拿下了当年香港年度票房冠军,还被很多影评人公认为是开创香港贺岁片大卖先河的许氏作品。
{image=5}
《摩登保镖》的成功,使贺岁片这一概念从朦胧走向清晰,同时也把贺岁片的基调定位在了喜剧类型上。自此,每到岁末,不断摸索出电影经验的演艺圈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在一起,通过喜剧片把热闹喜庆的气氛带给观众。
喜剧类型+知名演员扮演成为了当时贺岁片的“通用公式”。一些到现在仍有很高人气的知名演员,正是在这些贺岁片中积累起演艺经验和良好口碑,例如《八星报喜》中的周润发、《家有喜事》中的张曼玉,还有《福星高照》里的吴耀汉、曾志伟等等。
{image=6}
随着这一类型片的成熟与鼎盛,越来越多的导演、演员希望在其中一展身手。于是每年岁末年初,喜剧大片扎堆,形成了从十二月中下旬延伸至一月上旬的“贺岁档”。
在促成贺岁档成型的众多演员中,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喜剧之王周星驰、动作喜剧之神成龙。
周星驰是90年代香港喜剧当之无愧的代言人,几乎每年农历新年期间都有作品问世: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收获4017万票房,1995年《大话西游》收获5421万港元票房,1997年的《家有喜事》拿下4899万港元票房,每一部都堪称经典,至今仍脍炙人口。
而成龙的介入,让动作片成为贺岁档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他自编自导的《师弟出马》,收获了1102万港元的票房,之后又凭借《警察故事》系列电影将众多奖项收入囊中。
{image=7}
1995年,《红番区》成为了第一部进入内地的贺岁片,该片也被视为是春节档的开端。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不只是在内地帮助成龙树立了口碑,而且还成功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获得了3239万美元的票房,成为成龙演艺生涯的转折点。
事实上《红番区》并不是第一部拥抱大陆市场的香港电影。从1990年开始《黄飞鸿》《霸王别姬》等众多陆港台合拍的经典电影就已在内地轮番上映。但《红番区》作为第一部正式引进内地的贺岁片,它让一直处于低迷的影人意识到,贺岁片和贺岁档是一个值得争取的市场,大量成功的贺岁港片也启发并鼓励了内地影人。
{image=8}
内地贺岁档觉醒
在港片启发下,时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以及高军等人提出了要打造内地贺岁档的想法。经商议后,将元旦前后定位贺岁档,并开始着手挑选剧本和导演。
最终,冯小刚根据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剧本《好梦一日游》,获得了几位投资方的认可,并在搬上大荧幕后,被张和平改名为《甲方乙方》。
作为内地第一部自制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一经上映便成为热议话题。该片不仅获得了3000万票房,导演冯小刚也借此一举翻身,一跃成为中国顶级的商业片导演。自此,冯小刚凭借《不见不散》《手机》《天下无贼》等贺岁片,正式开启了收割票房之旅。
{image=9}
时间很快来到了九十年代。广电部门出台规定,宣布中影公司每年可以分账发行方式引进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在国内上映,好莱坞大片就此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和影响下,国内导演一边吸取好莱坞大片的经验,一边将中国的文化、艺术拿来与之融合,进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中国商业片创作模式。
张艺谋就是这其中的一位导演。2002年,由其执导的电影《英雄》在年末贺岁档上映,正式开启了中国贺岁片大片时代。
{image=10}
张艺谋在《英雄》拍摄现场
《英雄》奠定了商业片“大量使用大牌明星,注重宏大场景的塑造,追求极致唯美的画面造型”的基调。该片也因此获得了2.5亿元的票房(占全年总票房四分之一),在全球获得1.7亿美元票房,创下了中国电影全球票房的最高纪录。该片不仅改写了张艺谋的文艺电影风格,也成为了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大片创作时期的里程碑。
{image=11}
《英雄》的出现让国产大片较稳固地站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高位上,更多电影人也因此加入其中。例如2004年由周星驰导演的商业动作喜剧片《功夫》,收获了全球票房总额一亿美金;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将商业与艺术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在票房上取得了较大成功。
{image=12}
在一众商业片崛起的背景下,国内的贺岁档正式成型,时期也随之确定在了元旦后到春节前的两个月。
好莱坞助推春节档
春节前两个月成为了电影行业最为热闹的时段,但彼时春节期间的票房成绩并不好看。
国人在春节这一阖家团聚的重要节日里,最理想的庆祝地点自然不是电影院。也正是由于当时中国人“春节不进电影院”的习惯,各制片方的导演上映时间均刻意避开春节期间,将目光集中在12月底的贺岁档。数据显示,2008年春节七天的票房仅为1.1亿元,仅占全年总票房的2.6%,而现在春节档的票房一般会占据全年9%左右。
然而,好莱坞大片却瞄准了春节期间空档的电影市场,悄无声息地进入内地。
2010年,一部史无前例的3D电影——《阿凡达》将春节期间的中国人拉进了电影院。该片由金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上映17天时就拿到了破十亿美元的票房。至今该片仍以全球27.88亿美元的票房超越《泰坦尼克号》保持在第一位。
{image=13}
3D IMAX荧幕、精美的特效、新鲜的题材、饱满的剧情、宏大的气魄加上大成本的宣传,《阿凡达》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达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从那之后,好莱坞电影也彻底改变了国内观众“春节不去电影院”的想法,春节档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了出来。
2012年,国内引进片额增加到34部,新增的14个名额全为美国大片。这一年《大侦探福尔摩斯2》和《碟中谍4》在春节崭露头角,好莱坞大片的影响力在春节期间达到顶峰。其中《福尔摩斯2》以6580万问鼎周冠军,累计票房达8390万。1月28日,《碟中谍4》也因汤姆·克鲁斯的回归而引发了观影高潮。
{image=14}
从2006年至2012年春节期间的电影票房来看,2010年《阿凡达》使春节期间的票房翻了一番,2012年在两部好莱坞大片加持下,达到了4.11亿票房,比2011年增长了24.9%。从此,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七天春节档,而不再是跨度较长的贺岁档。
{image=15}
春节档大战开启
春节档点燃了国内春节观影的热情,也为好莱坞带来了巨大收益。国内导演自然不甘心“肥水流入外人田”,开始抢占春节档市场。
2013年,阔别已久的周星驰带着新作品——《西游降魔篇》现身春节档。带着“西游”系列和大牌明星的IP,该片收获了内地总票房12.47亿,全球累计票房2.15亿,不仅创下了单日票房破亿(1.22亿)的纪录,还刷新了2000年的香港武侠片《卧虎藏龙》创下的2.13亿美元纪录,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image=16}
星爷的复出打破了好莱坞在春节档的垄断,国内的春节档也正式定义在了初一至初七这七天。与此同时,包括《西游降魔篇》 出品方华谊兄弟在内的几大影视公司也都站上了历年的春节档舞台。
作为因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的公司,华谊兄弟也是春节档的常客:2015年有成龙主演的《天将雄狮》,2016年有获33.97亿票房的爆款《美人鱼》。虽然之后因一系列问题造成公司亏损并连续三年缺席春节档,但今年春节档的《侍神令》和《你好,李焕英》背后都有华谊兄弟的身影。
{image=17}
包括华谊兄弟在内,中国电影、博纳影业、北京文化、光线传媒、万达影业等六大电影公司在近几年的春节档中表现各异。
例如光线传媒在2014年春节档凭借《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获得成功,2015年推出了《钟馗伏魔:雪妖魔灵》,2017年则有电影《大闹天竺》。万达电影在2015年有陈坤、李冰冰主演的《钟馗伏魔:雪妖魔灵》,2018年则是以《唐人街探案2》夺冠。而博纳曾连续三年以《澳门风云》系列出现在春节档里,2017年和韩寒合作的《乘风破浪》也有较高热度,2018年凭借《红海行动》还拿下了全年电影票房的冠军。
在新老玩家的竞争之下,春节档的电影票房逐年提升。
2015年,春节档八部电影同台竞争,冲破了30亿票房。2016春节档因《美人鱼》等一众影片的优异表现,在七天创下了33.92亿票房成绩,这也是全球最高的单周票房。
{image=18}
来源:艺恩EBOT日票房智库
2017年,春节档的内地票房再次飙升并最终收获了33.46亿;2018年创下59.57亿总票房,较2017年增长了约70%,又一次成为了内地史上最强的春节档。可以说这几年来,春节档年年都在刷新着票房记录。
{image=19}
2018年春节档
疫情下的突变
2020年春节档依然是备受瞩目,但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带来却是全员撤档这样的“至暗时刻”。意外事件也在此时出现——刚刚宣布撤档的《囧妈》,很快宣布在线上开播。
1月24日,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及欢喜首映共同宣布该片将于大年初一进行在线播放。尽管行业内争论不休,但这一操作确实是为《囧妈》的片方和字节跳动带来了双赢,互联网产品“慷慨”的免费播放吸引了庞大的流量并获得了民众的好感,而欢喜传媒在撤档的情况下出售独家网络播放权利,也至少收到了6.3亿元。
{image=20}
《囧妈》的线上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院转网”开始大规模进入大众视野。甄子丹、王晶主演的《肥龙过江》打响头炮,以PVOD模式上线爱奇艺。此后,《春潮》《灰烬重生》等影片也相继转至线上播出,网络电影在2020年迎来了转折点。
当然,也有坚守线下的电影。《夺冠》《姜子牙》和《急先锋》都将档期定在国庆假期前后,而《唐人街探案3》甚至整整延期一年,于10月9日才宣布定档2021年大年初一。对于《唐探3》来说,由于前两部电影的火爆,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粉丝群体,“等一时”也是值得。并且更重要的是,唐探系列中众多巨星客串,也有很多春节相关的背景,即便是搁置一年冲刺票房年度冠军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image=21}
电影由线下转至线上,对《囧妈》等电影来说是救急,但在业内并不是“皆大欢喜”。线上播放的行为确实带来了革新,也是疫情下最好的选择,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导演采用这种方式,但这就将对电影院的生意形成影响。
事实上,这一问题背后,是互联网对电影行业影响越来越深的真实写照:在中国电影产业链的上游制作和下游宣发中,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和话语权越来越大。
在行业上游,阿里巴巴、腾讯、爱奇艺、网易、猫眼等公司全部来到了投资、出品这一环节;在宣发环节,互联网也依然是主要渠道,不论是发布预售信息还是制造热门话题,配合线下相关活动等,社交媒体、资讯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等都是不可或缺。
而今年,在PVOD模式逐步成熟的背景下,优爱腾在线上也办起了“网络电影春节档”。这里所说的是“网络电影”也不只是比院线低一档的影片,同样还包括着《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发财日记》等多部院线级影片。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开始在今年春节档“破壁”。
{image=22}
春节档的变迁史,其实也是电影行业的变迁史。
从港片喜剧、内地商业片到好莱坞大片和国产电影真正占据整个大档期,春节档电影从单一走向多元,国内电影也在不断学习中支撑国内电影市场的持续发展。而在互联网时代里,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电影还会有多少新的可能值得全行业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李思阳
新进网5G终端将默认开启SA功能 5G商用落地迎新进展
5月17日,在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宣布,为推进独立组网(SA)模式规模化应用,新进网5G终端自5月17日起将默认开启5G独立组网(SA)功能。与此同时,为了加速5G与行业融合,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和中国铁塔五家电信企业在17日发起了《5G赋能产业数字化》共同行动。{image=1}0001Sensor Tower:10月共36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收入占比达40%
11月5日消息,SensorTower商店情报平台显示,2021年10月共36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超过23.8亿美元,占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的40%。其中,随着《英雄联盟手游》在中国上市,以及《王者荣耀》6周年庆的到来,10月腾讯游戏全球收入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23.3%,创下新的历史纪录。{image=1}责任编辑:李墨轩0000教育部:严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审核选用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管理体制,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严格教材审核选用,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服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质强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