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医药:股价短期上涨逾2倍 医美产品销售能力待验证
原标题:四环医药:股价短期上涨逾2倍 医美产品销售能力待验证 来源:面包财经
2019年以来,受重点产品划入药品监控目录等因素的影响,四环医药业绩承压,股价表现也持续跑输行业指数。但进入2021年以来,公司的股价走势一改前几年的颓势,2021年截至2月19日收盘已累计上涨超过2倍。
研究发现,四环医药股价表现强势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对其医美产品未来销售大幅增长的预期。2月10日,公司公告其独家代理的韩国肉毒毒素产品乐提葆Letybo 50U获批于中国市场推出,该产品是第四个获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A型肉毒毒素,也是韩国同类产品中的首个。
但从历史上看,四环医药医美产品销售经验较少,未来能够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贡献多少业绩仍需持续观察。
回溯历史:重点产品划入药品监控目录,心脑血管产品销售承压
四环医药于2010年登陆港交所,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心脑血管处方药物供应商之一。上市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从2010年10.37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高点31.86亿元。在此之后,公司营收持续徘徊在30亿元以下。盈利方面,四环医药归母净利润由2010年5.22亿元上升至2015年20.62亿元,随后波动下行。
{image=1}
四环医药2019年实现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滑1.0%。当年产生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7.53亿元,原因主要为减值亏损及研发投入增加。如果加回减值亏损,公司经调整的归母净利润为12.18亿元,同比下降24.8%。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涉及20个药品通用名。根据规定,重点监控药品将优先从省级医保目录调出,这将对这些产品形成明显的销售压力。由于四环医药脑苷肌肽注射液、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等多个心脑血管核心产品处于监控目录中,公司2019年产生商誉减值拨备约28.44亿元,进而导致公司当年业绩出现大幅亏损。
{image=2}
2020年上半年,四环医药业绩继续承压。公司期间实现营业收入约10.55亿元,同比减少36.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1亿元。此外,四环医药毛利率由2019年上半年82.4%下降至2020年上半年74.5%,原因主要为期内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药品销售减少,而该等药品的利润率较高。
数据显示,四环医药2020年上半年心脑血管产品实现收益6.10亿元,同比减少58.0%。以公司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排名首位的脑苷肌肽注射液为例,该产品期间实现营收1.54亿元,同比下降70.2%。
腾笼换鸟:非心血管产品加速增长,研发投入增加
面对业绩增长压力,四环医药加速非心脑血管产品的销售。
翻查历年财报发现,四环医药非心脑血管业务2019年以来加速增长,公司2019年、2020年上半年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44亿元、4.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9%和114.6%。同时,非心脑血管产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由2017年5.9%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42.2%。
{image=3}
2020年上半年,四环医药销售额翻倍以上增长的非心脑血管产品包括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回能”)、注射用烟酸(商品名“舒成”)、注射用二羟丙茶碱、奥卡西平(商品名“仁澳”),分别实现营收8933.5万元、5686.2万元、2217.7万元和187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7.3%、116.2%、162.6%和104.5%。四环医药在2020年中期报告中表示,非心脑血管产品销售快速增长主要由于持续拓展医院覆盖。
除了非心血管产品销售增长,四环医药也在增加研发方面的投入。数据显示,公司研发开支金额和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近几年持续上升。
2019年,四环医药研发投入及相关活动支出7.77亿元,同比增长45.7%,占总收益的比例达到26.9%。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相关活动同比上升43.9%至3.93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的37.2%。
根据四环医药2020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在肿瘤领域布局了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CDK4/6产品,以及其他在临床一期和临床前的产品;抗感染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百纳培南即将完成二期临床研究,进入三期临床。
{image=4}
寻找新破局点:布局医美产品,销售能力待验证
由于主力产品业绩承压,四环医药近几年股价表现欠佳,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下跌50.71%和31.26%。2020年,公司股价虽然上涨7.54%,但大幅跑输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进入2021年以来,四环医药股价表现异常强势,2021年1月20日和1月21日分别上涨43.48%和63.64%,股价两天录得翻倍以上上涨。
股价大幅上涨的同时,四环医药连续公告多项研发、收购进展。1月26日午间,四环医药公告已签订框架协议以收购北京康明百奥新药研发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致力于创新双抗、双抗ADC等多功能抗体药物研发的生物公司;1月29日,公司公告完成对深圳迈步机器人的战略投资,投后持股比例为2.65%。迈步机器人用于脑卒中导致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康复训练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已经完成临床试验。
此外,四环医药积极布局近年来火热的医美市场。2月10日,公司公告其独家代理的韩国肉毒毒素产品乐提葆Letybo 50U获批于中国市场推出,该产品是第四个获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A型肉毒毒素,其他三个产品分别是保妥适、吉适和衡力。
公告披露信息显示,2019年国内肉毒毒素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6亿美元。四环医药提出希望依托其销售网络,将乐提葆打造成国内销售第一的肉毒毒素品牌。
回顾历史发现,四环医药医美产品销售经验较少,未来能否实现较大销售额,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对公司医美产品的销售较为乐观,如果未来不及预期,可能存在股价大幅回调的风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四环医药还曾因涉嫌财务粉饰引发市场质疑,进而导致股价大跌。2014年4月,四环医药收到一份查询并对公司提出几项指控,内容涉及提高售价、向分销商作出的若干付款及分销商进行商业贿赂。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四环医药停牌将近一年。期间,联交所向公司发出函件,提出公司恢复买卖需满足的四项条件。最终,四环医药于2016年2月29日复牌交易,当日股价暴跌逾五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广核新能源涨超5% 附属订立工程总承包合同
中广核新能源(01811)公布,于2020年12月16日,该公司的附属公司武汉汉能作为雇主与承包商中电建湖北订立工程总承包合同,内容有关该等设施的工程、采购、施工、安装及调试等。武汉汉能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应付的总代价约为人民币3.07亿元。截至14时02分,涨5.08%,报价1.24港元,成交额972.71万。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国庆黄金周来临:羽绒服旺季临近波司登涨15% 李宁涨7%
国庆小长假来临,消费股集体走高,波司登大涨15%,李宁涨近7%,特步涨5%,安踏涨超5%。随着羽绒服消费旺季临近,波司登推出一系列品牌营销活动。考虑到营销活动及高端产品如期推出,中金认为品牌升级仍继续,集团将进一步透过品牌及产品提升在消费者心中的份额。中金维持对其2021及2022财年盈利预测0.13元及0.17元不变,并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2.91港元。0000小摩:再鼎医药目标价升至860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上调再鼎医药(09688)(ZLAB.US)目标价,由786港元升至860港元,评级维持“增持”。报告指出,再鼎医药合作伙伴FivePrime的肿瘤靶向抗体Bemarituzumab,在晚期胃癌二期临床研究中达到预先设定的统计显著性,因此该行更新了相关模型,包括Bemarituzumab的销售点、调整治疗时间及增加市场渗透率。0000血管介入治疗龙头先瑞达医疗IPO 能否为港股带来新活力?
{image=1}港股市场悲观情绪下,行业龙头恐怕也得感叹生不逢时。作者|Leo来源|格隆汇新股提供IPO领域专业资讯,关注格隆汇新股受益于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师红利,中国具备孵化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的潜力。就目前资本市场而言,最受看好的主要是CXO、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所有被看好的医药细分行业都深植创新研发的基因。0000爱德新能源回购1223.4万股 涉资285.64万元
爱德新能源(02623.HK)公布,于2021年06月21日回购1223.4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0.216港元至0.255港元,涉资285.64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2146.2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41%。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