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3000亿“豪赌” 林中“山路十八弯”
原标题:旭辉3000亿“豪赌”,林中“山路十八弯”
{image=1}
表面上风光,内子里忧伤。旭辉控股集团(0884.HK)董事局主席林中口里不说,其实就是这样。
2017年,人们提起林中,想到的永远是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形象。“高层收入过亿、中高层收入千万、中层洋房豪车、基层车房齐备”,他喊出了地产圈儿,甚至整个职场圈儿,最土豪的招聘口号。
{image=2}
什么“恒碧荣万”,遑论“互联网大厂”,比得过旭辉吗?这样的豪情,只有碧桂园(2007.HK)的杨国强、融创中国(1918.HK)的孙宏斌、世茂集团(0813.HK)的许荣茂等大佬曾有过。
不过口号越响,压力越大。让旭辉的大船上突然登上数不清的亿万富翁,如何才能避免沉船?就好像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董事长马明哲只会说“我只是个打工的”:先得想好怎么赚到钱,再去规划如何分钱。
至于林中,说他不会赚钱肯定不对。在1994年就能断定“不捂盘、高周转、高去化”战略,是做大“盘子”的不二法门,“高杠杆+高周转”运转近30年,如今成为TOP20的房企,怎么可能不会赚钱呢?
可是现在再去问他该怎么赚钱、赚更多的钱,这就是个难题了。“高杠杆+高周转”的游戏玩不下去了,攥在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少,如何兑现40%的年复合增长率、3000亿元的规模,以及百亿净利润的承诺?
起落都赚钱
谈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小米集团(01810.HK)创始人雷军给各行业开了个坏头。
“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看到小米的成功,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四处乱跑。总怕慢了一步,没有赶上第一波风口。想想花高价招聘兽医、经理、饲养员的郁亮,整天惦着跑去种田的杨国强,以及已经全国到处盖医院的孙宏斌,都是追风宝宝。
何不换个思路:让猪自己飞起来,岂不美哉?任尔东南西北风,飞起来的总是我。这方面,林中还是觉醒得早。
2000年将总部设定在上海,旭辉赶上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段。公开数据显示,2002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1.35%的复合增长率改进,1.89亿人成为城镇人口。
这么多城镇人口,需要很多房子。为此,林中开始放大杠杆力度,2012年在头部房企融资成本维持8%水平时,将旭辉融资成本提升至10%以上,用这些钱买来的地块亦逐渐增加。
当时,林中重点关注一二线城市占比。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旭辉新增土地储备252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分别达到36%与64%。
同时,林中定下“8611”的高周转计划——拿地后8个月开盘、首次开盘去化率60%、11个月实现资金快速回笼周转。还记得碧桂园的“456”,万科的“5986”吗?大家都是一个套路。
“每块(投得)土地在8个月至一年内能预售,一旦超过14个月就不会考虑,纯利能做到12%至15%。”谈到速度,林中非常自信。
林中如此“高举高打”的方略,让旭辉迅速成长起来,合同销售额从2012年的不到100亿元,快速增长至2017年的10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1.24%,如此成绩排进房企Top20没有任何问题。
{image=3}
那是地产行业的增量时代,是所谓的“风口时代”,周转越快的企业成长越快。林中赶上了时运,必然会飞起来的。不过在2018年,一切有了改变。
为降低行业潜在风险,“去杠杆”、“提升偿债能力”、“坚持房住不炒”成为楼市主旋律。“高杠杆+高周转”不再是万试万灵的解药,市场进入逆周期。
可是无论如何“逆”,影响都是“从低向高”传递。重仓三四线,以及低级市场的房企压力日渐增长;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让火短期内烧不到一二线城市。在这座避风港里,林中甚至没有听到太多的雷声。
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典型房企在一二线城市拿地占比为50%,三四线城市以及低级市场分享剩下的50%。比较尴尬的是,三四线城市招拍挂未成交地块记录为3515条,同比增长52%。
逆风时段,大家为抢一二线城市资源杀红了眼,可是林中根本不着急,毕竟这里一直是他的主场。“大城的风景,在小镇看不到的。”这一点,林中的认知比别人更深刻。
找什么风口?自己飞得起来比什么都强。
左右为难
飞起来固然好,至少不用为眼前的形势发愁,可是下一步该怎么走还是要林中自己盘算,毕竟让旭辉在半空中飘着,总不是最好的结果。
2020年中期,即使面对所有“高杠杆+高周转”房企闻风丧胆的“三条红线”,旭辉的表现也足够理想,仅以74%的结果,踩中“剔除预收款资产负债率”的一条红线(净负债率63.2%,现金短债比2.4)。
让旭辉抹平这点瑕疵,根本不算什么难事。加速部分项目交付,落实回款后就补上了这点缺口。林中是个保守的人,正常推进的项目,都要求尽快完成回款。公司财报显示,2019年旭辉的回款率维持在92%,到2020年上半年回款率更是达到95%。
“新政出台对旭辉影响较小。”从林中的表态可以看出,现在的旭辉根本不差钱。趁着有钱的时候,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过林中不一定敢这么想。
如果继续加码一二线城市,需要考虑成本压力,毕竟准备到此避险的房企远非旭辉一家。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巨大的竞争压力驱使下,2020年旭辉平均拿地成本已从2019年的4898元/平方米提升至7612元/平方米,增幅达到56.5%,2021年成本压力只会更大。
买地之外,土储转化同样压力不小。结合近些年财报数据,旭辉的可售货值正在不断下滑:2018年中期还有6500亿元的资源,到2019年已经下降至2050亿元。虽然2020年中期“补仓”至2800亿元,但恐怕也是难匹配未来增长的规模。
{image=4}
林中有钱不假,可是要花的钱还有很多。他是“买100块地,看10000块地”的精明人,当然知道此刻狂飙突进,风险实在太高。
可是就这么退下来,枉顾大好的领先优势,那些冲着旭辉“最土豪广告”而来的中高层肯定不同意,那些看中旭辉“第二个五年计划”义无反顾跟投的资本势力肯定也不同意。
早在2017年,林中就喊出了到2021年实现“百亿利润、三千亿规模、千亿市值”的发展计划。以当时不到50亿元的净利润与刚破千亿的规模,林中的目标是要“再造旭辉”。
站在这样的高台上急流勇退,置尊严于何地?如此情势之下,林中哪有条件谈“退”?综合净利润与合同销售额两项数据,旭辉2017-2019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15.47%与30.47%。延续当前复合增长率,2021年旭辉还是有可能摸到实现合同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但净利润能否破百,还得狠下功夫提升旭辉日渐下滑的盈利能力。
{image=5}
况且从增速上看,这些年旭辉的增速不断减缓。能够达到15.47%与30.47%,还要感谢2017-2019年旭辉的快速成长。2021年当疫情的影响,叠加不断增加的监管压力,林中能再挤出一个千亿级的旭辉吗?
要进,风险颇高;想退,没有余地,这就是现在的旭辉。
不能退
好在对旭辉而言,当前的形势还算宽松。
对公司所在的竞争环境,在2020年8月举行的博鳌·21实际房地产论坛年会上,林中有过非常明确的表述:
“因为大家速度差不多,有些距离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赶超)。如果增速都一样,距离就是永恒的。”在林中看来,或许现在旭辉不够快,可是竞争对手妄图超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某种意义上,他的观点不无道理。在新冠疫情与监管部门调控因城施策的共同作用下,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9.9%下降至7.0%。为火烫的地产行业降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整个行业已经告别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对所有房企而言都是如此。
既然冒险已经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赔上老命,大家都会多几分小心;既然活下去最重要,就不要太激进,做好存量市场展开持久战准备才是正途。
“那些要成为黑马的企业,难度和挑战一定比上一个20年更大。”林中表示。
年初,林中的布局确实力求稳健。在2019年业绩沟通会上,他明确表示压缩回款与销售在公司内部考核比重,将利润权重提升至70%,补齐“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缺失的关键板块。
一直以来,“高杠杆+高周转”都被视为旭辉得以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成为规模2310亿元的头部房企,正是林中“用利润换规模”的结果。如今规模已成,手里还持有众多增值潜力颇高的土地资源,是时候换个思路寻求发展了。
“求稳”的思路很符合林中的性格,可根据克尔瑞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口径千亿房企数量,从2019年的9家快速增长至43家;TOP100房企业绩增速在第三季度突破25%,就在林中决定“求稳”的时候增速达到30.7%的高位。
成规模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举措越来越激进,速度越来越快。没有谁还敢肯定,旭辉继续“求稳”不会被对手超越。
好在林中还算敏感,感觉风向不对,迅速回到老路上:以50603元/平方米的“地王价”在厦门斩获土地;继续增加土储,到2020年中期达到5270万平方米历史高位。又是高价拿地,又是加强储备,一切又回到了曾经的模样。
{image=6}
或许对旭辉而言,所谓的“求稳”,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继续奔跑,仅此而已。
结语
目前为止,地产行业起起落落已有多年。行情三起三落,格局不断调整,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改变。对房企而言,它们能做的选择并不多:规模小的,押上身家性命,孤注一掷赌一把;成规模的,把全部的积累放到赌桌上,能赌几把就赌几把。
如此看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在地产圈所有人只能向前,没得选择。至于林中需要面对的两条路,结果已经注定了——向前冲或许还有活下去的机会,求退只能被淘汰。
责任编辑:邓健
你身边的烂尾楼在增加吗?疫情后收入断流加剧杠杆脆断
陈志龙|文作者:高级记者,南京大学长江产经智库特聘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你身边的烂尾楼在增加吗?年关时节,商业银行忙年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处置不良。最近,遇到几家银行的相关人员,谈到一个新问题就是随着房地产企业出险案例增加,过去银行相对安全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出险率”有了相当幅度的攀升。0000自如回应关联公司作为被执行人:信息不准确
相关新闻:自如关联公司上海自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被执行人关于自如关联公司作为被执行人信息不准确。信息提及4万余元赔付款项为漏水引发赔付,相关公司已于10月按时完成付款,且留有付款凭据。实质自如公司已经完成相关义务。法院仅为执行立案,尚未进行通知以及实质审查,故会成为被执行人。0000电子烟安全性待考 思摩尔国际急跌近20%
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该报告专门新增了电子烟健康危害章节,指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不安全,会危害健康。健康问题是电子烟发展起来的利器,也是拦路虎,中国政府这一官方表态,让部分投资者舍弃而去,思摩尔国际当日跌近17%,成交量达到37亿港元;中国波顿跌近17.94%,截至发稿时在美国上市的雾芯科技盘前下跌11%。0001吉利与FF签合作协议 探讨由吉利富士康合资公司提供代工可能性
来源:吉利控股集团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共享智能出行生态系统公司FaradayFuture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集团还参与了FaradayFutureSPAC上市的少量投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