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科美博递交赴港IPO申请 大摩、美银与华兴资本为联席保荐人
2月24日,冠科美博有限公司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美银证券与华兴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冠科美博是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探索及开发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的肿瘤疗法,以利用免疫系统和靶向特定分子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症。公司在美国和中国两地均开展业务,可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
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领导下,冠科美博已建立一条由十种专注于肿瘤学的候选药物组成(跨12个项目)的管线,其中五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公司现有产品管线候选药物可基于其作用机制分为三组,每组均包含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候选药物。
第一组为‘肿瘤抑制剂’,包含四种针对癌细胞中不同的不受控制生长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其中一种为我们的核心产品c-Met抑制剂)。
第二组为‘抗癌增强子’,其可增强其他疗法的抗癌效果。该组包含两种针对一种细胞粘着受体的拮抗剂(正开发作为化疗辅助药物)。
最后一组为‘肿瘤免疫药物’,其可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该组包含四种候选药物,包括针对癌细胞释放免疫应答自然制动器的单特异性及双特异性抗体,以及一种新型癌症疫苗。
三组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候选药物将使公司能够开发潜在的协同联合治疗,以填补癌症治疗缺口。
冠科美博的核心产品APL-101为一种新型的具有选择性的强效c-Met抑制剂,公司正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以外的市场开发该产品。
c-Met是一种经过充分验证用于治疗多种癌症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非小细胞肺癌于2019年的全球(除中国)发病数已达到约1.0百万。
在1期临床试验中,APL-101在c-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在美国约3.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该基因改变。
公司正在开发APL-101作为一种单一疗法,以及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
在中国,冠科美博的主要候选药物是APL-106,一种有望成为‘同类第一’的E-选择素拮抗剂。在癌症疾病状况下,E-选择素在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癌细胞的结合会防止癌细胞进入循环并躲过化疗。
APL-106为一种靶向E-选择素的抗癌增强子,且具有提高多种血液癌症(或血癌)对化疗的敏感性的潜力,包括占所有成人急性白血病约9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在他们的合作伙伴进行的美国临床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生物标志物特征的APL-106已呈现出积极正面的结果。
近期,APL-106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授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冠科美博预计2021年初于中国启动APL-106的临床试验。
公司产品管线中的其他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两种免疫肿瘤抗体(一种抗PD-1抗体(APL-501)、一种抗PD-L1抗体(APL-502))以及一种靶向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有关癌细胞生长的重要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APL-121)。
自成立以来,冠科美博已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全体人员共拥有40多种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经验。
公司目前并无任何候选药物获批准进行商业化销售,且未从药物销售产生任何收入。
于往绩记录期间,冠科美博从未盈利,并产生了经营亏损。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亏损分别为45.9百万美元、38.2百万美元及43.3百万美元。
绝大部分亏损来自研发开支、行政开支及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并且公司预计,随着推进研发工作、继续进行候选药物临床开发及就候选药物寻求监管批准以及开始商业化我们的管线药物,至少未来几年将产生大量开支及经营亏损。
去年11月,冠科美博宣布完成1.242亿美元C轮融资,平安资本领投,数家新投资者和现有投资者们跟投。由平安资本提名的刘东博士加入冠科美博董事会。
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余国良博士表示 :“冠科美博专注于精准医疗,为患者开发针对特定突变、扩增和耐药机制的创新疗法。我们感谢在此次融资中获得的广泛支持与关注,欢迎新的投资者成为我们的股东。通过资金的注入,我们将继续冠科美博的宏伟蓝图,推进目前产品管线的开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我们的项目。”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Sanjeev Redkar博士补充说:“自2016年公司成立以来,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建立了丰富的单药和联合治疗产品管线。我们现在有6个临床阶段项目,与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和美国进行着十多个临床试验。我们对目前取得的进展感到非常自豪,希望随着我们的产品管线的拓展继续保持进步的势头。”
2019年1月,冠科美博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由招银国际资本领投,粤民投、中南创投、佳辰资本、磐霖资本、险峰旗云等多家机构及投资者跟投,公司股东奥博资本继续参与本轮投资。
冠科美博拟将本次香港IPO募集资金用于以下用途:
分配予核心产品,预期将用于为研发活动(包括进行中及计划中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展、注册备案的准备事宜)提供资金;将用于为商业化过程开发、制造以注册为目的的临床试验材料及工艺验证提供资金;
分配予APL-106(管线候选药物之一),预期将用于为研发活动(包括计划中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展、注册备案的准备事宜)提供资金;将用于为商业化过程开发、制造以注册为目的的临床试验材料及工艺验证提供资金;
将用于为其他四种管线候选药物的研发活动(包括进行中及计划中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展及注册备案准备事宜)提供资金;
及为其他候选药物的研发活动(包括进行中临床前研究及有关管线中待进行IND、临床前及研发阶段候选药物的计划临床试验)提供资金。用于为业务发展活动及管线药品的扩张提供资金。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责任编辑:马婕
野村:下调建设银行目标价至6.91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野村目前将建设银行(00939)目标价由7.25港下调至6.9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野村发表报告表示,建设银行(00939)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0.7%幅度不意外,相信主要受到次季信贷成本上升拖累,贷款增长则带动上半年拨备前盈利同比增长5.4%。野村认为建设银行下半年盈利增长持续受压,将目标价由7.25港元下调至6.9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沪股通净流入21.71亿 午评:北向资金净流入24.27亿
{image=1}新浪港股讯5月28日消息,截至沪深股市午间收盘,北向资金共计流入24.27亿元,资金流如下:责任编辑:马婕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2.56亿,港股通(深)净流入暂为1.92亿。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1.71亿,港股通(沪)净流入暂为6.38亿。0000中海石油化学续涨近6% 花旗重申其买入评级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考虑到全球化肥产品供应紧张及燃气作为原料的成本优势扩大,预计中海石油化学(03983)即将发布盈喜通告,基于其估值及派息吸引,重申“买入”评级,将公司2021-23财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36%/28%/10%,目标价由3港元升26.7%至3.8港元。截至发稿,涨5.76%,报价2.75港元,成交额4987.71万港元。0000北向资金净买入51.07亿元 潍柴动力净买入5.88亿元
1月14日消息,北向资金净买入51.07亿元,今日净买入潍柴动力5.88亿元、中国平安4.60亿元,净卖出五粮液10.84亿元、中国中免5.92亿元。责任编辑:马婕0000光大银行: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96.05亿元 同比下降5.71%
光大银行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68.21亿元,同比增加6.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05亿元,同比减少5.71%。公告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新进流通股东。责任编辑:陈诗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