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亿:私转公后朱雀基金首次破圈 人才储备不足接下来怎么走?
原标题:182亿!私转公后朱雀基金首次破圈,人才储备不足接下来怎么走?
{image=1}记者 杜萌
昨日,由公司总经理梁跃军担任第一基金经理的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期卖爆了。渠道消息显示,截至24日下午,该基金全天认购规模超182亿,最终配售比约为43.9%。
从曾经上海滩的明星私募——朱雀基金转型而来,作为公募新人的朱雀基金吸金能力不可小觑。
朱雀投资成立于2007年,私募时期的朱雀曾取得过出众的成绩,在转公募之前,规模一度接近200亿。2016年,朱雀投资开始申请公募基金的牌照,并于2018年9月获得公募牌照,2019年1月朱雀基金正式成立。Wind数据显示,朱雀基金目前有6只基金(A/C合并计算),资产规模总计128.01亿元。
在同样“私转公”的队伍中,朱雀基金之前的资管规模位居第三位,次于741.56亿的鹏扬基金、167.33亿的博道基金。本次收获爆款基金后,朱雀跃居第二。
{image=2}表:朱雀基金旗下现有公募产品明细 ? ? 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而随着投研大将张延鹏在2020年6月份离职,在偏股权益型领域,朱雀基金的公募产品只能押宝梁跃军一人。
公开资料显示,张延鹏2009年加入朱雀,任职于投资研究部,担任公司董事、投资研究部投资副总监等职;朱雀私转公后,张延鹏转任朱雀基金公募投资部权益投资总监。
目前,梁跃军在管基金4只,规模为114.06亿元。日前发行的朱雀恒心一年持有期,将是梁跃军管理的第五只公募产品。
{image=3}表:梁跃军历任基金明细 ? ?来源:wind? 界面新闻研究部
朱雀基金,似乎正在面临人才匮乏的难题。在朱雀基金网站上,正在招聘行业研究员、投资经理、合规、高级机构销售、渠道经理、客户经理、信披风控、营销策划经理等十余个职位。
朱雀基金官网显示,公司核心投研人员共计8人,除了梁跃军兼任公募投资部总经理、投资总监外,何之渊为公募投资部副总监,柳雯青担任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张治担任研究部研究总监。此外的四位,均是专户投资部的人员。
四位投研人员,要管理六只基金,这使得梁跃军成为朱雀公募产品的顶梁柱。
以朱雀产业臻选为例,该基金目前为梁跃军、何之渊共同管理的模式。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27日,本由张延鹏、何之渊共同管理。随着张延鹏的离任,更换成了梁跃军。
现有的四只权益型基金均由梁跃军管理,基金的投资逻辑和业绩也一脉相承。
Wind数据显示,在梁跃军任职期间,产业臻选、企业优胜、企业优选的回报率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位居前20%左右。
在基金季报中,梁跃军多次提到自己的投资策略,即注重产业逻辑布局,不受市场情绪影响,严格审视持有公司的性价比。具体到各只基金的持仓,可以看到,梁跃军不爱“喝酒吃药”,并未配置大热的食品饮料行业,反而更青睐制造业、科技和部分港股优质企业。
{image=4}表:现任三只基金四季报重仓股明细? ? ?? ?来源:wind? 界面新闻研究部
朱雀产业臻选公布的2020年四季报显示,基金配置了77.31%的股票,前十大重仓股票占基金净值比达到48.71%,持股集中度较分散。行业的配置较为分散,在12个行业上均有涉及,行业集中度较低。
2月1日,朱雀企业优选公告称,将单日单个账户的申购额度控制在10万元以下。但奇怪的是,一方面老基金在限购控制规模,另一方面却不断新发基金,朱雀基金似乎走上了“努力发新基扩规模”的道路。
相对于私募而言,公募基金管理人最主要的优势是容易得到保险、社保、养老资金等大体量资金的青睐,同时在上市公司调研、机构销售等方面受到更多重视,具有更多渠道优势。
事实上,一旦转型做公募,就要进入“规模和业绩统统都要”的高压竞争中。“私募追求绝对收益,而公募则要在规模和业绩之间寻求平衡。”北京某头部公募人士表示。
更现实的是,当私募转为公募后,需要重新搭建公募的整套架构,例如和销售渠道的准入合作、更为严苛的合规风控信批等,这些都是沉没成本。换句话说,只有当公募的产品规模足够大,才能稀释这些成本,为股东获取更大的收益。
该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已经进入了“破圈时代”,个人投资者在买公募基金的时候,并不会像买私募一样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常常是看一些基础信息、过往业绩,就进行投资。在这样的背景上,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如果没有过硬的业绩、足够大的规模,一般很难获得个人投资者的资金。
“现在各个渠道对着力推广的基金要求都很高,公司规模、品牌知名度、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口碑,都是渠道看重的因素。”有银行渠道部人士表示。
Wind数据显示,除了二级债基安鑫回报的机构持有占比为65.26%外,产业甄选和产业智选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均在90%以上。
{image=5}表:朱雀基金三只公募产品的投资者占比明细 ?来源:wind? 界面新闻研究部
相比头部公募的团队作战能力、渠道推广能力,朱雀基金从投研团队搭建到提升产品的业绩、规模、口碑,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详解2万亿招银理财股票直投思路:提升权益占比 看好港股机会
文/许旻自2019年6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已有20多家获批并正在陆续开业中。而依托招商银行、拥有2.38万亿规模的招银理财,于2019年11月开业后的一举一动就饱受关注。经历了半年多的组建工作,日前,招银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首席项目投资官、首席权益投资官等七大核心岗位人员已正式落定;投研体系搭建完成,第一只纯权益型理财产品“沪港深精选1号”也将拟于9月15日开始发行。0005指数增强基金标的又扩容,嘉实、招商两只科创50指增率先上报
记者杜萌科创50指数迎来创新产品。11月22日、23日,嘉实、招商两家公司先后向证监会报送了《上证科创板50指数增强基金》的相关资料,成为首批2只跟踪科创50的指数增强型产品。证监会网站显示,目前两只产品都处于刚刚接收材料的阶段。0000中基协: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9月4日消息,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召集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及券商资管投研人员,围绕“加强从业人员调研规范,培育基金行业健康文化”召开座谈会。会议倡导从业人员认真开展二级市场的投资调研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二、坚持理性专业、谨慎勤勉。三、坚持敬畏市场、尊重企业家精神。四、坚持守法合规,杜绝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