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坚持“房住不炒” 降低高房价对居民消费负面效应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意义重大!
为更好地学习“十四五”规划精神,洞察经济工作方向,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由CWM50学术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牵头,CWM50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为顾问,组织撰写了《“十四五”规划精神解读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分析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着力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言献策。
看点一:“十四五”规划的大逻辑是“三个新”
“十四五”规划所体现的“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同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四五”规划关注的目标重心从“全面小康”转向“全面现代化”。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在新发展阶段,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怎么样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只有构建新格局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看点二: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居民消费率在下降,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率在下降,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当前劳动报酬的统计包括了医保、社保等诸多项目,其中许多项目并非居民当期可支配的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
对此,报告建议,可针对居民可支配收入设置增速目标,比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年翻一番”。在一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企业分配的比重适当降低。同时,要探索通过多种手段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比如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式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二次分配中,通过财税制度改革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减少部分投资性的财政支出,定向地给低收入人群减支增收,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和后顾之忧,提升其消费能力。
看点三:金融体系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应对变化
在不同的时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同。在新发展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意味着金融行业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金融机构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标,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从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存款结构存在重大影响。报告提出,金融体系需要未雨绸缪,从以下五方面出发,提前布局应对这种变化。
一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十四五”规划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金融安全是安全的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风险,特别是要警惕资金脱实向虚、监管套利。
二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弹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三是提高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通过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普惠性;通过监管科技的发展提高风控能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四是对于金融和产业的协同,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中央层面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行统筹规划,对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进行顶层设计。
五是继续解决当前金融体系的存量问题。当前中国金融体制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理顺的问题,整个金融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支持金融市场更稳、更快、更好地发展。
看点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基本权利平等
群体性差距表现为群体性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消费差距,深层次的原因是群体性的能力差异鸿沟,群体性权利的不平等导致了起点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比如,由于无就业地户籍的农民工与有当地户籍的市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的权利不平等,农民工群体性的能力普遍偏低。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防止收入不平等和身份权利的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关联、自我循环、相互强化。对此,报告建议,从定量的衡量标准来看,建议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大体均等,从而享受较为均等的公共服务。
此外,报告指出,要关注房价快速上涨的财富分配效应及其带来的权利不平等问题。房地产行业存在巨大的分配效应,地方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供给,获得了一部分房价上涨的收益,用于各种公共支出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隐性的再分配,但是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外地人口难以分享政府的这种再分配。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扭转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降低高房价对居民消费、对社会公平的负面效应。
以下为报告正文:
“十四五”规划精神解读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课题组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不仅规划了中国未来5年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时也勾画了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为此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探讨,就如何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过程中,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着力点进行深入研究,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言献策。
“十四五”规划的大逻辑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同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四五”规划关注的目标重心从“全面小康”转向“全面现代化”。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在新发展阶段,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怎么样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如果在未来15年中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意味着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4.73%。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只有构建新格局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一次升华,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和安全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50人论坛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调整需求格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率,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建议针对居民可支配收入设置增速目标,在一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探索通过多种手段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在二次分配中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第二,调整供给格局和创新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减少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业的对外依存度;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可控技术产业的占比,减少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同时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自主自立和开放充分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绿色创新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第三,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金融行业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金融结构要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要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提高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对于金融和产业的协同进行顶层设计;继续解决金融体系的存量问题。第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基本权利平等,促进社会公平,保证机会平等。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群体性的差距问题,关注房价快速上涨的财富分配效应及其带来的权利不平等问题。第五,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来提升经济循环的效益,鼓励国内资本和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获取更高的回报。第六,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创业和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供给结构,增强创新活力。第七,提高内外循环的畅通程度,打造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
一、如何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精神
(一)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从“六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们都是围绕着实现小康这一目标而奋斗。随着“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跨越。“十四五”规划是一个目标全新的规划,关注的目标重心从“全面小康”转向“全面现代化”。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具有中国特色:第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拥有13亿人口,超过当前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之和。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世界发展史和世界力量对比都将被改写。同时,尽管实现现代化,但是中国人均GDP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不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内部环境看,中国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继续克服许多挑战和问题。
(二)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来发展,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次“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方针、2035远景目标乃至谋篇布局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思路。
(三)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我们怎么样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理解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握三个要点: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而不是一个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第二,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国内大循环,而不是搞地区小循环、内循环。第三,新发展格局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一次升华。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把供给侧改革、扩大内需、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等思想,统一到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之中。
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包括双循环,但不仅是双循环:首先是“格局”,这是一个宏观的结构概念,是坚持系统观念的体现;然后是“循环”,要进一步畅通国内的生产、需求、分配之间的循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堵点,使国内国际循环更好地相互促进。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需求、供给、生产、技术、消费、分配、开放等各个方面,也涉及到城乡格局、区域格局,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和安全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意义。
(一)调整需求格局,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
1、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
中国经济对出口、外需的依赖相对较高,金融危机以后,出口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但社零增速未能完全对冲,最终导致供给端收缩。如果未来我们希望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速度,就必须改变原来的需求格局,通过国内需求的增长弥补出口增速的下行,从而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
2、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率,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是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可以从提高居民收入和提高居民消费率两方面着手,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近年来居民消费率在下降,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率在下降,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
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当前劳动报酬的统计包括了医保、社保等诸多项目,其中许多项目并非居民当期可支配的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提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会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要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这涉及深层次的分配制度及其相关体制机制改革。
建议针对居民可支配收入设置增速目标,比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年翻一番”。根据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届时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条件实现的。
在一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企业分配的比重适当降低。根据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近200年来资本在整个利润当中的分配比重逐步上升,而劳动力在整个利润当中的分配比重不断下降。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则必须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同时,要探索通过多种手段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比如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式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在二次分配中,通过财税制度改革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减少部分投资性的财政支出,定向地给低收入人群减支增收,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和后顾之忧,提升其消费能力。
(二)调整供给格局和创新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体制创新减少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业的对外依存度。我国部分产业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导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目前国际航空运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产业的进口占总产出的比重很高,表明国内供给不足,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国内供给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可控技术产业的占比,减少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由于技术创新不足,我国的通信、计算机、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产业在中间投入上高度依赖进口。需要通过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减少对外依存度,解决关键技术和产品“卡脖子”的问题,保证产业链安全。
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自主自立和开放充分结合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要从强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向强调自主研发和创新转变,通过科技攻关、自主创新掌握和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尽快实现“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研自造,健全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结构,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扭转关键技术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建设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形成科技自立自强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双轮驱动”的技术格局,并非所有技术和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要自己掌握,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分工的效率,注重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推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整合、共建和共享,避免自我封闭、自我循环和内卷化。
通过绿色创新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中国经济对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能源和资源的进口依赖度高。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等,降低单位GDP的能源资源消耗,保障能源和关键资源的供应安全,保护自然环境。
(三)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在不同的时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同。在新发展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意味着金融行业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金融机构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标,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从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同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存款结构存在重大影响,金融体系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应对这种变化。
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建议》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金融安全是安全的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风险,特别是要警惕资金脱实向虚、监管套利。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透明度,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金融业风险防范的底线。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弹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提高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通过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普惠性;通过监管科技的发展提高风控能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对于金融和产业的协同,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建议》要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当前产业政策政出多门,金融行业也是分业监管,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缺乏系统性。建议在中央层面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进行统筹规划,对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进行顶层设计。
继续解决当前金融体系的存量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当前中国金融体制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理顺的问题,整个金融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支持金融市场更稳、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基本权利平等,促进社会公平,保证机会平等
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群体性的差距问题。群体性差距表现为群体性收入差距、财富差距、消费差距,深层次的原因是群体性的能力差异鸿沟,群体性权利的不平等导致了起点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比如,由于无就业地户籍的农民工与有当地户籍的市民在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的权利不平等,农民工群体性的能力普遍偏低。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防止收入不平等和身份权利的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关联、自我循环、相互强化。因此,社会改革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框架,消弭群体性差异的鸿沟和群体性不平等。从定量的衡量标准来看,建议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大体均等,从而享受较为均等的公共服务。
要关注房价快速上涨的财富分配效应及其带来的权利不平等问题。房地产行业存在巨大的分配效应,地方政府通过垄断土地供给,获得了一部分房价上涨的收益,用于各种公共支出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隐性的再分配,但是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外地人口难以分享政府的这种再分配。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扭转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降低高房价对居民消费、对社会公平的负面效应。
(五)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的国际循环模式下,美国积累巨额债务,中国积累以外汇储备为主的巨额债权,美国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上的净收益反而比中国多,甚至中国的净收益有时为负。这反映了在过去的经济循环中,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回报大于我国劳动的回报。我国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来提升经济循环的效益,不仅是鼓励劳动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而且鼓励国内资本和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获取更高的回报。
(六)鼓励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要通过鼓励失业人群创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扩大就业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收入,进而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通过对企业的扶持、产业政策的调整来改善供给结构。通过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来实现万众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
(七)提高内外循环的畅通程度,打造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
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不应理解为彼此独立或者只进行有限交流的两个割裂的系统,而是相互促进、彼此相融的体系。下一步中国要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继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竞争中性政策,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稳出口”和“扩进口”相结合,打造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合作新定位,让中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地位更加牢固,让世界离不开中国。
责任编辑: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