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攻击祁发宝的印度士兵 背景相当特殊(图)
来源:东方网
带头攻击祁发宝的印度兵:来自“印度小中国”,有分裂主义“刺头”血统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单珊
近期,印度政府频频表彰一名参与加勒万河谷冲突的军人,这名军人长相与中国人颇为相似,背景也相当特殊:来自“印度小中国”,是印度分裂主义最严重的地区。
{image=1}
因中方发布视频意外“走红”,侥幸踩着战友的尸体成名
2月23日,印度曼尼普尔邦首席部长辛格在官邸接见了参与加勒万河谷冲突的印度军官曼宁巴(Soiba Maningba Rangnamei),并颁奖表彰他的“英勇表现”。
从辛格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上不难发现,表彰现场的背景板上,赫然印着中国英雄团长祁发宝与印度兵对峙的一幕。
原来这位长着东亚面孔的印度军官曼宁巴,就是祁发宝张开双臂徒手阻挡来犯的印军时,第一个冲上来发起攻击行动的人。
{image=2}
辛格表示,很荣幸会见曼宁巴,曼宁巴率领他的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与解放军对抗。“我们总是感激像他这样,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保障,而在前线领导的军人。”
实际上,曼宁巴今年1月就因为在加勒万河谷的“表现”受到印度国防部的表彰,总理莫迪亲自为他颁发“伐由·塞纳奖章”,该奖章也被称为“战时英勇奖章”。
这次再受表彰,是因为中方公布的冲突视频意外让曼宁巴成为印度官方炒作的对象。不过在表彰现场,只能用中方发布的视频截图来宣扬自家的“英勇”,不得不说十分尴尬。
去年6月15日,中印两国军人在加勒万河谷爆发严重肢体冲突。印度官方声称,印军在冲突中有20人死亡,并一再放话称,解放军的死亡人数是印度的两倍,“多达45人”。
今年2月19日,中方公布: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解放军有4人死亡,1人负重伤。
负重伤的就是祁发宝,曼宁巴则侥幸全身而退。回到印度后,他就被包装成了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image=3}
现年24岁的曼宁巴是比哈尔联队第16营的上尉,“从小就对军装着迷”,毕业于印度国防学院。2018年加入印度陆军,2020年6月15日参与了印军所谓的“雪豹行动”。
在这场预谋已久的行动中,印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根据印媒的报道,是曼宁巴率领第16营部下完成的此次对峙任务。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指出,印方因这段视频奖励曼宁巴,是在鼓励印军的鲁莽和逞能,如果印方张扬这样的意识形态,将置印度于长期风险中。印军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至少死亡20人,远多于中国军人的牺牲人数,印度社会在各种豪言壮语乱飞的同时,对其军队的实际无力非常沮丧。曼宁巴作为前线肇事者之一,这一次侥幸踩着战友的尸体成名。奉劝这样的印度军人小心点,如果总是挑起边境流血冲突,他们不会永远这么幸运。
来自“印度小中国”
曼宁巴身份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他来自曼尼普尔邦塞纳珀蒂县,属于印度东北部少数民族——那加族。
“东北部人民的骄傲”,印媒这样描述他。
曼尼普尔邦所在的东北部地区与印度次大陆主体仅有一条细长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最窄处只有20公里,可以想象它与印主体的联系有多么脆弱。
曼尼普尔一度因“六星红旗”、“龙的传人”、“印度小中国”在中国的微信朋友圈走红。
曼尼普尔人属蒙古人种,和中国人长得很像,其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分批从中国西藏、云南等地辗转迁徙至如今的印度东北部,因此曼宁巴此前也被误认为是华裔。
后来由于印度教传入,加上被英国殖民,才逐渐偏离中华文明走向“南亚化”,但文化习俗上仍有不少中国元素延续至今。
如曼尼普尔传统价值观尊老爱幼,重视家庭。当地人崇拜龙,古王宫作为王室权力象征也有龙图腾。曼尼普尔语属汉藏语系,与印地语文字发音均不相同。
当地人喜爱的竹笛等传统乐器、文化等也颇具中国风。较印度其他地方,这里饮食习惯更似中国,以米饭为主食,喜清淡、好蒸煮,不像印餐多香料、偏辛辣。
曼尼普尔并入印度前一度使用过“六星红旗”的“国旗”、“国徽”,但如今已见不到。
不过,也正是因为曼尼普尔人长相等各方面与印度主要民族有较大区别,他们在印度社会颇有种“二等人”的感觉。
去年5月,就有新闻曝出,印度185名护士从加尔各答各大医院中集体辞职,原因是这些护士来自曼尼普尔,长相看着像中国人而受歧视。
民族分离主义的“刺头”
曼宁巴所属的那加族更具传奇色彩。印度东北部本就是少数民族分离主义最活跃的地区,其中,那加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尤为瞩目。
那加人在大约13世纪由缅甸和中国迁徙到印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和中国藏南地区(印称“阿鲁纳恰尔邦”)。那加族是出了名的尚武,曾经一度以猎取人头作为一种荣誉,有保卫家园、英勇抵御外来部落入侵的传统。
《南亚研究》杂志此前刊登的文章显示,那加人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地理环境,造就了那加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建立一个独立的“大那加兰”国是他们长期以来追求的政治目标。他们之中的激进势力为此开展了长期的武装斗争。
从印度独立开始,那加人的分离主义运动延续了将近60年,成为亚洲“持续时间最长、发展演变最为复杂”的分离主义运动之一。
{image=4}
在长期的叛乱与反叛乱、动乱与治理的过程中,印度政府由于民族政策、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失误,导致那加人问题久拖不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吸取过去政策失误的教训,调整了应对措施,更加注重通过政治谈判、经济援助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来赢得人心,那加人问题最终和平解决的希望日益增大。
曼尼普尔邦首席部长辛格上周在推特上发了一张名单,上面列着11名印军新兵的名字,他们都来自曼尼普尔邦。“曼尼普尔人是国家的骄傲,随时准备为国家服务。”笼络之意昭然若揭。
胡锡进在微博上也提到,印度那加族人为了融入印度主流社会,常常在战争中逞能。曼宁巴狰狞前冲的样子和祁发宝团长伫立在河水中张开双臂阻拦的样子,前者是盗寇之勇,后者是真正的现代军人之勇。印度一些人面对视频的现场记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足见该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到底有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