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组织架构再生变 调整华西、西北事业部
原标题:组织架构再生变,旭辉调整华西、西北事业部
记者| 陶婷
近两年,旭辉在组织变革和区域整合加快了步伐。继去年“三天两次大区组织架构”调整后,近日旭辉又官宣了新的安排。
3月3日,旭辉集团于官网发布组织变革的最新动作。
其将成都事业部更名为华西区域事业部,负责四川、新疆的开拓和业务经营与管理工作,原新疆城市公司划入华西区域事业部。
西北事业部更名为西北区域事业部,负责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五个省市的开拓和业务经营与管理工作。
据界面新闻了解,截至目前,旭辉共进入东南、华北、江苏、上海、西南、皖赣、山东、广桂、东北、武汉、西北、深圳、华西、湖南、河南等15个区域。
组织架构调整后,旭辉也进行了相关人员变动——旭辉“老将”林祝波担任华西区域事业部总经理;旭辉“新人”周长亮担任西北区域事业部总经理。
林祝波自2014年加入旭辉后,先后在重庆、苏南等区域工作。三年后,旭辉进入成都,林祝波也成为成都事业部总经理。
至今,旭辉在成都已经布局16个项目,其中4个商业综合体项目。
周长亮则是今年1月刚加入旭辉,此前曾在中海地产、万科地产、金辉等任职,西北区域一直是其深耕地。
在金辉的几年里,周长亮从西安区域总经理一路成为金辉集团总裁助理、西北区域总裁。
旭辉的西北事业部于2017年成立,目前在西安、银川等城市布局近10个项目。熟悉西北区域的周长亮,又会给旭辉带来什么成绩,还需等待。
对于此次调整,旭辉控股CEO林峰表示,区域深耕是旭辉一直坚持的策略,两大区域的总部分别位于成都、西安,可以用合理的管理半径更好推进区域发展,降低管理成本,并帮助旭辉更好理解区域客户的需求,为当地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事实上,此次变革可以视为近两年来调整战略的延伸。2019年,旭辉将组织架构调整为“集团总部-区域集团-项目集群”三级管控体系。
2020年一季度,旭辉将太原城市公司并入西北事业部;6月,合并原浙江、福建两个区域的业务,成立东南区域集团;同月,成立广桂区域事业部,合并原广州事业部和南宁公司。
多次变革指向的重点是西部区域。自2019年开始,针对西部区域的顶层规划陆续出台,西部城市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西部大开发”正在成为房企们的目标之一。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去年中国西部房地产50强企业排行榜上,排在前10位的多为非本土头部房企,例如万科、龙湖、融创、恒大、保利等。
从旭辉2020年中期报告来看,其在中西部地区的合约销售额占总量的16.8%;物业销售已确认收入占比18.3%,2019年该比例仅14.8%。
不难看出,旭辉想在西部区域寻求新的增长点。至于今年的目标,旭辉相关人士则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公司刚刚完成区域调整,未来还需重新规划,暂时没有明确目标。”
所有的变革和调整,都离不开规模野心。
就在成立成都和西北事业部的那年,旭辉曾宣布要在下一个五年实现3000亿元的销售规模。
如今时间已过大半,旭辉披露的2020年销售业绩简报显示,其在去年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10亿元,同比增长约15%,踩线完成此前定下的“2020年2300亿元”目标。
多轮组织架构变革后,旭辉能否按期实现3000亿目标,还要打个问号。
责任编辑:薛永玮
新青年的时尚消费观念,居然变了?报告指出:21%新青年每天都要线上购物
来源:国是直通车随着新国潮、嘻哈风等时尚潮流文化崛起,新青年群体对时尚消费有了更多自己的主张。在各大电商平台,时尚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显性趋势之一。0000陕西柞水终南山寨拒收现金被罚 数字人民币试点提速
有钱花不出去?纸币会被取代吗?来源:华商报近日,陕西商洛一3A景区拒收人民币现金遭罚,这是陕西针对违反人民币管理规定开出的第二张罚单。近年来,随着支付渠道的变化,微信、支付宝似乎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纸币支付,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0001《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印发
证券时报e公司讯,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到2022年,基本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使用港澳上市药品医疗器械的体制机制。责任编辑:薛永玮0000贝壳创始人左晖离世 中介江湖行业领袖消亡录
(文/张玉编辑/马媛媛)老左的朋友圈永远停留在了2021年4月23日晚上10点。他转发了一条《写在贝壳三周年》的文章并配文:“这个行业利益相关方非常多,政府、金融机构、消费者、平台、经纪公司、经纪人、开发商、投资者……。价值观的梳理能帮我们厘清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事业更健康稳定地成长。我想这也是贝壳三周年能为行业做的贡献。”{image=1}“一针药卖70万”冲上热搜 药企渤健生物回应
“一针药卖70万”冲上热搜,医保局药企解释澎湃新闻综合报道“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市场上一针能卖70万元人民币,而在澳大利亚只卖41澳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05元)。”近日,一则网传消息引发舆论对这款“天价特效药”的热议,并冲上热搜。{imag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