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00

中国媒体人回应英驻华大使吴若兰文章

环球网2021-03-04 17:21:450

原标题:中国媒体人回应英驻华大使吴若兰文章

英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号3月2日发表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一篇文章《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引起关注,包括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就认为吴若兰大使“对新闻自由的阐述过于简单,掩盖甚至扭曲了媒体与现实的真实关系”。

{image=1}

3月3日,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发表题为《跟英国驻华大使聊聊“外国媒体是否憎恨中国”》谈及该篇文章,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文章写道:

“吴若兰大使是2020年10月才正式上任的,我认为,这对于在2020年饱受波折的中英关系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吴若兰大使上任伊始,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多个在中国旅行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吴大使举止优雅,中文非常流利,很有亲和力,展现了一个职业外交官对于驻在国的理解与尊重。

我理解,吴若兰大使此时发表这篇文章,并非是有意挑起中英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新的争论。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吴若兰大使发表此文的背景。

不久前,英国媒体BBC采访了一个所谓的中国维吾尔族女性,这位女性“炮制”了几个令人震惊的“新闻”。她宣称,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族女性进行强制绝育手术,并对维吾尔族女性进行系统性强奸。

BBC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专业新闻机构,在没有对这些说法进行严格、全面核实的情况下,直接向全世界发布了相关的报道。在报道中,BBC的记者和编辑,用特殊的新闻处理手法,赋予了这名维吾尔族女性原本没有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这名维吾尔族女性的“说法”,被很多其他西方媒体引用,进而成为所谓中国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政策的证据。

但实际上,中国反复说明,新疆维吾尔族人口这几年持续增加,增加速度甚至高于新疆人口平均增速,所谓种族灭绝是根本不存在的。

中国在新疆设立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本质上是为了消灭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让维吾尔族民众摆脱极端宗教思想的控制,并拥有相应的谋生技能,通过帮助他们和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来与恐怖主义的思潮进行对抗。

我在中东地区工作过两年,也曾到访过很多中东国家,深知恐怖主义对民众和国家的危害。

但正是因为像BBC这样的媒体机构,放弃了其一贯严格的新闻专业主义标准,用它们最宝贵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一些涉及新疆的匪夷所思的谣言、指控进行背书,最终严重伤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

我相信,吴若兰大使也很清楚,近期在中国舆论场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BBC因为在新疆问题上报道不专业,甚至造假,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image=2}

在英国政府禁止中国CGTN电视台之后,中国政府也对BBC进行了制裁。

同时,中国和英国的部分网民还仔细分析了BBC的很多涉华报道,他们发现,BBC的记者和编辑,多次在涉华报道中通过使用特殊滤镜及独特的拍摄手法,让有关中国的报道画面显得阴暗和压抑。中英两国的网民还发现,BBC还涉嫌“移花接木”,在一些涉华报道中歪曲被采访对象的本意。

关于BBC在新疆报道上造假一事,我建议大家好好看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详细谈话。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大量的细节,证明了被BBC采访的那名维吾尔族女性是在恶意说谎。

最近,中英两国政府、媒体和公众,在BBC问题上发生争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在英国政府对华政策变得不可思议得强硬之后,BBC成为了西方媒体抹黑和攻击中国的“急先锋”。

应该说,正是BBC自己在最近一些涉华报道中不专业、不严谨的做法,导致了它被中国政府制裁、被中国官方媒体批评、被中国和英国部分网民批评。

最近中国舆论场上关于BBC的争议和批评,真正的罪魁祸首只有一个,那就是BBC自己。

我的理解是,吴若兰大使可能认为,中国政府、媒体和公众对BBC的批评,也间接影响了英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所以才发出这篇文章。

但我必须指出的是,吴若兰大使的这篇文章标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吴若兰大使问,“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

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包含了很多错误的假设。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英美媒体涉华报道的人,我可以确认的事实是:

第一,BBC不代表外国媒体,这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新华社工作时,曾负责该机构国际英文报道。我们当时简单梳理过国际和各地区的主流媒体,全世界至少有几十或者几百家。即便是把传统西方国家的媒体全部算上,它们也不代表外国媒体。我在埃及工作两年,对于中国来说,埃及的《金字塔报》明显也是外国媒体,但它们在涉华报道上与BBC等西方媒体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BBC在有关新疆问题的报道上,赋予了一个说谎者不应该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是一个严肃的新闻专业主义问题。BBC的相关报道在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复驳斥后,该机构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更没有为此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道歉,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第三,BBC是一个庞大的新闻机构,整体上是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但近期在多个涉华报道上,出现了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在报道中出现了故意歪曲事实、抹黑中国的问题。这些不严谨的报道,事实上已经成为国际反华舆论的一部分,严重破坏了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真的很想问一句:“BBC的记者和编辑,你们真的是如此憎恨中国吗?否则,我很难理解,你们为什么抛弃你们一向珍视的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利用高度不可靠的信源,对中国进行污蔑和攻击?”

我因为多年来形成的职业习惯,每天都会在Google News上将全世界英文媒体的涉华报道看一遍。

我也自费订阅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电子版。这些媒体都是西方的主流媒体,都以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见长。

但非常遗憾的是,一旦这些媒体将报道的目光转向中国,很多时候,它们就像换了一张面孔,我看不到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子,只看到一个个意识形态的斗士,对中国进行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断兜售它们的那一套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

包括BBC在内,一些西方媒体有时候也会试图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之间进行所谓的区分,但非常可笑的是,它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今天的中国,14亿中国人民大多数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抱有信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自豪。

当BBC用谣言污蔑中国时,它并不仅仅是在“憎恨”中国政府,也是在对14亿中国人民进行冒犯和攻击。

我一直觉得非常遗憾的是,对于BBC这样的西方主流媒体来说,在这个充满纷争的世界里,它们本可以发挥理解驻在国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优势,让西方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今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让西方世界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适合中国的,而且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

如果BBC的驻华记者和编辑,依然在重复它们在伦敦时就已经形成的对华意识形态偏见,它们又何必不远万里到中国来?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他们的偏见看起来更有说服力吗?

我希望,像BBC这样的西方媒体能够理解,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文明,虽然中国在近代曾经遭遇过种种屈辱和挫折,但在人类文明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都是领先全世界的,而西方真正领先全世界,不过是最近短短几百年的事情。

西方国家的政客、媒体和民众,应该有起码的敬畏心,去尝试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上的选择,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认为,西方国家拥有更优越、更人道、更文明的制度,中国应该顺从地按照它们的样子去改造自己。

中国漫长的历史让中国人拥有一种独特的智慧。中国一贯倡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认识到,任何一种制度和模式,到底好不好,只有本国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鞋子到底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非常清楚,任何一个国家到底选择哪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最终必须由该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来决定。

比方说,令很多中国人疑惑是,在21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还要保留王室这种看起来很“落后”的东西?

但疑惑归疑惑,中国政府、媒体和民众,从来不曾因为英国保留王室对其进行讽刺、嘲笑和说教,更没有自大地认为,英国的政治制度极其落后,应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但问题就在于,当中国人从不要求英国和美国按照中国的样子去改造英国和美国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的政府、媒体和部分民众,却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具有天然的优越性,中国应该按照英国和美国的样子改造自己。

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中国和西方,就像是太极中的黑和白,它们是如此不同,但在本质上,中国和西方,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是相似的——它们必须倾听民众的心声,它们必须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它们应该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天,中国政府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兑现对中国人民的这种承诺,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兑现对世界人民的这种承诺。

包括BBC在内的西方媒体,应该对此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而非继续高高在上,对中国进行各种指责。

最后,我想跟吴若兰大使聊聊中英关系。

我想请吴大使放心,中国国内并不存在对英国的盲目仇恨和排斥。即便是在中国最虚弱的时候,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等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但今天当中国人学习历史时,我们并非想要延续和制造对英国等列强的仇恨,我们只是想告诉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应该以史为鉴,让中国再次强大起来,不要让中国在近代史上曾经遭遇的悲剧再次重演。

我也一直认为,英国在其外交政策中总体是积极、务实的。虽然英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但英国从来没有排斥发展对华关系,英国甚至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

我一直期待,一个奉行务实、积极对华政策的英国,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在对华关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对最近大半年英国政府的种种对华政策感到困惑和不解。

吴若兰大使就任时,正值英国政府对华立场转趋强硬的阶段。

英国政府在本来已经决定不禁止华为之后,却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怂恿下宣布禁止华为。考虑到华为在英国多年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就业与创新做出的巨大贡献,且英国政府此前已经有机制化、法制化的方法,解决了华为网络安全问题,英国政府禁止华为的举动,向华为公司和14亿中国人发出了极不友好的信号。

与此同时,在中国试图通过国安法重建香港稳定与秩序的过程中,英国政府与中国也反复发生了摩擦。

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如果依然希望跟中国发展良好的经贸关系,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中国人常说,“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我相信,熟知中文的吴若兰大使一定很清楚这句话的含义。

简单来说,如果BBC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减少对中国的抹黑和攻击,我相信,中国人民依然会信任并欣赏BBC的。反之,如果BBC的报道,在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下,对中国充满了指责、抹黑和攻击,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讨厌BBC。

在BBC被中国政府禁止后,中国网民对这一决定一面倒的支持,就是明证。吴若兰大使肯定清楚,如果长此以往,不仅是BBC的形象,就连英国的国家形象,在中国都会一落千丈。

对于英国政府和人民来说,如果你们选择将中国视为朋友,我相信,中国一定会是一个热情、充满善意的朋友;但如果英国政府和人民,继续被美国极端保守派的意识形态所影响,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视中国为敌人,我也相信,中国一定会是一个合格的敌人。

但此时此刻,我也很想知道:

——英国是否可以接受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尽管这种制度和模式跟英国有很大的不同?

——英国是否将一个不断发展和富裕起来的中国视为机遇,而非威胁?

——英国媒体,包括BBC在内,在涉华报道中,是否可以丢掉意识形态的偏见,减少对中国居高临下的指责,真正用事实让英国和世界公众了解今天中国真实发生的一切?

我对于英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抱有谨慎的乐观,因为我相信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英国如果跟中国处理好关系,这对英国来说,将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尤其在英国“脱欧”之后,保持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30年前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间良好的关系,尤为重要,而中国也依然可以从英国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并从蓬勃发展的中英经贸、人文交流中获益。

吴若兰大使,您认为呢?”

在这篇文章下,许多网友也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image=3}

{image=4}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