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首场发布会:时间不长 信息量足
原标题:人大首场发布会:时间不长 信息量足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4日晚在北京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仅有约1小时的时长,堪称近几年来大会首场发布会中“时间最短的之一”,但其中释出信息的“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面对中外记者提出的热点甚至尖锐问题,大会发言人张业遂一一作答,态度平实且真诚。
——中国通过“疫苗外交”达到地缘政治目的?
“面对疫情,应该说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重要。”张业遂直言,中国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不是为了谋求地缘政治目标,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为了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香港选举制度如何完善?
张业遂坦率指出,近年来的情况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作出完善,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他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职权,从宪制层面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作出决定,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责任。
{image=1}
——中国脱贫标准是否不同于国际水平?
“据我了解,有关部门在制定中国脱贫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贫困标准。”张业遂说,总的看,中国的脱贫标准符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世界银行2015年确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整体也高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绝对贫困线。
——中国军力发展是否对他国构成威胁?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对其他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关键要看这个国家奉行什么样的国防政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不针对、不威胁任何国家。
——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
张业遂表示,中国对美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方一贯主张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同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断供、脱钩损人害己,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张业遂指出,两国在气候变化、抗疫、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广泛领域拥有重要的共同利益。双方共同努力,以两国元首通话为契机,加强对话、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责任编辑:张申
王毅东盟5国行释放了哪些信号?
继8月出访欧洲5国、9月访问俄罗斯和中亚之后,王毅外长线下外交“复工复产”的第三站放在了东南亚,到访了柬、马、新、老、泰5个国家,出访前还在云南接待了印尼总统特使、菲律宾外长,7天7国,基本覆盖了整个东盟,体现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王毅东盟之行释放了哪些信号?笔者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看法。0000北京:丽泽城市航站楼开工 20分钟可达大兴机场
新京报讯(记者应悦)12月18日,丽泽城市航站楼及新机场线北延一体化工程动员大会在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北区举行,标志着丽泽城市航站楼及新机场线北延一体化工程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丽泽城市航站楼建成后,旅客在丽泽金融商务区内即可完成值机、行李托运等环节,仅需20分钟即可轻装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面向中心城区提供延伸服务0000林郑月娥:特区政府实施"涉港国安法"的决心坚定不移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昨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并通过新华社发布全国人大法工委负责人向会议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的说明。{image=1}0000绝美!北京出现大片橙红朝霞
5月27日清晨,北京天空出现大片橙红朝霞,映红了半边天!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真的太美了!你有看到吗?{image=1}{image=2}{image=3}{image=4}{image=5}{image=6}{image=7}{image=6}{image=9}责任编辑:武晓东SN2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