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492

豆瓣“韭零后”投资心酸路:刚买基就被套 “自学”频频交学费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3-10 22:19:120

豆瓣“韭零后”投资心酸路:刚买基就被套,“自学”频频交“学费”,夜夜“论战”到天明

来源:资事堂

豆瓣小组里“结队”买基金的年轻人已经慌了。

接连几日的下跌后,让他们面临理财人生上的第一次重大抉择:该“割肉“还是“加仓”。

{image=1}

匆忙入场,匆忙被套,才有了偶像,又急着“脱粉”,自学成才突然发现成了亏钱“韭菜”。

这届年轻人的投资之路有点崎岖。

01

心态“崩”了

“用利息生活”,响亮的口号让你一看便知这是一个理财投资的小组,但打开他你会发现,年轻人们现在只专注基金。

这个组曾经有过一则“神贴”,讲述一位豆友的妈妈买基金从8万涨到了135万,一贴刷爆话题量,还曾被媒体援引报道过。

买基金流行起来之后,这个小组迅速扩张,现在已经驻扎有50万的“钢铁韭菜”。

而“钢铁韭菜”这个title也终于一语成谶,年轻人们春节前对买基金的狂热讨论已经变成了如今的一片“哀嚎”。

{image=3}

他们中有不少是在2020年底,或者春节前入场的基民,还有很多人是拿年终奖购入的基金。白酒、医药、军工是他们的最爱,也是最近下跌最惨的基金种类。

即使半夜打开软件,你也能找到看到无法入眠的“韭零后”正在热聊。

许多豆友直言心态崩了,甚至有人发起投票,“看看你跌了多少杯奶茶”。

02

新的抉择

面对人生第一次赔钱,很多年轻人开始慌了。

这两天豆瓣基金话题的风向明显转变,年轻人在小组里真诚发问:我是不是应该割肉了?到底什么时候才到“底”?

有的人搬出历史上下跌的数据来安抚大家,有的人拿出自身经验呼唤离场,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3月9日上午股市刚刚回涨,豆瓣社区里抄底的帖子就开始涌现,有豆友说自己是用“颤抖的双手”补得仓。

{image=6}

而另外一些人已经潇洒立场,并开始发帖问怎样购买定期理财,扬言将转战“储蓄组”。

03

谁该负责?

被“割”之后,有一些“韭零后”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入的“坑”?

有网友发帖问“大规模出现定投和基金的软文广告分别是什么时候?”

最高赞回答说是“ikun ilan喊起来的时候”。

这一代新基民成长在网络时代,习惯用赛博方式解决一切问题。

怎么理财?支付宝、天天基金买;

行情怎么看?打开手机炒股软件,看喜欢的大V、UP主;

不知道选哪支基金?微博、知乎、豆瓣、小红书、各种财富号、论坛…

▼来源:豆瓣中关于为什么使用支付宝买基金的回答

{image=8}

基金净值的持续攀高,导引出的高涨投资情绪,加上越来越便利的理财程序,让年轻人的入场时间和入场成本大大缩减。

购买基金成了“听一耳朵”、“点击一下”就可以完成的事。亏钱赚钱自然都是“一键通”。

04

一张利益大网

在新生代的舆论场里,信息的权威性已经大大降低,这一代的新投资者特别重视“自学成长”、特别愿意跟随粉了很久的“博主和大V”,也特别愿意在论坛、微信群里寻找信息。

但殊不知,这些表面上是“韭零后”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其实还是脱不开互联网“大厂”们和部分金融机构构筑的“利益大网”里。

当新基民们打开部分基金第三方销售平台软件时,映入眼帘、最为醒目的基金产品,都是有关平台精心安排的。

看到的文章,有时候也是相关软件定向推送的,里面也时常夹杂不少“私货”。

在有些销售平台上,首页突出哪只基金,浮动广告是哪只基金,滚动网页后能够看到哪些基金,研究文章里最多的推荐哪只基金,都是有安排的,都可以用资源或金钱来换。

一方面,新基民们视野所及之处早就成为平台下可交换的资源;另一方面,许多引领投资者学习基金投资大V自己是“半吊子”。

原本在新基民入市前应该展开的投教环节,如今逐渐由大V、UP主来代替完成,投资理财基本靠网络冲浪,你甚至想象不到教自己买基金的人其是个美妆博主。

市场大跌之后,豆瓣小组里的年轻人又开始四处求经验、求指导,这种对投教的后期弥补未免代价太过大了些。而且,这些所谓的“干货分享”有几分可信度也难以断定。

市场微弹,豆瓣小组里年轻人们又开始了蠢蠢欲动,不知道经历了这轮下跌,他们能收获多少金钱和教训。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彭佳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