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0后撑起的基金潮能走多远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90后撑起来的基金潮还能走多远?从去年开始火爆的中国基金因近期行情急转直下而让广大新基民叫苦不迭。去年的新增基民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年轻人。换句话说,掀起此次基金热又陷入泥潭的主体大多是90后,因此被一些媒体挖苦为“韭”零后。他们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非主流”趋势,值得玩味。
与股票相比,基金门槛相对较低,学生手机党随时随地能轻松操作。在一些社区App和短视频平台上,网络大V们也开始输出基金科普知识、晒收益、引导粉丝买基金。他们的短视频标题很吸引眼球,例如“大学生买基金月入上千”。这些野生“基金大神”,用半专业的解读以及无法核实真假的收益图,吸引了怀揣着“早投资、早发财”的90后们进场。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基金圈,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从娱乐八卦变成基金。他们做出的判断会掺杂着身边朋友和大V的意见。对他们来说,基金不仅是理财产品,也是一种融入圈子的社交工具。
随着基金行情大热,中国热门短视频平台上的基金博主激增。“手把手教你买基金”这类视频异常火热。但在耸动标题下,视频内容关于基本面、数据分析等干货并不多,更多的是靠“心灵鸡汤”让急于入门的年轻人心动。
基金博主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姑且不论视频内容,仅从他们过去的从业经历和不明不白的职业背景来看,也让人为新晋基民们捏把汗。小红书上一名粉丝超过55万的博主此前主要是分享时尚穿搭,去年她在主页上增加了投资理财视频。通过流量变现是大V们的常规套路,但在去年这波基金热中,相当一部分博主通过付费课程分得一大碗羹。但令人担忧的是,做基金博主并不需要资质审核。基金经理和基民之间的关系,随着年轻基民对“封神”的热衷变得越来越“偶像化”“饭圈化”。不少明星基金经理都拥有自己的粉丝圈。
不少基金公司近来注意到短视频平台这个营销新风口,争相入局。但这也引发另一种担忧,当基金公司开始向自媒体化、娱乐化转向以迎合潜在投资者的口味,其专业性、实用性以及长期投资的基本理念是否还能一如往昔呢?(作者刘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新基认购]汇安消费龙头混合发行:戴杰管理 过往年化回报21.38%
编者按:7月27日,汇安消费龙头混合(A:009564C:009565)正式发行,募集期2020-07-27至2020-08-07。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内地消费行业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0000单飞后业绩跑输基准 华安独管基金8个月的王斌要吸金180亿?
{image=1}记者杜萌“没有经历过一个牛熊周期的基金经理是不成熟的”,在基民心目中,经过牛熊周期淬炼的基金经理更值得信赖。但当新生代基金经理遇上基金牛市,基民和机构会买账吗?这个选择难题正在上演。2月22日,华安精致生活开始认购,募集上限为90亿元,拟任基金经理为王斌。3月11日,同样将由王斌管理的华安聚嘉精选即将发行,募集上限同样为90亿元。0000下周新基金再度降温:单周仅20余只产品上架 固收+基金“崛起”
新基“无大将”,指数“称大王”,下周新基金再度降温,单周仅20余只产品上架来源:资本深潜号3月21日当周,新基金年内成立规模突破了一万亿元大关,但这背后是基金发行“高峰期”已过的尴尬。受近期市场调整影响,新基金发行市场已连续两周“降温”。下周(3月22日至3月26日)不光仅有26只新基金入场,各家公募的身影也逐渐减少。0000发挥资产配置优势 天弘多利基金打造升级版“固收+”策略
当前,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仍在进行,打破刚兑、收益波动等变化令不少原有银行理财客户感到迷茫,投资者希望本金尽可能安全、波动较小等诉求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以债券打底获取基础收益从而平抑净值波动,以部分股票仓位争取更高回报的“固收+”策略产品备受欢迎。近期,天弘基金发挥资产配置优势,推出升级版“固收+”策略,于11月2日发售天弘多利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基金。0000总经理徐进离任 嘉合基金成立7年高管频换资管规模缩水
4月6日,嘉合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总经理徐进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2021年4月2日。董事长郝艳芬代任总经理。郝艳芬,硕士,曾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分行、上海慧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现任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