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565

楼市,惩罚真的来了!

21世纪商业评论2021-03-11 19:46:401

来源丨刘晓博说楼市

作者丨刘晓博

银行严查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楼市的行动,在多个城市同时展开了。

银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北京辖内的部分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发出“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的方式,对违规流向楼市的信贷资金实施回收,要求客户提前进行返还。

在上海,一份2月23日某银行开出的“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在网上流传,澎湃新闻的报道称之为“疑似上海的第一张罚单”。

{image=1}

银行的“告知函”表示:如果逾期,将会罚息;而且可能被起诉,房子被“财产保全”,直至被拍卖。如果拍卖,还需要贷款人承担拍卖产生的税费、佣金。

《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上海某股分行信贷客户经理了解情况,证实了“提前还款”的处理方法确实存在。该信贷客户经理透露,最近银行自查,查到异常情况。例如本人和直系亲属近期有新增房贷记录,或者有结清房贷情况,便会实行催收,要求在3月中旬前还款。

其实“个人贷款提前收回告知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罚单”——当贷款人违反合同约定,违规使用贷款的时候,合同约定银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

真正的“罚单”,是银保监局开出的,主要是针对违规放贷、或者对贷款用途监管不力的银行的,比如下面这一张:

{image=2}

未来一段时间,这种罚单会越来越多,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全国范围内严查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楼市,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楼市的大利空吗?

我的判断是:如果银行严格执行,通过现有的所有手段穿透式倒查,基本上可以查出95%的挪用经营贷、消费贷购房的个案。如果全部提前收回,一定会对楼市产生巨大杀伤力,很多房子估计要被拍卖,而且还要突破限售期。 这样执行的结果,是相当一批购房者损失惨重。

{image=3}

上图是央行公布的“2020 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的截屏,我们可以根据里面的数据,算一笔账。

2020年末,全国贷款余额为170多万亿元,其中110.53万亿元给了企业,63.19 万亿元给了居民家庭或个人(也就是住户贷款)。

在“住户贷款”里,消费性贷款(剔除房贷)是15.13万亿元,个人房贷余额是34.44万亿元(上述两项合计是49.57 万亿元);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13.62万亿元。

也就是说,住户贷款里表面上看“不是房贷”的贷款,占了全部住户贷款的45.5%,总金额是28.75万亿。

中国人贷款,最大的动机就是炒房、炒股,真正用于提前消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经营的比例,恐怕没有一半。即便真正消费、经营的贷款占三分之二,只有三分之一流入楼市和股市,这个金额也是9.5万亿元之巨。

所以,如果严格做到“消费贷+个人经营贷”一分钱都不被挪用,或将有10万亿甚至15万亿的资金,将被迫流出楼市和股市,影响力可想而知。

一个小企业主,如果能贷到几百万的经营贷,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那么,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就可以干别的事了,可以放心用来买房、炒股。这样做,并不涉及贷款挪用,但其实信用在扩张,可用的钱在增长。

所以,只要住户经营贷、消费贷持续增长,资产价格一定会上升,楼市一定不会冷。 而在2021年,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0%,增速比上年末高 7.5 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

看起来新增1万亿似乎不太多,但这是“种子资金”,有杠杆效应。 但如果银行真的让全部“经营贷买房”的客户都提前还贷,会酿出一场金融风暴。所以,操作上只能是通过“时间划线”的方式,“惩戒”少数明显违规者,改变市场预期,堵住漏洞。

{image=4}

只要“经营贷”不再有新的增量流入楼市,或者尽量少的流入楼市,足以让大城市房价保持平稳。

它对中小城市,或者其他偏冷的大城市,则构成了利好。 因为在市场冷的时候,使用经营贷买房的人会非常少。只有涨起来,有了赚钱效应的时候,大家才愿意加杠杆。 所以“查经营贷”,可以遏制过热地区楼市,利好偏冷地区楼市。

随着调控措施的不断出台,今年楼市的轮廓也基本呈现了: 一线城市的回暖期,接近尾声。深圳已经熄火,二手房成交将大幅下降,价格也将有所调整,新盘因为限价还会继续火热。上海补涨进入尾声,上冲动能在减弱。

最后启动的北京,已经被“提前调控”,产生了“闷杀效应”,未来只能结构性补涨,全面补涨几率下降。

至于持续冷了几年的天津、郑州、济南、青岛、石家庄、太原等地,反而会因为一线、强二线的严调控获益。

责任编辑:王翔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