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 探月探火创造多个首次
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
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展示了探测器飞过近火点并制动点火的画面。这些图像完整记录了火星逐渐进入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的轻微震动及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成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征程中的生动一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三五”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履铿锵有力。
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探月探火创造多个首次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嫦娥五号经历23天的太空之旅,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并且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月球探测到火星探测,“十三五”以来,我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探月工程不断创新突破,属于中国的月球印记越来越多。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累计行驶里程600多米,成为在月球工作最久的月球车。
火星探测开启星际新征程,行星探测形成整体概念。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航。这是一次全球目光聚焦的航天探索,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浩渺无垠的深空中,超1亿公里测控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天问一号的每一个动作都完美利落。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木星、土星等更遥远的行星,都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探究。
载人航天迈入新阶段,空间站建造大幕开启
“十三五”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接连执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长征五号B等重大任务,不断刷新中国载人航天新高度,“常驻”太空的梦想更近一步。
“神舟”完美牵手“天宫”,完成太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吻”。“飞船转30米保持、飞船最后靠拢,状态正常、对接机构捕获、对接环开始拉回、对接机构锁紧完成……”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随着一道道指令的下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次载人飞行任务期间,景海鹏、陈冬在轨驻留3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最长纪录。
天舟一号完成首次“太空加油”,填补航天领域技术空白。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试验。“太空加油”顺利实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空间站建造大幕开启,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5、4、3、2、1,点火!”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直奔苍穹。几天之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拉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勇攀高峰自立自强,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大火箭、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一系列重要自主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汗水和智慧,展示着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
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创新高。火箭研制工程全线坚持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多点开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升空,我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成功实施;长征八号首飞成功,与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构成布局合理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此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十三五”以来,中国航天人争分夺秒,加紧攻关,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中国北斗真正实现了星耀全球。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十三五”以来,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分家族”本领越来越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孕育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等新业态。最难忘的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化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科技抗疫辐射效应凸显。
星空浩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十四五”开局起步,中国航天将继续在新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薛永玮
吉利关联公司成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
【吉利关联公司成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企查查APP显示,8月19日,宁波吉控吉聚伍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宁波吉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501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李东辉、宁波吉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责任编辑:李墨轩0001员工零感染 李东生:TCL华星武汉工厂疫情期间没停产
李东生表示,因为疫情影响,他本计划春节到武汉TCL华星推迟到了5月,“这是今年以来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再次感谢抗疫行动中坚守在一线的同志们,你们是真正的英雄!为你们骄傲。”{video=1}责任编辑:陈永乐5月26日消息,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发布微博称,疫情期间TCL武汉工厂不停产,留厂员工零感染。0000安徽国资70亿元投资续命,销量上涨,蔚来能活到最后吗?
不过,先后传出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100亿元融资、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超50亿元的融资合作,早在2018年6月,淡马锡持股也从5.4%降至1.3%。直到2020年,李斌即表态:绝对不会采用收购、购买的方法取得生产资质,而尽量采用正向申请的方法获得“准生证”。所以我是觉得,蔚来能活到最后吗?0000快手诉多家去水印公司不正当竞争,一审合计获赔65万
据天眼查APP显示,10月27日,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鹏图助梦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鹿鸣科技有限公司等两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一审判决书公开,审理法院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0001比亚迪获路面水深检测专利授权 为后续车辆行驶提供数据支持
e公司讯,天眼查App显示,8月10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获“路面水深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7991669B,申请日期为2016年10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涉水时,通过辆上的雷达发送的测距信号,获取车辆倾斜信息和车辆入水深度信息,确定所述路面上的至少一个目标点处的水深。责任编辑:李墨轩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