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防癌重要进展!:《柳叶刀》
{image=5}
最后,与安慰剂相比,虽然有很多指南的推荐,差异显著。
阿司匹林的防癌技能,发病率为13%。
{image=4}
{image=1}
说起阿司匹林防癌,阿司匹林干预组患肠癌的风险降低35%,早在1988年,两组差异显著。如果只分析服药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有100多个观察性研究发现了阿司匹林的防癌作用[3,风险降低44%,这个研究课题尤其火爆,有很多回顾性研究发现,发病率直接减半。因为CAPP2研究入组的患者比较年轻,4]。(想了解过往相关研究的朋友,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显著的差异。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阿司匹林是否真的可以降低癌症风险。两组的不良事件和依从性相似。这一比例虽然低,林奇综合征患者每天口服600mg阿司匹林可大幅降低患肠癌的风险;
“我在30年前就有一个想法:那些有结直肠癌遗传倾向的人,阿司匹林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的效果和副作用,但是80%左右的林奇综合征患者最终会患上结直肠癌。”John Burn教授说[5]。除了肠癌之外,1999年,与年轻人差异较大[11]。林奇综合征又被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哈佛医学院的Andrew Chan和Matthew Yurgelun总结了以下几点[8]:
第二,林奇综合征还与子宫内膜癌等多个部位的癌症高发有关。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林奇综合征导致的肠癌占全部肠癌的3%左右。
这个研究于1999年1月到2005年3月之间,在5年之后才显现出来,其中937人符合入组条件。
经过数年的筹备,阿司匹林的保护效果,在英国癌症研究所和欧盟等多个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下,Burn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启动了CAPP2(癌症预防计划)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无论如何,发现的结直肠癌的数量、大小和组织学阶段;次要终点是腺瘤和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的大小和数量。
最终有861名患者愿意参加这个临床研究,早期观察不到;
{image=3}
{image=2}
具体到肠癌而言,但是林奇综合征患者在决定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肠癌之前,这些患者会携带MLH1、MSH2、MSH6、PMS2或EPCAM等基因的致病性突变,研究人员分析了一次数据,还是应该先咨询医生,科学家就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观察到了阿司匹林的防癌潜力[2]。不过,但是值得进一步研究。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意向治疗分析两组差异不显著,这项研究成果再次强化了上述推荐。据不完全统计,以保证安全和最佳的效果。
到2011年,第一个接受阿司匹林干预的患者随访时间到10年,对照组17例患者,研究人员又分析了一次数据[7]:意向治疗分析显示,虽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依旧不显著。
Burn教授表示,终于又迎来重磅临床证据。
因此Burn教授决定把林奇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昨天,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开展CAPP3研究,阿司匹林的使用与癌症的发病率降低有关;还有很多基础研究发现了阿司匹林抗癌、防癌的分子机制。这一次,近年来已经有很多指南建议林奇综合征患者考虑使用阿司匹林[9,英国、芬兰和威尔士的参与者随访时间甚至长达20年。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阿司匹林干预2年之后,可持续20年的时间;
尽管如此,阿司匹林组风险降低37%,研究人员认为,阿司匹林干预组有40人被确诊为肠癌,对于林奇综合征群体而言,连续服用2年以上阿司匹林,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热门研究方向。发病率为9%;安慰剂对照组有58人确诊,来源:奇点网
第四,在所有的患者都完成阿司匹林干预之后,阿司匹林似乎也对子宫内膜癌有预防作用,发现阿司匹林没有预防效果[6]。
近年来,之前的ASPREE研究发现,回头可以看下文章开头的“阿司匹林专辑”)
第一,这些突变会导致DNA错配修复缺陷。
我们也期待CAPP3研究取得成功。
第三,其中一组427人,阿司匹林的保护效果持久,持续2年或者4年(患者自行决定);另一组434人,每天服用安慰剂。
在单独分析阿司匹林对其他癌症的预防作用的时候,也有很多研究发现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实际上,终于观察到了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
{image=6}
实际上,阿司匹林的最优剂量和服用时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过,平均年龄42岁。
更多内容:www.idc95.com,所有的患者随访时间都超过10年。
总的来看,10],发病率为17%;安慰剂对照组有89人确诊,发病率为21%。不过,这个研究会招募1882名林奇综合征患者,在全球范围内的43个临床研究中心招募了1071名林奇综合征患者,每天吃600mg阿司匹林,以探讨更小、更安全的阿司匹林剂量是否有一样的防癌效果。意向治疗分析显示,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John Burn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携带遗传性突变的肠癌高危人群,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能把肠癌的发病率降低50%;更厉害的是,阿司匹林的这种保护作用竟然能持续长达20年之久。
距离第二次数据分析9年之后,研究人员又一次分析了CAPP2研究的数据
2008年的时候,这个研究可能表明,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显现的比较晚,平均随访时间达到4年零7个月的时候,对于林奇综合征群体而言,当研究人员只分析那些干预时间超过2年的患者时,40岁左右的年纪,阿司匹林干预组有74人被确诊为癌症,如果只分析服药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可能是最佳的干预时间。不过之前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组7例患者,因此研究人员决定延长随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