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冲刺AI第一股 三年多亏损近143亿
旷视科技冲刺AI第一股 三年多亏损近143亿
本报记者/曲忠芳/李正豪/北京报道
在冲刺港股IPO失利一年多后,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向A股科创板发起新的冲击。
3月12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旷视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CDR)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根据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旷视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亿份CDR,拟募集60亿元资金。
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自2017年至2020年9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为142.50亿元。对此,旷视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尚未盈利及存在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账面亏损,以及公司正处于发展期,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究创新及市场开拓。在2017年、2018年、2019年里,旷视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2亿元、6.06亿元、10.35亿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过7亿元,研发人员超过1400人,在员工总数中的占比超过52%。
事实上,旷视科技冲击科创板在业界看来并不意外。一方面,包括旷视科技所在的计算机视觉赛道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属于战略新兴行业,因研发投入成本巨大,前期依赖股权融资发展起来的AI独角兽迫切需要从二级市场打开募资通道;另一方面,前有旷视科技冲刺港股失利的经历,政策相对宽松、投资热情不减的科创板,已越来越成为AI企业IPO的首选。
持续亏损,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中对自身的定位是“一家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是3.04亿元、8.54亿元、12.60亿元,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分别是7.7亿元、28.0亿元、66.4亿元。2020年1~9月,总营收为7.2亿元,净亏损为28.5亿元。不难计算,旷视科技在2017年至2020年9月不到4年的时间里亏损总额超过130亿元。根据旷视科技方面披露,截止到2020年9月末,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旷视科技重点强调了自身的研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17~2019年三年里,旷视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超过2亿元、6亿元、10亿元,分别占当年总收入的66.5%、70.9%、82.2%。而2020年前三季度里,该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7亿元,在总收入的占比达到了104.16%。
从营收结构来看,旷视科技重点深耕的三大赛道,即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其中,消费物联网是2012年——旷视科技成立的第二年开始进入,包括云端SaaS和移动终端两类,贡献了近三成的收入;2015年起公司开始布局城市物联网业务,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占比超过64%;而供应链物联网始于2017年,重点切入的是供应链中的物流环节(其他两大环节是生产、零售),目前营收贡献占比约在7%。
除此之外,旷视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年度波动较大,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9个月,毛利率分别是50.96%、62.23%、42.55%及44.24%。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8月时,旷视科技曾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但约两个月后包括旷视科技在内的28家中国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随后IPO事宜被搁浅,旷视科技遂放弃了赴港IPO。
此番,旷视科技转而冲刺科创板。相比于一年前,从扩大现场检查范围和力度等政策风向来看,科创板的监管力度趋严。自今年1月以来,已有20多家申请企业的IPO申请处于终止状态。另外,同样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依图科技,据3月11日上交所的消息,已“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AI商业落地竞赛,前景待考
众所周知,旷视科技与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均是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在旷视科技提交IPO申请之前,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的IPO招股书也披露了各自的业务模式及财务状况。《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对比发现,三家AI独角兽招股书里介绍的业务模式不尽相同,但其所讲的“故事剧本”类似,比如核心技术团队出身好、高学历员工占比高、营收逐年大幅增长、研发投入大,短期内无法盈利。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对于AI独角兽来说,现在上市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前不久通过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新一代人工智能”被置于“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栏目的首个位置,与此同时,很多政策资源也在向AI领域倾斜。除了政策“红利”之外,像旷视科技成立10年了,按照股权投资的一般规律,已到了回报的时候,AI企业也迫切需要靠二级市场募资“补血”。自2020年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上市以来,AI领域的投资热情未减,整体环境较好。同时,证监会对科创板的监管力度也在强化,“AI企业必然要抢着赶紧上市募资”。
记者注意到,旷视科技在招股书中约有84次之多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而商业落地也成为摆在AI独角兽面前的最大考题。
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的数据,中国有高达42%的企业应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2019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达450亿元。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视觉在泛金融、消费电子、互联网娱乐、医疗影像等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入,预计到2021年中国计算机视觉的市场规模可达1120亿元,2017年至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45%。
如何衡量AI企业的商业落地是否成功?在谦询智库合伙人龚斌看来,说某个公司在某个领域或行业里实现了AI技术的落地,那么它的产品及服务一定是能够在生产环境交付的,且能规模化复用,并且对企业客户有实际的降本增效作用,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或科研层面。
针对AI技术的商业落地问题,旷视科技方面给出的解答是,目前公司已构建起软硬一体化产品体系,它并不是简单的“软件+硬件”叠加概念,两者之间不是分裂的,而是强调“软件+硬件”的协同设计和联合优化。更为重要的是,软硬一体化产品体系渗透了各主营业务板块。在成长空间巨大的AIoT(AI+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旷视科技深耕三大赛道,先后进入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自2017年至2019年,三大主营业务均实现了翻倍甚至数倍的增长幅度。尽管如此,旷视科技深耕三大主营业务,距离实现业绩扭亏、证明自身的盈利能力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王婷
腾讯“一门三杰”合体 企业微信“连接力”再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广州报道1月11日,企业微信4.0正式发布。这也是时隔两年,企业微信又迎来的一次大版本更迭。在发布会上,腾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宣布,截至目前,企业微信上的真实企业与组织数超1000万,月活跃用户数超1.8亿,连接微信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0000“今日油条”被今日头条告了 老板回应:我是头条的忠实用户
继碰瓷四大互联网巨头出现“阿京腾百”的商标之后,又来了家名叫“今日油条”的早餐店碰瓷今日头条...这家店铺近几个月来火爆网络,但由于该店铺装修、logo与今日头条极度相似,然后今日头条母公司将该店铺背后公司告上了法庭。{image=1}看着这熟悉的今日头条红白搭配的风格,不知道的还以为字节跳动跨界餐饮行业,从此可以一边吃着“今日油条”一边刷着“今日头条”,累了还可以刷刷隔壁的“抖音”。0001“婚礼”票房夺冠、“悬崖”口碑领跑,“史上最拥挤”五一档救不了腰部电影
文|娱乐独角兽何西窗宁愿去大档期里当炮灰,也不在冷清日子里当顶梁柱——这或许是今年五一档的写照。截至写稿时间,今年五一档(4月30日-5月2日)总票房(含预售票房)达到10.23亿元,上映的10部电影可以大致分成了三个梯队。{image=1}0001人民日报访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为跨国公司开辟更多发展空间”
“中国迈入注重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潜力优势持续升级,为跨国公司开辟更多发展空间。”日前,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贺恩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快速有效控制疫情,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赛诺菲也从中受益。他相信,随着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将继续成为提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0001中国酒协成立了一家研究院 白酒也要“智慧酿造”了
{image=1}刚刚过去的2020年,酒市场特别是白酒市场的狂飙突进,不止彻底改变了行业主体,也成为资本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指标。2020年白酒产业以13.71%的产能,完成69.86%的销售收入,实现88.47%的利润。2021年3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天津科技大学隆重召开。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