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侵犯用户隐私?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这是误解
原标题:数字人民币侵犯用户隐私?央行数研所所长穆长春:这是误解! 来源: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有人说,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来获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这其实是误解。”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如是表示。
穆长春说,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手机客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当然也不得向自己运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提供。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钱包对于人民银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误解从何而来?主要是有人担心,央行掌握用户交易信息,侵犯用户隐私;也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将导致数字人民币成为犯罪工具。在此次论坛中,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性,穆长春谈了他的思考。
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
可实现小额匿名
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是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第一层含义是匿名,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
“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穆长春表示。
在前期的试点体验中,数字人民币钱包可开立子钱包并推送到电商平台。穆长春介绍说,推送子钱包设计,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原先在电商平台购物,支付环节要用网关支付,或绑卡开通快捷支付,这就导致电商平台可能会知道个人信息。
“有些个人信息本来不应该让平台知道的,就如同你到街上小摊买一颗白菜,小摊的店主不应该知道你信用卡的CVV安全码。”他表示。
穆长春表示,而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时,会将用户的支付信息打包做加密处理,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商平台去,平台是不知道你个人信息的,这样就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总之,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小额匿名、大额可溯”
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的第二层含义,是可控。“我们在保护合理的匿名需求的同时,也要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两边都不能太偏,偏向哪一边,都有问题。”
实际上,数字人民币钱包设计体现了“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原则。穆长春介绍说,钱包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其中KYC(认识你的客户)强度最弱的钱包为匿名钱包,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当然这类钱包的余额和每日交易限额也最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如果你要进行大额支付,就需要升级钱包,钱包余额和支付限额会随着KYC强度的增强而提高。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考虑到满足公众合理隐私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要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穆长春表示。
用手机号开立数字钱包,人民银行并不掌握用户真实身份。那么,怎么样保持打击犯罪行为的能力呢?
穆长春表示,如果经过大数据分析,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某个用户在进行电信诈骗,虽然央行并不知道这个人的真实身份,但可以把证据线索提交给有权机关,由执法部门依法到电信运营商、银行那里调取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这样,就实现一个平衡,在满足日常大多数人的合理匿名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
“数字人民币如果匿名程度过高,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变成黄赌毒等非法交易的工具。”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也是希望让老百姓安心,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伴随数字货币的发展,纸币、电子支付等工具是否会消失?穆长春表示:“我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纸币、电子支付以及数字人民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
穆长春表示,纸币的需求,实际上是刚性。“只要在中国,哪怕有一个人有纸钞使用的需求,人民银行作为公共部门,对公共品的供应就不会停止。”
责任编辑: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