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募提拔优秀基金经理担任高管 旨在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这些基金经理“当官”了!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提拔优秀基金经理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风潮,多位基金经理从投研职位晋升至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更高级别的岗位。
业内人士认为,“投而优则仕”、“绩优则仕”是公司对基金经理投资成绩的一种肯定,也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更是能够满足个人诉求的职业发展路径。尽管岗位有别,部分高管岗位并不一定需要执行管理职能,“升职”的绩优基金经理仍然能够专注于投资。
多家公募提拔优秀基金经理担任高管
公募基金历史上,优秀基金经理出任副总经理乃至总经理的都不乏人在,进入2021年以来类似 “投而优则仕”的案例频繁出现。
一般而言,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无需在监管处备案,但享受高管待遇,因此也被认为是“高管”职务。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位基金经理晋升总经理助理。
3月18日发布的平安鑫瑞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本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包括: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张文平先生,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先生等。”
据了解,张文平和李化松均在近期升职为公司总经理助理。其中李化松第一次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出现在2月22日发布的一只权益新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此前其身份为权益投资中心投资董事总经理。另外,平安基金于2月19日发布的平安合瑞定开发起式债券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张文平首次以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投资总监的职位位列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行列,此前其身份为固定收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
大成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石国武也于近期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其最新身份为公司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而此前担任社保及养老投资管理部总监,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石国武是一位拥有近20年从业经验的老将,他长期奋战在投研一线,管理过社保、基本养老、公募、企业年金和专户等几乎所有的产品类别。
除总经理助理一职外,副总经理也是基金经理被提拔任职的重要职务。早在1月28日,鹏华基金连发两则高管变更公告,宣布王宗合、梁浩新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宗合、梁浩均为投研出身,且是鹏华基金内部“挑大梁”的明星基金经理,截至2020年末的管理规模均超过500亿元。1月11日,西部利得基金新任王宇为副总经理。公告显示,王宇于2016年加入公司,目前担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公募投资部总经理等职。同样在今年,会按基金新任命邹唯为副总经理。据了解,邹唯从业经验超过20年, 2017年12月加入汇安基金,担任首席投资官,目前在管四只基金。
而在去年6月,明星基金经理张坤正式公告升任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成为易方达年青一代投资明星中第一个升入高管层的基金经理。
旨在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在受访人士看来,“投而优则仕”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均能受益的激励机制,也是行业人才稀缺背景下的一大趋势。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刘亦千认为,在国内,各行各业都遵循“绩优则仕”的规律,资产管理行业亦然。绩优基金经理晋升总助、副总等高管职业,一方面能够满足他们自身得到更多尊重的需求,也是基金公司的一种人才激励方式。
一位第三方评价机构人士也表示,“这个现象本身也是对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的一种正向激励的方式。基金公司也是希望长期绩优的基金经理到管理岗位,将优秀的投资理念复制给更多年轻的投资人员,进一步优化投资团队、投资框架。如果绩优老将能够合理分配好投资和管理的时间,带出更多的绩优新锐,对投资者也是好事情。”
谈及身份的转变是否会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产生影响,刘亦千认为“这种影响十分有限,在一些机制灵活的公司部分高管并不涉及太多实际管理工作,仍可专心进行投研工作。“上述第三方评价机构人士表示,常规而言更高的级别意味着更好的待遇,部分高管岗位并不一定需要执行管理职能,更多的是对希望专注于投资的长期绩优基金经理一种单纯的奖励和荣誉。”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则称,“优秀的演员有做导演的,优秀的球员有当教练的,但是导演与教练应该讲更多的不是从演员和运动员里面产生的。同理,优秀的基金经理也有可能去做高管,但应该不是一个趋势。管理和投资还是有很大区别,很多公司提拔优秀的基金经理去做高管,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让基金经理享受达到高管才能有的一些待遇,以此来留住人才。”
投资条线涌现出众多管理人才
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突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提拔优秀基金经理为高管,也可为行业储备管理人才。
统计显示,进入2021年以来,发生高管变更的基金公司共36家,涉及63人。行业大发展时期,稀缺的高级管理人才日益成为公司间争夺的筹码。对于国内公募行业高管变动较为频繁的现象,刘亦千认为,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人员加速流动是行业快速发展期的正常现象,因为此时人才缺口较大,需要频繁流动来填补。另外,相较于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业务模式简单得多,考核方式也相对“简单粗暴”,未能完成考核目标的高管被动离职的情况也不少见。
事实上,在业内因投资业绩彪炳而升任副总经理乃至总经理的基金经理并不鲜见,而且不少成长为管理能力突出的重量级人物。
富国基金的朱少醒、睿远的傅鹏博、兴全的董承非、南方基金的史博、广发基金的张芊、华泰柏瑞的田汉卿等,均为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的明星基金经理,他们既有管理职能,也是具有号召力的投资能手,在权益、固收及量化投资领域颇具实力。
回溯更早时期,作为本世纪初世代的明星基金经理,富国基金的陈戈与汇添富基金的张晖都担任过分管公司投资业务的副总经理,如今又都是一线大公司的总经理。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中欧基金总经理窦玉明也是投资条线涌现出的管理人才。
责任编辑:彭佳兵
沪指止步四连阳,头部量化基金又有新动作!
来源Wind资讯周四(11月25日),A股全天震荡盘整,三大股指小幅收跌,沪指止步四连阳,两市成交连续第25个交易日破万亿。资金高低切换,前期热门题材退潮,元宇宙概念重挫,官媒连续发声压制元宇宙炒作;特高压板块在利好刺激下爆发,医药股亦大幅走强。0000历史罕见:两天370亿疯狂加仓A股ETF 竟有单只吸金百亿
【大咖在线互动直播:牛市来了吗?风格切换了吗?】风格切换了吗?|张玉龙:曲折复苏风格切换,金融周期优势重现风格切换了吗?|樊继拓:资金驱动,消费泡沫化信弘天禾铁文龙:FOF打破资产荒,大类资产不可忽视的新标配风格切换了吗?|张夏:重估与分化:权益大时代的投资主线易方达基金成曦:创业板投资趋势分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邵宇:创业板改革对要素市场改革有何意义?0000必赚神话终结!打新基金也撑不住了? 私募“迅速撤退”平仓打新基金
作者丨庞华玮自10月下旬以来,新股频频破发,机构打新热情随之下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短期打新收益明显下降,甚至转负的情况下,打新资金正在迅速撤出这个市场。近期有机构的打新基金已清算平仓,资金退回投资人。而仍在打新的基金则变得谨慎,减少了新股申购,开始放弃部分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不看好的新股。打新收益大跌以前“打新”一直是“躺着赚钱”,但最近一个月明显变了。0000富国基金:当前时点降准表明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1万亿资金。点评:1、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据统计,整个下半年共有4万亿MLF到期。本次全面降准,大概能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可以减少下半年MLF的续作压力。0000“顶流”更迭!九大公募高手掌管近万亿,五人“出局”,新“加盟”三位
来源:资事堂公募基金排名靠前者来来去去、更迭迅速,但掌管规模前列的座次就没那么容易被撼动了。如果把掌管500亿元公募基金资产(主动权益)作为一个门槛线,新年伊始共有9位基金经理达标,成为当之无愧的业内“新顶流”。其中,易方达的张坤依然以超过1057亿元的受托总规模位列全行业第一。景顺长城刘彦春以超1029以元的基金管理规模排名第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