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会适当分散化 有利于效率提高
{image=1}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将于3月20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先生出席“全球供应链:平衡安全与效率”并发言。
樊纲指出,疫情期间不仅发生了断供,更出现了“一箱难求”的情况。东西运都运不过去,但是需求那么高涨,这说明确实过去的产业链过于集中在一些地方。
樊纲预测,未来可能出现一个趋势,疫情过后,产业链会适当的分散化,不一定集中在一个地方,以防在某些地方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使得产业链不断裂。适当的分散化,我相信可能是对过去的情况有所改变,有利于效率提高。
这次疫情会对原来的全球化的产业链作出一些调整,但樊纲不认为不认为它使得全球化会停止。“我相信不管世界上是不是有人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全球化基本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它会发生调整,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是合理的,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非常高兴参加我们的高峰会,同时这个话题也希望确实非常重要。中国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在过去四十年当中中国的产业,中国的产业链有了巨大的发展。
这次疫情确实揭示了一些问题,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个国家出现疫情的时候,可能产业链断掉,对其他的国家产生影响。因此,产业界自然对供应链的布局、供应链的安全等等这些问题有了非常大的关切,也在思考如何进行调整。但是今天我接受这个邀请参加这个会,我们这个题目英文安全这个词现在可不仅仅是产业安全,另一个含义是国家安全。所以今天有两重的问题,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有两重的安全问题。一重是产业链本身的安全问题,一重是产业的发展,产业链如何和国家安全相平衡。
就供应链安全而言,我相信这还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我还是把这个先多说一点。产业链安全这个话题来说,我想疫情过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调整。疫情当中不仅仅是发生了断供,刚才胡总所说的一箱难求,东西运都运不过去,但是需求那么高涨,这说明确实过去的产业链过于集中在一些地方。
因此,可能出现一个趋势,疫情过后,产业链会适当的分散化,不一定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是大家现在普遍的一个诉求。有些国家提出了去中国化的概念,其实它的含义不是说不都在中国采购了,但是我其他也要有些采购源,其他的国家也要有备胎,也要适当补充主要采购源的供应,以防在某些地方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使得产业链不断裂。因此适当的分散化,我相信可能是对过去的情况有所改变,有利于效率提高。
当我们需求都到这儿来,港口都堵在那里,另一方面的港口是空的,这时候你就发现可能适当分散一点,效率可能会有改进。从产业企业的角度,我们应该看到它这里面有合理性。
第二,分散化可能带来了一定的区域化。过去是真正的全球配置,哪里好就在哪里采购,但是以后为了防止断供的情况,需要把某些供应源放在主要市场的附近,运输,其他的一些条件都放在相近的地方,对产业链的安全、产业链的稳定是有好处的。将来会发生一些区域性的调整。
说完这些,这次疫情会对原来的全球化的产业链作出一些调整,但是我不认为它使得全球化会停止。全球化不会停止,刚才听胡总讲招商局这样的企业正在继续全球化,同时你看世界上各个跨国公司,包括我们在座的一些跨国公司,他们的CEO,他们的董事长也在天天在想如何全球配置,如何到有效率的地方生产,我相信不管世界上是不是有人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全球化基本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它会发生调整,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是合理的,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第二个大方面的问题,如何产业链的效率、产业链的安全和国家安全相平衡,国家安全对产业链的调整可能不仅仅是调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原来不是一些国家安全的事情,会被提上国家安全的层面来讨论。有些国家就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一些企业采取一些遏制的措施,这个时候就使我们企业界搞不清楚。
刚才说产业链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我们企业的角度在产业链的发展当中,我们是知道它的各种技术细节,知道它的各种环节。但是一旦上升到这个程度,不是我们企业界所能够掌控的事情。国与国之间还有矛盾冲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呼吁政府政治家们在这个问题上,如何更加透明,更加理性,更加合理,我相信各国都有安全问题,各国都需要有一个安全的规则。
但是如何使这些规则能够透明,如何使企业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有章可循,而且可以做到符合规章,同时不影响生产,不影响效率,在这个角度来讲,是应该有些国家的监管,我相信各国都有安全的监管问题,企业也要遵守这些监管,配合国家来提供各种信息。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何中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