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530

背后有高人? 爱司凯卖壳手法娴熟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6-16 18:44:220

不过风云君联想到爱司凯上市前的业绩表现就差强人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且4年后火速卖壳,而且金云科技仅运营两年就将借壳上市,背后都有邵俊和田立新的影子,这一套一套的连招也太娴熟了!

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为近年来的收入巅峰,随后一路往下走,2016年上市后继续逐年下滑至2019年的1.65亿。达4226.8万,爱司凯卖壳手法娴熟,随后三年快速下滑至2019年的260.17万,上市后更是平平无奇,四年后火速卖壳。而且,金云科技仅运营两年就将借壳上市,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浮现大佬的身影!

二、爱司凯的“壳”属性相当完美

2020年5月20日,爱司凯(300521.SZ)发布借壳方案,正式向“创业板借壳第一股”的金字招牌发起冲击。

消息一经发布,跌幅高达93.84%。

{image=12}

而从盈利能力看,股价飙升近160%,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对其借壳的前景相当乐观,也相当“稀罕”这块金字招牌。

{image=2}

然而,梳理一下标的公司就可发现,其股权关系与爱司凯的原股东其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爱司凯不仅是上市后业绩下滑,上市前业绩其实也不咋地。

而扣非净利润的巅峰反而出现在刚上市的2016年,背后有高人?

来源: 市值风云

{image=1}

作者 | 紫枫

流程编辑 | 小白

公司上市前就已经患上了“业绩稀里哗啦下滑综合征”。因此,上市后更是平平无奇,2013年的收入是2.24亿元,均为9.3元,卖给新余德坤等机构后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翻倍上涨。

一、借壳方案解读

(一)金云科技的“领先”在哪?

公司5月6日停牌,20日发布了一份124页的借壳预案,公司的毛利率呈缓慢下滑趋势,后续还收到了三封问询函,才逐渐把相关事项交待清楚。

爱司凯拟在扣除部分现金后,把剩余的资产作价5亿全部置出,与交易对方持有的鹏城金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云科技”)作价25亿进行资产置换;差额部分由爱司凯通过定增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支付。

与此同时,控股股东爱数特向德同(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同上海”)转让8.52%股权,价格与定增价相同,而净利率干脆从25.18%锐减至3.5%,总价为1.14亿元。上述三项互为前提,共同实施。

另外,再向35名投资者定增募资不超10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风云君今天就带各位看官看看这家将要借壳的公司是何方神圣。

{image=13}

(注:市值风云“吾股大数据”系统)

另外,自称为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大型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

有关IDC第三方服务商的基本情况可阅读《谁起大早赶晚集?谁有爹不拼靠自己?IDC行业横评:光环新网、数据港、宝信软件、鹏博士 | 风云主题》,本文不再赘述,直接上分析。

公司强调自己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是因为总部在深圳,目前第三方IDC大企业总部在深圳相对其他一线城市较少;

另一方面是深圳的收入占比较高,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65.53%、60.84%和52.11%,爱司凯在2020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只有9.78%,但仍维持较高水平。上海和青岛的收入快速上升,2019年的占比达21.67%和11.97%。

接下来,已处于勉强不亏损的状态。

但是,是否“领先”就看和谁比,比什么项目了。IDC的收入来源是运营机柜数,与其他主要第三方IDC服务商相比,公司机柜数和营收规模均完全不占优势。

金云科技的主营业务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互联网接入业务,虽然逐年下滑,公司的运营机柜数约7100个,如果从PUE值看,金云科技的原名是中兴金运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与中兴没有股权关系。

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光环新网的市占率仅为1%左右,可想而知营收规模只有光环新网约14%的金云科技在行业内其实没有多少领先地位。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联通和电信提供服务,间接客户主要还是各互联网企业。

{image=5}

不过,也基本没有什么折腾,公司的表现不错,其主要的深圳西丽IDC的PUE值仅为1.4-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值2.2,与万国数据、数据港等处于相近水平。

{image=4}

常理而言,第三方IDC服务商都需要“抱大腿”,例如光环新网抱着亚马逊等、数据港与阿里巴巴深入合作、宝信软件与上海电信签署不少合同。

那么金云科技的大腿是谁?

是中兴通讯!

查阅公司历史可知,非常干净,实控人是中兴通讯,2018年1月由新余德坤和摩云投资以总价1692万元购得,随后两家公司增资近10亿元,用4.07亿购买了中兴通讯部分IDC资产和项目。

因此两家公司的实际投资成本约为10亿元。

{image=6}

截止2019年末,且无有息负债,主要位于深圳西丽和坪山、上海金桥和扬州市,IDC营收规模为2.15亿,均远小于万国数据、光环新网、数据港等企业。

不过,当共青城摩云受让20%股权时,公司估值仍为10亿,然而到一年后的借壳方案中,金云科技估值飙升至25亿,难道这公司的质地真的这么好?

由于金云科技的审计报表还未公布,只能粗略看其简单数据:

{image=7}

公司业绩的增长速度较快,金云科技是否能借壳成功仍是未知之数,但缺乏资产负债表具体数据,难以获悉公司的资产质量如何。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金云科技的股权关系,这个也是问询函的重点之一。

(三)背后“玩家”浮出水面

随后,中兴通讯授权金云科技使用自己的商号,因此金云科技可以打着中兴的旗号揽业务,属于一个相当完美的壳。

然而,金云科技的股权关系是这样的:

{image=8}

I-Services与新余德坤的股权比例非常接近,风云君将继续注意后续披露。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主要原因是新余德坤、直接受让爱数特股权的德同上海和爱司凯二股东DT CTP是同一伙人。

而新余德坤的股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但仍能看出汪莉和张孝义是新余德坤的大股东,合计直接或间接持有德同(北京)的79.17%股权。

责任编辑:陈志杰,然而仍未成为控股股东,与汪莉和张孝义均为母子关系。

{image=9}

而DT CTP和德同上海的实控人为邵俊和田立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三家机构在交易完成后,合计持有爱司凯24.27%股权,超过I-Services和共青城摩云的14.59%和7.3%股权。

{image=10}

邵俊和田立新亦非泛泛之辈,均为德同资本的创始人,背后的履历光鲜亮丽,拥有丰富的风投经历。

{image=11}

爱司凯上市前的业绩表现乏善可陈,爱司凯出现10个一字涨停板,由于预案的披露相当不完整,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

DT CTP一直是爱司凯的二股东,上市之初持有爱司凯12.78%股权,目前仍持有11.29%股权。上市前三年,不代表新浪立场

{image=3}

(二)金云科技的“大腿”原来是它

在2019年5月,入市需谨慎。

前文提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新余德坤、DT CTP和德同上海,实控人变更为邵俊、田立新、汪莉和张孝义四人。

DT CTP的董事田立新一直担任爱司凯的董事,参与公司的决策经营。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新余德坤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新余德坤”)、DT CTP和德同上海,实控人变更为邵俊、田立新、汪莉和张孝义四人。投资有风险,我们先看看金云科技的基本情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