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磁浮进入交通部重点战略规划项目 属顶层设计研究
原标题:京沪高速磁浮进入交通部重点战略规划项目 属顶层设计研究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京沪磁悬浮高速铁路工程研究(以下简称“京沪高速磁浮”),日前进入交通运输部2021年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项目计划,这也是长距离高速磁悬浮工程研究首次进入交通部战略规划项目。2021年3月23日交通部发布通知,显示上述内容。
这次进入战略规划政策的一共有92个项目,京沪高速磁浮是项目序号中的最后一个。项目由交通部强国办主管实施,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承建单位对京沪高速磁浮进行战略规划研究,时限为1年,项目经费20万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92个研究项目中,有两个属于轨道交通项目,另一个是“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研究”,项目承担单位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交通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京沪高速磁浮进入到重点战略规划项目后,主要是对高速磁浮发展的理论体系、在京沪间实施项目的技术方法和政策机制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将明确京沪高速磁浮工作的重点及任务,提出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同时针对项目作出考核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这是一项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策略体系的战略研究,将为京沪两地高速磁悬浮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对于京沪高速磁浮项目是否建设、何时建设等具体问题,研究不会涉及。”他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24日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除对传统高速铁路中长期规划发展提出要求外,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非轮轨技术轨道交通应用做出规划。提出,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不过《纲要》没有就高速磁悬浮通道具体建设时间、地点给出明确要求。
更早前,2020年12月,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铁路局正组织开展推动时速400公里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等重大科技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在应用层面,目前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不断推出多种制式的高速磁悬浮车辆,高速磁悬浮技术百家争鸣。
2016年6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601766.SH)“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部等部委立项申报,包括“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空气动力学关键技术研究”和“时速600公里条件下高速磁浮列车控制模型及主动安全防护理论”。中国中车人士当时对记者称,该项目就是要为研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铁路提供理论基础。
上述项目由青岛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落实,采用常导电磁悬浮技术。2019年5月,中国第一款时速600公里磁浮样车下线。2020年6月,该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全长1.5公里的试验线试跑成功,试车时速未超过50公里,属于低速运行。中国中车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该车将于2022年进行高速考核。
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宣布开展了“高速飞行列车”的研究论证,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致力于实现超音速的“近地飞行”。中国航天科工相关负责人透露,高速飞行列车项目的落地将按照最大运行速度1000公里/小时、2000公里/小时、4000公里/小时三步走战略逐步实现。
西南交通大学则从1997年开始高温超导磁浮车的研究,2000年12月,研制出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提出了600km/h及以上载人超高速高温超导磁悬浮交通系统方案;2021年1月13日,西南交通大学主导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启用,样车设计时速620公里。
一位磁悬浮领域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高速磁悬浮技术现在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各家技术方案都有自己的特点,谁都说服不了谁,所以只能各自研究。未来随着产业化的推进,行业会更加规范,部分没有生命力的技术必然会被淘汰。
目前,已有多地在远期规划中提出建设高速磁悬浮线路。2020年4月,浙江省发布的《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沿海高铁、沪杭磁浮等十大千亿工程。《征求意见稿》显示,沪杭磁浮预计总投资约860亿元,设计速度600公里/小时。《征求意见稿》同时强调,沪杭磁浮是至2050年的远期展望,属于研究谋划类项目,没有给出具体实施时间。
2019年11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研究》”)招标公告。《规划研究》透露,速度达600公里/小时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应用到广深第二高铁。深圳市政府方面称,广深高速磁悬浮目前仅处于“前期研究”阶段,还未立项。
责任编辑:张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