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026

刘尚希: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在于增加低收入人群当前收入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3-26 11:25:070

来源:刘尚希微博

据预测,我国2022年前后的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14%,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到2025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约15%。因此,我国在“十四五”期间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就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相比公共养老金以及逐步普及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以税延养老险为例,全国参保人数仅4.76万人,与最初的市场预期相差甚远。

从政策的视角来看,实现养老负担在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之间更加合理地划分,需要对养老制度以及相关税费制度改革进行系统性谋划。比如,我国实施的“税收递延”政策虽然对缴纳个税的人群具有激励效应,但由于其覆盖面较窄,可能出现对中高收入群体激励有余,对低收入群体激励不足的“嫌贫爱富”现象,反而抑制了广大低收入群体参与税延养老险的积极性。事实上,参照现有收入分配结构及个税政策,国内大多数人并不需要缴纳个税。国外曾有学者提出“负所得税”方案,建议对低收入者发放个税补贴,形成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和低收入者补助制度的有益补充。我国能否针对低收入者实行类似“负所得税”的补贴政策,并激励这一群体积极参与商业养老保险?这一思路可以进一步探讨。

当前来看,我国民生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就是如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于低收入者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如果收入很低,当下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们很难有心思或能力去考虑未来的养老问题,更没有动力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参与养老金融。因此,如何尽快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应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尹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