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596

保时捷中国总裁严博禹:绝不会走量产车的道路 销量并非最关注的

新浪财经综合2021-03-26 15:33:272

原标题: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严博禹:绝不会走量产车的道路 销量并不是最关注的目标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实习记者 盛兰 记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3月19日,大众集团旗下的豪华车品牌保时捷,在其年度财报发布会上,宣布中国已成为打造保时捷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市场,与此同时,保时捷将全速推进数字化和电气化转型。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保时捷方面获悉,公司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在发布会上表示,保时捷已经为未来10年的碳中和目标,划拨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金。

虽然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且其德国工厂曾在春季停产六周,但保时捷去年的业务表现,与 2019年的强劲数据相比,差距甚微,并创造了新的营收纪录。

对于公司未来的销量目标,奥博穆强调,保时捷最在意的是“独特性,我们希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维持0.3%的占比水平”。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严博禹,也在发布会上表示,保时捷绝不会走量产车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和其他品牌最大的区别之一,销量并不是我们最关注的目标。”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成员、负责财务与信息技术的麦思格在发布会上表示,在2021年,公司将力争15%的战略销售回报率目标。“2020年的销售回报率达到14.6%,基本实现了战略目标。”

而面对转型所需要的资金压力,麦思格则表示,保时捷对于IPO一事持开放态度,但他也强调了,保时捷是否IPO的决定,必须由大众汽车方面作出。

中国成为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主战场之一

虽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保时捷在全球的交付量有所下滑,但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依旧强劲。

财报显示,在2020 年,保时捷全球交付量为27.2万余辆,其中,SUV车型Cayenne的市场需求旺盛,全年共交付了超过9.28万辆,同比增长1%。

尽管保时捷2020年在全球的交付量,较2019年下降了3%,但是凭借Cayenne等高价值车型产品,保时捷在2020年创造了新的营收纪录。其营业收入增长到287 亿欧元,较2019年增加了1 亿余欧元。

与此同时,在2020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同比增长了3%,共计约8.9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3%。中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截至2020年结束,保时捷在中国的销售网店已经达到134家。

保时捷方表示,自2020 年 9 月以来,保时捷中国的销量一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在今年的前两个月,保时捷共向中国客户交付了约 1.39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54%。

除新车交付量创新高之外,保时捷中国多项业务也取得长足发展。2020 年,保时捷的金融服务渗透率达到 47.1%,同比增加了7 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合同量超过4万件,同比增长 22%。保时捷认可易手车交易量达 4,868 辆,同比增长 41%。

2021 年是保时捷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二十周年。保时捷方表示:“对保时捷全球而言,中国市场在过去 20 年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从最大单一销售市场向创新引擎转变,中国也成为保时捷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主战场之一。”

过去 20 年间,在中国经济和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时捷中国累计吸引超过 60 万名中国客户,在产品供给、营销网络、客户服务、品牌体验、业务拓展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回顾保时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据悉,2001年,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保时捷中心落户北京长安街,那一年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年销量累计为170辆。2008年,保时捷在华拥有24家保时捷中心,年销量达8,371辆。同年,保时捷中国正式成立,标志着保时捷从单纯的汽车进口商全面升级为保时捷股份公司的子公司,中国地位开始凸显。2015年,保时捷中心的数量从七年前的24家扩大至90家,中国市场以58,009辆的年销量首度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严博禹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消费者给予了保时捷非常好的意见,而数字化已经成为保时捷本土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当前,保时捷会紧密地观察中国每一年在数字化市场上的变化,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去看他们的需求、概念和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社会,融入中国社会。”

保时捷方表示,在2021年初,保时捷(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悉,该公司是由2019年成立的保时捷中国数字化业务部发展而来的,在2020年,这一团队推出了多项本土数字化成果,例如保时捷中国服务号、保时捷应用程序、保时捷认可易手车微信小程序,保时捷生活方式天猫店、保时捷官方在线商城等,以及优化经销商业务流程的保时捷睿达零售系统。

对于IPO一事持开放态度

电动化,已经成为保时捷和大众集团的转型方向。去年,保时捷在欧洲交付的新车中有三分之一是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该类车型销量占全球销量的17%,其中纯电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7%。

据悉,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在2020年的交付量超过2万辆,目前该款车型已经完成了产能爬坡。保时捷方表示,预计到2025年,纯电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占到整体销量的50%,到2030年,这一比例则将达到80%以上。

奥博穆表示,保时捷2030年的战略,将围绕客户、产品、可持续性、数字化、组织和转型六个方面展开,其中数字化与可持续性将会带来显著的变化。

预计到2025年,保时捷将投资150亿欧元用于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包括可持续、移动出行和数字化转型等。

麦思格表示,在任何阶段,保时捷都没有忽视其长期战略方向。“在未来发展方面我们从不吝啬。我们将继续全速推进字化和电气化的转型。一旦缩减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将很快导致品牌竞争力的丧失。我们的成本控制和流动性管理提供了一个可靠基准,帮助我们保护自身业务。一旦危机过去,保时捷就可以重新全速前进。”

而在向电动汽车和智能软件等方面转型的过程中,财务压力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大众内部正在考虑推进保时捷IPO。对此,麦思格表示,保时捷对于IPO一事持开放态度:“我们在走向数字化和电气化时代,这是非常重资产的投资领域,在保证投资的资金来源的问题上,必须保持灵活性,考虑一下IPO,不失为一个选择。”但他也强调了:“保时捷IPO的决定,必须由大众汽车方面作出,我们已经多次讨论过IPO一事的好处了。”

与此同时,保时捷还再次修订了“2025盈利计划”。“我们的新目标是,到2025年,保时捷将通过该计划累计贡献100亿欧元的盈利,之后每年提升30亿欧元盈利。”麦思格表示:“盈利计划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一个成本节约计划,更是一个创新计划。它不是为了简单地削减成本,而是要智能地优化我们所有的工作流程,开发新的业务理念。”

当下,全球正处于从高碳向低碳及净零碳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保时捷宣布,到2030年,公司将实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其中,包括祖文豪森工厂、魏斯阿赫研发中心、莱比锡工厂在内的保时捷大型生产基地,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与沼气,实现碳中和生产。同时,在未来十年里,电池本身将有超过90%可被回收。

奥博穆表示:“我们还为未来10年的碳中和目标划拨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金。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里程碑:今年3月初全球首发的Taycan Cross Turismo,是第一款在整个车辆使用过程中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车型。”

责任编辑:钟娴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