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回撤 基金滞销 谁来“接棒”2021年的投资机会
来源:新金融记者 张兆瑞
基金从“涨”上热搜,到如今的“跌”上热搜,整个时间跨度也不过3个月。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当前基金出现了大规模“赎回”,但曾经的“爆款”股票型基金认购遇冷,以及债券型基金和固收加产品受到追捧,也说明市场投资偏好正在发生某种改变。
道歉
3月25日收盘后,嘉实基金经理归凯在某社交平台连发多条动态,核心思想是两点:第一,对近期(从春节后)基金净值回撤较大表示歉意;第二,对未来投资依然有信心,希望投资者保持耐心。
细心的基金投资者可能已经发现,“道歉年年有,今年尤其多。”以春节后首个道歉的汇安基金为例,截至3月26日收盘,其本月已经下跌9.94%,自成立以来,产品净值累计下跌22.66%。
“你很难说这位基金经理做得不好。”一位资深机构投资者告诉新金融记者,如果细看汇安基金的产品配置,其选择的赛道是新能源、光伏产业,这都是2020年绝对的牛股“集中营”,“的确是时点上运气一般,建仓买在了山顶上,因此回撤比较大。”
但从公募基金投资者角度看,这样的说法很难具有说服力。“赔钱了道歉,赚少了都要和投资者说对不起。”某基金销售平台负责人也表示,他们长期重点推荐的一只公募基金,在2020年取得了70%的收益,但进入2021年后净值出现小幅回撤(不到10%),就有投资者在评论区“吐槽”,“最后只能暂时禁言了。”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道歉”的事儿,在以往的确不多见,这也说明公募基金行业竞争的激烈。过去的2020年,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募基金“大年”,但赚钱的多是大型基金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甚至还有亏损。比如,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和招商基金在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6.3亿、55.39亿和32.35亿,而南华基金、中海基金等都出现了亏损。
在这种大背景下,基金公司自然不敢得罪基民。
预期
其实早在2020年底,就有不少研究提出:“要降低对公募基金2021年的盈利预期。”
比如,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去年11月底发文,“年初至今,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达到36.8%,这也是公募基金2010年以来的最高回报率了;2019年,偏股型基金的中位数也达到了35%,连续两年的超高增长,究竟是大盘的贡献还是基金经理们投资水平提升的贡献?”
结论也是清楚的,机构的口径是,“市场在经历了两年偏离度上升之后,确实存在均值回归的理由和动力。”换做普通投资者理解,就是“事不过三”,(即市场很难连续三年出现大涨)。
目前来看,自2021年春节后,A股市场的确出现了一波回调,进而导致公募基金出现了“滞销”。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3月份以来,已经有诺德优势产业、嘉实中证大农业ETF等近30只基金产品发布了延长募集期限的公告。“这和销售预期有一定的差异。”一位基金代销机构负责人表示,某新发基金因为是由明星基金经理操盘,“本来预期是首日售罄,因此也没重点推,但募集不理想,认购延长了一周,最后才勉强完成了任务。”
对于2021年的基金发售规模预期,很多机构都表示“谨慎乐观”。
一方面,因为2020年的高基数,因此机构对今年基金规模整体增长依然保持较强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如果基金收益率出现均值回归,即赚钱效应减退下是否会引发基金“赎回潮”,市场对此也有一定的担心。比如国泰君安就预测,当上证指数低于某个点数后,基金赎回规模会快速增长。
趋势
目前看,市场参与者对2021年市场走势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预期,客观上提升了机构资产配置的难度。
“当前市场有些现象的确值得思考。”上海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新金融记者,近期股票型基金延长了募集时间,但债券型新基金的募集却常常提前结束,“这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债券型基金以及固收加产品毕竟收益稳定些。”但关键在于,从2020年的市场趋势看,债券市场违约规模增长,国有企业违约占比提升,展期兑付、场外付息等情况出现,说明债券市场未必是理性投资者的最好选择。
但市场更为纠结的,还是如何把握国内居民资产配置大转移的机会。客观来说,国人投资渠道少依然存在,房地产、股市和银行理财依然是国人理财重要的三个方面。当前,政策层面坚持“房住不炒”,同时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都说明房地产政策没有放松,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开始减弱。
因此,股市和银行理财就成为国内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目标,而且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目前来看,在居民资产配置调整过程中,银行依然是最重要的渠道。
“现在,我们一方面还是推荐客户配置公募基金,也推荐相应的固收加产品。”一位银行销售经理告诉新金融记者,“银行要求理财经理对客户进行跟踪,提示客户及时调整资产配置,但从银行角度看,这些对客户仅是建议,真正决定权还在客户手中。”
“这就是投资中所谓的‘择时’。”上海一位资深投资者告诉新金融记者,很多机构都认为基金投资“不择时”,也就是长期持有,但很少有投资者能做到这一点。对机构来说,他们的困难不仅仅在于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还在于在何时推荐哪一种投资产品。
其实,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并不复杂,但为什么普通投资者做不到。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责任编辑:林宸
已购1.2亿!华夏基金将继续出资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1月27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2月以来投资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共计1.2亿元,本公司将自公告日起30个交易日内继续出资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责任编辑:石秀珍SF1830000视频|杨德龙:年底前抄底资金开始入场布局
杨德龙:年底前抄底资金开始入场布局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陶然0000百亿量化私募玄元投资叫停集合定增产品 好赛道估值"难以下口"
财联社(北京,记者陈俊岭)讯,尽管春节后资本市场经历了大幅下跌,但好赛道和好公司的估值依然“难以下口”,这家专注于定增市场的百亿量化私募决定主动“收缩战线”。3月25日晚间,新晋两百亿量化私募——广州玄元投资在《从致广大到尽精微-致定增投资者的一封信》中称,为了更好地提升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和产品体验,决定提前结束所有集合类的定增组合产品,同时会大力拓展专户类的定增单票产品。0000谁是爆款基金背后的神秘推手?股民资金正在加速流入基金市场
6月份以来,“日光基”频频出现,动辄几百上千亿元的认购规模,就连老基金“二次首发”规模亦能达到50亿元……爆款基金背后的神秘推手引发了诸多想象。据记者多渠道了解,除了银行、第三方销售平台,券商也正逐渐成为基金销售的重要力量。0000百亿女基金经理管理实力榜出炉!撑起公募市场半边天 你pick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在刀光剑影的公募基金江湖中,有一群实力与风采并存的女性,她们一直备受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瞩目。在这个比拼智力、意志力乃至体力的行业里,这些女基金经理的表现可以说丝毫不逊于男性同行,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因为女性的特质而更胜一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