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造车” 雷军有太多纠结与惟一关心
{video=1}
原标题:关于“小米造车”,雷军有太多纠结与惟一关心
“造车,将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3月30日晚,雷军在主题为“生生不息”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如此说道,言语中既有对于造车项目的热切期盼,但更多的似乎还是“没有任何后路可言”的毅然决然。
值得一提的是,新品发布会开始前两个小时,小米突然发布了一项正式决议:小米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在过去3个月里,对于传闻一直“半推半就”的小米终于决定“下场”造车。
那么,在这场接近3个小时的新品发布会上,雷军究竟透露了哪些关于造车的关键信息?
“纠结”的决策与“米粉”的鼓舞
对于造车,雷军坦言是一个无比纠结的决策。
“有时候白天觉得有100条能做,但晚上一冷静,又给了自己100条不能做的理由。”雷军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据雷军介绍,自1月15日起,小米开始认真调研造车,并且听了很多意见,“一大群拼命劝我造车,说小米对硬件和互联网都很懂,完全不理解你们不造车,你想一想,你们的同行都在做,你不做就落伍了,但那时我还只想做手机。”
“当然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告诉我说汽车工业非常复杂,投入巨大无比,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周期很长,很容易翻船,你们是外行,搞不定的,别人的电动车都搞了五六年,现在是不是晚了。”雷军表示。
而对于这个纠结的决策,雷军认为是广大“米粉”给了他勇气和决心。
发布会上,雷军指出,在去年年底的“雷军的新年愿望”活动上,一位米粉的愿望是开着全套智能小米房车周游中国,这一个小愿望对他触动极大。
“很多米粉特别喜欢车,只要米粉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雷军表示。
小米造车将是全产业链投入
在此次发布会上,雷军重新解读了关于小米造车的公告,指出了三大关键点:
第一,小米将在10年内投资100亿美元,换句话来说,小米管理层有权在10年内调动10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动车领域,雷军特别指出,这是在规划之初就下达的“硬指标”。
第二,雷军重点强调,为了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生态体系,小米造车将以全资的模式来干,所有钱都小米自己出。
换句话来说,小米造车将是全产业链的投入,可以预期的是,不同于很多企业寻找代工生产,未来小米将极有可能采取自建工厂的模式。
“在启动项目前,很多投资者都来问我有没有投资的机会,我收到过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案,但是经过我们的反复考虑,我认为只有将所有生态环节全部拉通,才有可能给米粉带来全新的体验。”
最后,雷军表示,自己将亲自带队,做全资公司的CEO。
具备四大造车优势
事实上,对于造车而言,雷军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也接收到很多“负面能量“,但是其仍旧认为小米造车具备不小的优势。
首先,雷军就指出,对于造车,小米亏得起。“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3月24日,根据小米2020年财报显示,其年度总营收为2459亿元,同比增长了19.4%,其中经调整后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现金总储备超过了1000亿元。
“在拥有现在的现金储备基础上,不打一场硬仗,简直愧对米粉。”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的75天,小米举办了85场业内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资深人士研讨,内部开了4次管理层深度讨论会以及2次董事会。
此外,雷军认为,小米所拥有的全球万人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以及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系统都是支持小米重新创业的重要基础。
“我非常清楚造车的风险,动辄就是上百亿投资,至少3-5年的投入。但是我也在想,我们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10年前小米,当时只有3,5人的团队,而凭借今天小米的积累,值得我们大干一场。”雷军表示。
“我已经做好5-10年的准备 ,并且怀揣着对于造车无比的敬畏进入这段全新的征程。”雷军表示,经常有人会问他压力大不大,但自从他下定决心的这一刻起,就只关心小米能不能做出感动人心的好车。
责任编辑:张亚楠
独家|佳兆业科技集团2020年营收未达标 2023年或启动资本化
近日,新浪财经从消息人士处获取到佳兆业科技集团2020年度工作会议资料。资料显示,2020年佳兆业科技集团实现营收3874万元,净利润为118万元,未能完成4144万元的年度营收目标,完成率为93%。目标不达标的原因,指向疫情下部分外部企业压缩预算,导致原计划中的外部业务未能按计划完成。{image=1}0003罗永浩:下一个创业项目会是一家所谓的“元宇宙公司”
记者|姜菁玲11月5日凌晨,罗永浩在微博表示,“我们的下一个创业项目是一家所谓的元宇宙公司”。此前,罗永浩曾对外称,自己还完债后将回到科技行业,此番言论寓意其回归方式或是进军元宇宙方向创业。0001北京:破坏涵养区生态拟按平方米处罚 每平方米最高五千
{image=1}无人机拍摄的密云水库。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一旦对生态涵养区的生态造成破坏,将按“平方米”进行处罚,每平方米拟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9月23日上午,《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生态涵养区环境如何?大气、水、土、噪声多要素“一网监测”视频|全球人均每周摄入5克塑料 相当于一张信用卡
{video=1}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全球人均每周摄入约2000颗塑料微粒,重量约为5克,相当于一张信用卡。这项研究认为,无数日常食品和饮料中都会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饮料、海鲜和盐,这其中,最大的塑料摄取来源应该是饮用水。责任编辑:薛永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