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2020年成绩单揭秘:净利润11382.24亿
原标题:国有六大行2020年成绩单揭秘:净利润11382.24亿元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截至3月30日晚,六大国有银行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披露完毕。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20年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净利润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11382.24亿元。与2019年相比,六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邮储银行增幅最大,增长5.36%。
多位银行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尽管未来资产质量管控的压力仍在,但趋势性向好态势不变。此外,在外界关注的房地产贷款问题上,他们表示,将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支持和培育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工行营收净利双领跑
工行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均居首位,2020年工行实现营收8826.65亿元,实现净利润3159.06亿元,同比增长1.18%;建行和农行净利润均超过2000亿元;中行实现净利润1928.70亿元;邮储银行和交行的净利润则在1000亿元以下。
从净利润增速看,邮储银行最快,2020年实现净利润641.99亿元,增速为5.36%;中行净利润增速为2.92%,其余四大行利润增速均在2%以内。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减利降费力度,叠加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等系列因素,息差收窄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年报显示,2020年六大行息差均有所下降。
对此,建设银行行长王江坦言,息差管理是当前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重中之重。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呈现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的现象,息差收窄是商业银行一般性、普遍性的特征。2020年建行净息差为2.19%,同比下降13个基点,符合银行的基本趋势。预计2021年息差管理仍有难度、有压力,但总体将保持平稳状态,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综合资产、负债两端来看,虽然全年息差可能仍存在一定收窄压力,但是收窄幅度会趋缓。邮储银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都有很大优化调整空间,这对该行资产负债管理、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信心使净息差在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
资产质量趋势性向好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工行、建行、农行、交行不良贷款率均上升超过0.1个百分点。
多位大行高管坦言,2020年在疫情“大考”下,六大行资产质量管理存在客观压力,但总体保持了稳定,这得益于不良资产核销力度的加大。
展望2021年,邮储银行首席风险官梁世栋表示,从宏观经济面来看,随着疫情好转,中国经济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在此大环境下对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有信心。不过他提到,有一些风险仍需关注。“疫情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尤其要关注疫情对一些行业传导的滞后。此外,从供给侧改革来看,也不排除有一些个别企业产能过剩,本身效率比较低,在出清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风险。”
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也坦言:“有一定压力,但总体可控。预计2021年建行资产质量仍将保持平衡可控,各项指标均衡协调。”
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预测,虽然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加上受风险分类新规颁布进程可能加快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资产质量管控的压力仍然较大。但交行资产质量趋势性向好的态势将得到延续,不良率有望稳中趋降。
房贷重点支持刚需群体
房地产类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款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此次多家大行高管在业绩会上也透露了当前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管控情况及未来导向。
工商银行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说,工行在贯彻“房住不炒”政策要求的前提之下,重点是满足首套房、刚需房的按揭贷款需求,目前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房贷款占比近90%。
建设银行副行长吕家进表示,建行对房地产开发贷继续实施从严的名单制管理,专注于为一二线优质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并积极开展项目合规性审查,严格把关项目投向和资金用途;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支持和培育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吕家进强调,建行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稳妥促进对公房地产业务平稳发展,保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适度增长,有序降低房地产相关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则表示,今年,交行将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房地产贷款占比基本稳定。在对公贷款业务上,交行重点将信贷资源向三大都市圈、成渝双圈等地区,经营财务策略稳健、区域布局合理的优质房企及区位和成本优势明显的住宅项目倾斜;个人房贷业务重点支持辐射能力强、房价合理、刚需旺盛区域城市的房贷业务,择优支持经济相对发达、房价合理、信贷管理水平较高城市的购房需求。
截至3月30日晚,六大国有银行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披露完毕。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20年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净利润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11382.24亿元。与2019年相比,六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邮储银行增幅最大,增长5.36%。
多位银行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尽管未来资产质量管控的压力仍在,但趋势性向好态势不变。此外,在外界关注的房地产贷款问题上,他们表示,将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支持和培育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工行营收净利双领跑
工行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均居首位,2020年工行实现营收8826.65亿元,实现净利润3159.06亿元,同比增长1.18%;建行和农行净利润均超过2000亿元;中行实现净利润1928.70亿元;邮储银行和交行的净利润则在1000亿元以下。
从净利润增速看,邮储银行最快,2020年实现净利润641.99亿元,增速为5.36%;中行净利润增速为2.92%,其余四大行利润增速均在2%以内。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减利降费力度,叠加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等系列因素,息差收窄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现象。年报显示,2020年六大行息差均有所下降。
对此,建设银行行长王江坦言,息差管理是当前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重中之重。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呈现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的现象,息差收窄是商业银行一般性、普遍性的特征。2020年建行净息差为2.19%,同比下降13个基点,符合银行的基本趋势。预计2021年息差管理仍有难度、有压力,但总体将保持平稳状态,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综合资产、负债两端来看,虽然全年息差可能仍存在一定收窄压力,但是收窄幅度会趋缓。邮储银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都有很大优化调整空间,这对该行资产负债管理、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信心使净息差在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
资产质量趋势性向好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工行、建行、农行、交行不良贷款率均上升超过0.1个百分点。
多位大行高管坦言,2020年在疫情“大考”下,六大行资产质量管理存在客观压力,但总体保持了稳定,这得益于不良资产核销力度的加大。
展望2021年,邮储银行首席风险官梁世栋表示,从宏观经济面来看,随着疫情好转,中国经济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在此大环境下对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有信心。不过他提到,有一些风险仍需关注。“疫情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尤其要关注疫情对一些行业传导的滞后。此外,从供给侧改革来看,也不排除有一些个别企业产能过剩,本身效率比较低,在出清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风险。”
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也坦言:“有一定压力,但总体可控。预计2021年建行资产质量仍将保持平衡可控,各项指标均衡协调。”
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预测,虽然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加上受风险分类新规颁布进程可能加快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资产质量管控的压力仍然较大。但交行资产质量趋势性向好的态势将得到延续,不良率有望稳中趋降。
房贷重点支持刚需群体
房地产类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款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此次多家大行高管在业绩会上也透露了当前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管控情况及未来导向。
工商银行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说,工行在贯彻“房住不炒”政策要求的前提之下,重点是满足首套房、刚需房的按揭贷款需求,目前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房贷款占比近90%。
建设银行副行长吕家进表示,建行对房地产开发贷继续实施从严的名单制管理,专注于为一二线优质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并积极开展项目合规性审查,严格把关项目投向和资金用途;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优先支持“刚需”群体,支持和培育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吕家进强调,建行将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稳妥促进对公房地产业务平稳发展,保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适度增长,有序降低房地产相关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则表示,今年,交行将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房地产贷款占比基本稳定。在对公贷款业务上,交行重点将信贷资源向三大都市圈、成渝双圈等地区,经营财务策略稳健、区域布局合理的优质房企及区位和成本优势明显的住宅项目倾斜;个人房贷业务重点支持辐射能力强、房价合理、刚需旺盛区域城市的房贷业务,择优支持经济相对发达、房价合理、信贷管理水平较高城市的购房需求。
责任编辑:潘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