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013

曹德云:预计“十四五”期间保险资产规模有望超过3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3-31 18:57:400

曹德云:预计“十四五”期间保险资产规模有望超过35万亿

作者:李致鸿

日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受邀参加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北京峰会,并发表题为《保险资产管理业要积极深度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演讲。

曹德云表示,保险资产管理业的能力专长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专业需求高度契合。保险资管机构和养老保险机构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专长,凭借特色优势,以积极稳健的姿态,深度服务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以下为演讲全文:

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加速,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正成为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重要关键内容。日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对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出了要求和部署。银保监会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设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总方针,即如郭树清主席指出的: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副实产品;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选择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参与。面对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的交汇点和机遇期,各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正结合行业特点和业务特长,从多方面、多维度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专长,力争为养老金融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经验和力量。

作为养老金融领域的主要力量之一,保险资产管理业在深度参与管理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主力作用。当前,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养老保险机构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有能力、有资源、有经验,继续在第三支柱建设中大有作为。

保险资产管理业的能力专长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专业需求高度契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保险资管业擅长管理大而稳的资金。2020年,我国实现原保费收入超过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2021年1-2月份,实现原保费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截至2021年2月末,保险总资产达到23.92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2.07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原保费收入累计增量有望达到25万亿元,保险资产规模有望超过35万亿元。养老金同样作为规模大的稳定资金,与寿险资金属性相契合,这意味着保险机构在养老金管理方面拥有显著的先天优势。

二是保险资管业擅长管理长期资金。保险机构在长期资金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具有较强能力和丰富经验,在基于长久期负债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领域,拥有核心专长。当前,我国人身险负债久期平均约13年,资产久期平均约6年,虽然存在期限缺口,但保险资产的平均久期仍远超过其他金融机构。而且面对久期缺口压力,保险机构在多元投资、分散风险、收益匹配等领域,已经摸索出了较为成熟的应对方法和有效经验。这也将有利于保险机构为养老金的长期资产配置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三是保险资管业追求投资收益的持续稳定。2004年至2020年,保险资金投资累计实现投资收益7.2万亿元,年均投资财务收益率超过5.3%,且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主要源于保险机构拥有较强的资产长期配置、大类配置和战略配置能力,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理念,注重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有机统一,遵循“安全第一、风控至上”的投资文化,宁可少赚、不能亏本。这与养老金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十分匹配。

四是保险资管业擅长创设长期资管产品。自2006年起,保险资管机构开始产品创新,已形成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资产支持计划和组合类产品在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目前,保险资管产品存量规模超过4万亿元,广泛投资于基础设施、不动产、市政环保、新能源、新技术、新消费等领域。特别是这些产品平均期限较长,安全稳健性高,收益水平适度合理,其中,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的期限结构上以5年期(含)以上产品为主,合计占比近80%。这为养老金提供了优质的长期配置标的。

五是保险资管业可以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供配套服务。目前,有10家保险机构投资了47个养老社区项目,床位数达超过8.4万个。同时,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产业方向为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340多亿元。从重资产的大型养老社区,到轻资产的养老服务,再到长期护理险、健康医疗险等养老相关的保险产品,保险机构在养老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进一步延伸了产业业态,有利于提升养老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六是保险机构拥有广泛多元的金融合作伙伴。保险资金投资领域广阔、投资形式多样,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与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私募及信评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咨询、金融科技公司、登记结算机构、交易所等众多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随着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的稳步推进,保险资产管理业将可以继续发挥多元合作优势,在资产端、产品端、渠道端等方面整合发力,打造创新引擎,协同各方机构共同推进建设养老金融生态圈,促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基于以上特性和专长,保险资管业应深度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履行市场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养老金融产品有效供给及市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目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正加速推进,由人社部牵头、各参与方配合,着力打造统一平台、个人账户、多种产品、税优支持的个人养老金业态圈,其中,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目标基金等符合标准的养老金融产品,都将成为账户对接的主要工具。

为此,保险资管机构和养老保险机构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专长,凭借特色优势,以积极稳健的姿态,深度服务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一是要受托管理好各类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方面,2016年,社保基金理事会首次公开招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构,长江养老、泰康资产等6家保险机构入选。企业年金方面,截至2020年底,13家受托管理机构中,6家为保险机构,其累计受托规模1.15万亿元,约占企业法人受托业务的70%,投资管理资产余额1.2万亿元,市场占比约55%。职业年金方面,在已经完成招标的32个省市自治区中,保险系养老金管理机构占绝对优势,其中有4家全部中标,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获得了各地方政府的普遍认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忠人之事,保险机构要持续发挥好受托人作用,积极参与管理各类养老金,稳健实现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要推动长期养老资金开展跨周期投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服务好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要创新养老目标的资管产品。保险机构要进一步着力提高各类养老金产品的吸引力,例如探索推进针对企业年金创设直投产品,开放个人投资选择权,提升职工参与热情。此外,去年落地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管产品可面向合格个人投资者销售,这也为行业开辟了服务养老第三支柱的新路径。保险机构应抓住这一机遇深入研究,稳健探索开发符合高净值人群养老需求的专属保险资管产品,助力形成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同时,还应考虑探索养老保险资管产品与养老保险、养老服务等协调联动,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养老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在养老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要发挥专业特长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保险机构在长期资金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对各类金融产品业务特性、风险特征及运行规律认知深刻,积累了大量市场和业务数据,要注重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探索向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周到、便捷的养老金投顾咨询服务,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着力开展养老金融市场教育,帮助客户提升自主投资过程中的选择能力。保险机构还可以探索建立个人养老金统一账户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线上平台为客户提供即时服务,将账户资产查询、养老产品展示、智能投顾、业务咨询、养老金测算、养老综合服务等功能有机融合,方便社会公众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助管理,在专业的投顾支持下,实现与个人偏好相匹配的投资收益,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多元个性化需求。

责任编辑:张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