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大厂黑话还是行业术语?企业文化还是内卷游戏?
这样的报告你读得懂吗?“底层逻辑是打通信息屏障,创建行业新生态。顶层设计是聚焦用户感知赛道,通过差异化进而颗粒度达到引爆点。交付价值是在垂直领域采用复用打法达成持久收益。”近日,一份难解其意的互联网公司报告引发网友热议,不少年轻员工表示这样的“大厂黑话”颇为流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image=1}
从链路、拉通,到势能积累、高频触达,再到OKR、trans,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流行表达,往往让圈外人云里雾里,人们表示“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意思了”。不少圈内人也认为,一些“黑话”看似高深却没多少实际意义,甚至抱怨新人被迫将恶补“黑话”当作入职后的重要任务。这些“黑话”到底是便捷沟通的工具,还是装腔作势的表达,到底是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还是无意义的内卷游戏?我们不妨做一番探究。
撇开“黑话”一词具有的负面色彩,人们所说的“大厂黑话”不少是行业术语。正如股票行业的“头肩底”“抢帽子”,编辑出版的“三审三校”“转活亏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一些互联网公司用“落地”表示“将项目执行完成”,用“颗粒度”形容事件的详细、清晰程度。或是新词相沿成习,或是学术语言转化,或是简称及外来词汇,一些抽象凝练的语汇起到了提高表达效率的作用。非从业者固然云里雾里,但有着相同知识基础的人一看便知。
在过去,很多“黑话”属于隐语。正如杨子荣拜山头时的暗号“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一些秘密社会群体为掩人耳目、自我保护而设计了遁辞隐义的“黑话”或“春点”。随着时代发展,刻意使用“加密”表达进而防备外人的现象少了,但专有表述仍在发挥标识团队成员、加强内部认同的作用。从火星文、饭圈用语,到“大厂黑话”,姑且不论语汇是否精当,使用“这路话”客观上成为辨识“自己人”的重要符号。
{image=2}
有人说:学习“黑话”是职场“小白”蜕变为行业“老炮”的必修课。话糙理不糙。新人学习必备术语,一定程度上是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熟悉内部用语,也是融入集体并成为互联网人的一种“通过仪式”。问题在于,很多人对“大厂黑话”的不满从何处起?
一是以辞害意。“语之所贵者意也。”在日常表达中,比语汇更重要的是语汇的用法。正如文章开头的报告,堆砌术语、为用而用,打乱了词语应有的用法,违背了语言的表意初衷。二是故作高深。晦涩不等于专业。“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生造概念,实际是肤浅的自我包装。不懂的人“不明觉厉”,却增加了业内人士的学习成本。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化简为繁、生搬硬套的表达只会让交流更加困难。更重要的是,语言生态反映社会生态。一些企业将“行话”用得好不好当作能力高低、入行早晚的标准,将“行话”长短当作绩效多少的标志。正所谓“话语即权力”,一旦“行话”被强制使用,它将支配人们消除个体差异、改变思维习惯,进而产生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制约干实事、出实绩的热情。所以,这一现象还要从文化氛围、评价机制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好好说话是一种美德。这并不代表各行各业都必须说大白话。必须承认,由于地域、文化、行业等差异,不同场景中的语言各有特点。日常生活中的俚语俗谚,学术著作中的严谨术语,甚至是外资企业中的中英混合,在便于交流的前提下理应并行不悖、各美其美。但需要明确,语言自带门槛,不该自造门槛。用刻意修建的围墙拒圈外人于千里之外,分圈内人为三六九等,这样封闭的语言注定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因时损益。从“给力”“山寨”,到“赋能”“内卷”,很多网络用语、学术用语进入日常生活,为人们描述世界、表达思想提供了更加称手的工具。此次对“大厂黑话”的热议,折人们对互联网企业的关注以及网络在塑造社会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期待,作为创新先导的互联网行业,在生产更丰富产品的同时,造就更符合时代的生动表达,为开放、流动的语言之海注入活水。
这正是:
“黑话”发挥成“废话”,以言尽意方飞花。
(文 | 石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