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涨得这么贵了?这么做值得吗?
刘远举 | 文
共享充电宝,从最初的被怀疑,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遍布于各大商场、餐厅、地铁站甚至医院,帮助消费者缓解了电量焦虑。
不过,随着消费者习惯了共享充电宝,大家也发现,它涨价了。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四家头部企业,不约而同地悄悄一起涨价了。
有用户发现:“充两三个小时原来只要2、3块,现在却变为每小时3、4元,充一次要7、8块,甚至十几块。一旦忘记归还,充电宝的封顶价格更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40元,总封顶价99元,都赶上买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显然,这个价格,比起共享单车,太赚了。
以怪兽充电为例,今年3月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2020两年持续盈利,虽然2020年销售与营销开支比2019年有所增长,但是依然实现营收28.09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率为2.7%。
不知道王思聪当初打的赌还算不算数。
{image=1}
那么,为什么涨价?
撇开进场费上涨,弥补前期补贴等因素不谈,直接的因素是,企业上市需要更好的财务数字。怪兽充电在获得日本软银、美国高盛等5亿元C轮融资后,拟于今年上半年冲击纳斯达克,小电科技在获得苏宁5亿元股权融资后,也计划于今年三季度登陆创业板。
显然,资本市场是理性的,在如今的氛围下,仅仅有故事,是不行的,还得要数字,而涨价能够取得更好的财务数字。
这个需求,对几家头部企业都存在,所以,虽然一般来说,多寡头竞争的状态,很难默契涨价,但共享充电宝却做到了这一点。
头部企业能够做到这种默契涨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务模式使然。
从需求看,消费者需要充电宝的时候,一定是不得不用的时候,哪怕十几块钱,也会使用。在那一刻,这是一个没有弹性的刚需。
从供应侧看,共享充电宝是一个跑马圈地的生意。消费者在一家咖啡馆,约了人喝咖啡,手机没电了,不会走50米去另一家取充电宝,哪怕便宜一点。
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的生意,缺乏规模效应的制约。现在使用的场景,几乎是固定的,消费者在一个咖啡馆充了电,一般都是原处归还。没有移动性使用场景,这就使得网络性、规模性带来的归还方便不是那么重要。那么,占据几个点,就足以生存。
假设两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在一个城市竞争,一家扩张到2万个点,另一家被压缩到2000个点,无非规模大小的区别,都能赚钱,都能活下去,打不死。既然打不死,那么,就不会有价格战,反而能默契涨价。而这个状态在共享单车领域,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共享充电的竞争,是相对稳定的,默契涨价就变为可能。而共享单车,至今都没有赚钱。
但是,这仅仅是短期的。
短期来看,消费者在发现手机没电的时候,不得不用。但长期来看,却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携带充电宝。所以,从长期看,共享充电宝,仍然是一个对价格敏感的弹性消费。当然,这一点,我相信有数据支撑的企业,比消费者更理性,会选择一个基于各种考虑下的最佳价格。他们考虑到这一点的。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涨价了,但这也是市场行为,竞争颇多,只要没有明确的价格串联行为,就不是垄断。消费者可以用携带充电宝来满足自身充电需求。
不过,共享充电宝在资本市场上,除了当下的数字,其实还可以有更好的前景。
共享充电宝并不是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是一个短时期的生意。
一方面,突破性的电池技术,未必那么快的到来。电池行业的三大常见新闻: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更好,充电时间更短。但实际情况却大不一样,电池还是那个样子,并没有出现飞跃性的发展。
这是为什么?
首先,电池除了储能的部分,还有不能储电的辅助剂、粘结剂、外壳等。电池越小,这部分的体积占比就越大。于是,新材料提高2倍,做成电池只能提高1.3倍。实际上,过去十几年,电池的进步主要靠提升储能物质的比例来实现,而不是新材料。
其次,商用电池,要满足稳定、安全、成本等多项约束,实验室成果与商用距离很远。说到底,电池难突破最根本的原因是,电池的原理是化学,越古老的原理就越难突破。
甚至,电池的后顾之忧,永远不会被解决。
未来,VR、8K、AI高刷新屏幕、折叠屏、手机投影、虚拟键盘,这些现实的应用,都会需要更大的电量。
实际上,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移动电器,都受限于电量,所以,在设计上做了折中——不是现在的电池性能刚好处于瓶颈,而是基于现在的电池性能,手机的性能才被折中设计成现在的样子。电量是因,手机性能是果。
比如,苹果手机可以扫描相片,进行人脸分类,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但苹果手机会要求你接上电源,因为,这个功能需要大量耗电进行计算。
还可以想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手机的笔记本化,也会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投射一个激光键盘到桌面,也需要电力。所以,电池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立即被新功能消耗掉。
所以,充电宝不会是一个短期的生意,甚至会是永远的生意。
如果是换电呢?
人类有一个古老的移动换电体系,那就是干电池。不要认为干电池过时。谷歌眼镜,失败了,续航是一个重要原因。体验不好、性能达不到,也与电量有关。谷歌曾设想让谷歌眼镜用7号电池。高大上的谷歌眼镜选干电池这么古老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干电池随处可得。
在锂电池出现之前,干电池体系存在了上百年。不过,干电池除了不可回收,不环保外,存在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的缺点。一节锂电池可以循环800次,每次成本3分钱;干电池只能用一次,成本2-3元。
现在距干电池诞生,已经有160年,人类所需电量在突飞猛进,干电池作为一种不可回收的移动能源网络是否有变革的可能呢?如果锂电池替代了干电池,基于锂电池的可充性,那么必然是换电。
标准电池网络是可能的吗?
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标志化的可充电电池替代干电池,在便利店、地铁站、餐厅、随借随还。当然,这种标准电池的型号会比干电池多,形状也会更多,以适应更多的场合。
一些可以直接用在手机,一些可以直接用在电动玩具上、无人机上、相机上;有些几节并列,可以提供平衡车的动力电,或者给孩子的遥控车用。
这样的电池,遍布城市,就会反过来影响手机、笔记本、可穿戴设备、还有玩具、飞行器、相机等等的设计,进而演变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可直接使用的电池。
有了这种电池,各种移动电器就不再被电量限制设计思路。如投影、虚拟键盘、8K、人工智能都会被充分发掘出来;遥控车的动力会更大,在公园玩玩具,再也不怕没电的后顾之忧了。
有了这个移动换电网络,保温的衣服,加热的奶瓶,各种新产品、新场景都能被发掘出来。
基于电池标准的制定以及其规模效应,这个网络的拥有者必然是全球性的。谁拥有网络,谁就是全球电池标准的制定者,电池技术的领导者,甚至是各种移动耗能设备的标准参与者。
这正是中国有比较优势,适合做的事情。中国有制造业的基础,成为全球新的标准制定者,可以以低成本切入,最初只要求厂家在设计时兼容几个标准的电池仓大小,并不增加额外成本。
如果共享充电宝不是一个短期的生意,那么,长期来看,必然走向换电模式。这个事业,显然比共享充电宝的短期利润,更富有吸引力。
不过,实现这个故事,首先要有规模,有规模,就意味着打败对方,一家独大。如何打败对方,可能就得走回“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的老道路。基于自身生态能力,压低成本,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
从这个角度,涨价意味着生态能力弱,放弃了更大的前景。
责任编辑:李思阳
中国女人最牛!60%胡润榜女企业家白手起家!没想到,她才是“大黑马”……
新能源、医美等行业正在造富中国女企业家。11月1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女企业家榜》(下称“榜单”),以截至9月15日计算,前50名中国女企业家总财富合计1.9万亿元。其中,碧桂园杨惠妍以1850亿元财富,第九次成为中国女首富;华熙国际赵燕的财富增加了23%,以565亿元首次进入榜单前十,排名第八位。{image=1}0001马云妻子张瑛训斥雷军一小时?雷军:跟她没关系!马云:报案!
来源:国际金融报8月10日,在小米年度演讲中,小米董事长雷军提到曾因股价低迷被投资者当小学生训了一个多小时,有传闻称这个投资者就是马云的妻子张瑛。雷军对此回应:我跟张瑛是朋友,昨晚演讲中的投资话题跟她没关系,网上传闻都是谣言。当日,在演讲中,雷军提到了小米IPO当天的破发以及后来低迷的股价。在破发之后,雷军和高管们被记者堵在门口,谁也不愿意面对这个局面,便躲到了港交所的杂物间。0000国货美妆出海增长超10倍 跑在前面的品牌都是谁?
记者|吴容去年年底,我们曾报道过,随着越来越多国货美妆盯上海外市场,2021年将成为品牌“出海”的关键一年。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出口量为75.25万吨,出口金额达到31.39亿美元,赶超2018年、2019年全年的化妆品出口额,后两者分别为25亿美元和27.74亿美元。0001自如再现甲醛房只退3天房租:如果是我不会那么担心
{video=1}自如再现甲醛房只退3天房租:如果是我不会那么担心近日,南京陈女士租住自如的出租房仅2天,就感到头晕恶心,身体出现过敏反应。她自费进行环境检测,发现小房间内甲醛、TVOC均超标,可租房合同中显示“房屋空气质量合格”。自如管理层表示,因为只有小房间超标,检测费退一半,租金只退3天。律师:承租人可要求全额退款,法律依据是因为房屋不适合人的居住。责任编辑:李思阳0000十三部门发文力挺数字经济 直播业迎来“黄金时代”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