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 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原标题:滴滴造车猜想:网约车的新模式,还是IPO前的新故事? 来源:深响
又一家。
昨日,《晚点LatePost》报道称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报道中还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曾任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的朱江可能会加入滴滴。朱江有多年车企经验,先后在华晨宝马、雷克萨斯、蔚来、福特中国等公司工作。
不过,晚间朱江向媒体否认了加入滴滴的消息:“下礼拜黑马就要上市了,莫要散播谣言乱我军心!这消息也太假了。”
真假传闻之下,滴滴陷入造车疑云。虽然消息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在百度、小米纷纷宣布造车之后,滴滴要造车似乎不再是一个多么令人意外的消息。
实际上,滴滴早就被卷入了造车大潮,其与比亚迪合作造出的定制网约车D1,在去年11月就已经问世。
根据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发布会上提到的规划,滴滴的定制网约车会一直迭代,到2025年,定制版网约车D3将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结合这一消息,滴滴继续在定制网约车方向探索是顺理成章的举动。
此外,滴滴在与造车有着强关联的无人驾驶领域也早有布局。滴滴从2016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次年在美国加州设立首家海外AI实验室,2018年将自动驾驶部分升级为独立公司沃芽科技。去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获得了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5亿美元,这也是国内该领域单笔最高融资。
无论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还是为了无人驾驶技术的落地,本就做出行生意的滴滴确实有着合理的造车逻辑。
结合市场上甚嚣尘上的滴滴IPO传闻来看,其造车的消息更加耐人寻味。不过,即使有火热的造车概念“护航”,在Uber“拖后腿式”的锚定作用下,滴滴还能继续打动那些已经对网约车模式不感冒的投资者吗?
毕竟,造车不是万能药。
造车猜想
在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热潮中,滴滴可能是最有经验的。
在与比亚迪定制D1期间, 滴滴出行汽车创新中心集合汽车工程、设计、技术团队,参与了包括整车工程 Package、人机工程布置、内外饰造型、整车配置、座椅原型、车联网软件架构等的设计。这也意味着,滴滴已经深入参与到造车过程中。
滴滴联合比亚迪定制D1,背后讲的是“汽车运营商”的故事。根据设想,滴滴会统一购置、安排金融方案,并且在维修保养、加油、充电以及处置方面,扮演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者的角色,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网约车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随着出行赛道的“战局”已经基本稳定,滴滴未来更多的精力可能放在精细化运营和寻求新的增长点上面。如果滴滴造车被证实,无疑会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故事。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滴滴的新造车计划,很有可能是沿着 D1 ,对定制网约车的进一步探索。但在模式上会区别于此前推出 D1 时,车企占主导的方式。同时,滴滴也不会像小米一样,成立全资子公司造车,模式或比小米轻。
按照这种思路,滴滴很可能以代工+供应商模式,真正踏入当下最火的新能源汽车赛道,面对的是超10万亿元的超大市场,也是目前格局未定、充满机会的市场。
目前,二级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超高的预期,带动了相关公司股价暴涨。年销量仅仅50万辆的特斯拉,最新市值已经超过6600亿美元,远超过年销量近1000万辆的传统巨头丰田;它的中国“学徒”们——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值,也达到了627亿美元、292亿美元、230亿美元,虽然他们去年的交付数量都未超过5万辆,依旧处于亏损。
其中,蔚来在市值方面,已经与即将上市的滴滴接近。据《晚点LatePost》报道滴滴计划于今年上市,上市地点或将选择香港,目标估值约为600亿美元到800亿美元。2020年11月,滴滴出行宣布国内月活用户突破4亿,长期占据行业第一。
此前,百度、小米传出入局造车消息后,股价随即开始上涨。自2020年12月,百度被证实下场造车后,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50%;小米造车消息传出后,股价也立马上涨。
其次,造车也给了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大的发挥余地,可以更好地进行软硬件间的协同操作。据了解,滴滴从2016年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主打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2019年8月,滴滴宣布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随后迅速获得大额融资。2020年5月,获软银超5亿美元融资。2021年1月,滴滴再次获得新一轮3亿美元新融资。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计划主要搭载在D1上。按照程维此前的描述,2025年,滴滴将普及100万台D1并搭载自动驾驶技术;2030年,滴滴的定制车甚至将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在这背后,是滴滴对Robotaxi巨大市场的提前布局。据了解,未来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更多的还是要在商业用车领域,自动驾驶出租车就是其中之一。瑞银此前曾预测,到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美元。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
再次,造车有助于滴滴实现生态的闭环。目前,软件重新定义汽车,已经被业界普遍接受。滴滴已经在代驾、金融、货运、拼车、顺风车、跑腿、保险、小桔充电、小桔车服、无人驾驶、地图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可以想象的是,未来随着滴滴的多元业务布局,可以将所有C端服务聚合在新车上,从而实现生态闭环。
滴滴造车,可以让它在出行之外,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更高估值,未来也有机会打造出“下一个滴滴”。
寻找新故事
随着滴滴在造车上越来越深入的探索,被质疑的网约车模式有了一个新故事。
在2012年滴滴刚刚成立时,网约车是市场上最性感的商业故事,彼时叙述的重心在——通过模式的创新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私家车共享,网约车模式让一些原本绝大多数时间都闲置的车辆成为运力,拼车、顺风车等场景更是通过重合路线将更多的人塞进更少的车里,使资产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这背后是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的需求。
时至今日,网约车确实成为了社会运转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出行的升级贡献了莫大苦功,但网约车的模式,却始终没能让平台解决自己的挣钱问题。
在网约车最简化的模型中,平台的盈利由两个部分决定:一是总成交额(订单量x客单价),二是抽佣比例。初期烧钱完成市场教育之后,平台想要自我造血,对应着上述模型可以采取两种思路:对用户端提升客单价,或是对司机端提升抽佣比例。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逻辑矛盾之处。在网约车需求量最大的高线城市里,公共交通系统也同样发达,绝大多数场景下,网约车都并非用户的必需选择。因此,用户对网约车价格实际上存在一定的敏感度,如果网约车价格过高,订单量会随之下降。
另一种思路中,如果提高对司机端的抽成比例,则极有可能导致运力的不足,这同样会作用于订单量的下降。一位阳光出行平台的司机近期告诉‘深响’:“以前晚上我都跑滴滴,但滴滴现在抽成太高了,好多司机现在都转去别的平台了。”
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司机,滴滴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利润空间都十分有限。
但巨额的运营费用却不得不花,市场份额仍然需要用钱来保障,滴滴因此一直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滴滴成立的7年里累计亏损预计已超过500亿。只有在去年四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才首次透露滴滴核心业务已经盈利,但滴滴并未对此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这并不是只属于滴滴的困境,而是网约车模式带来的桎梏。Uber上市公开财务数据后,对网约车模式的质疑声逐渐压过了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期待,Uber股价始终萎靡不振。
{image=1}
模式限制下,网约车似乎变成了费力不讨好的生意,各路玩家不得不寻找自己的解法。
为了解决赚钱的问题,Uber选择发力外卖业务,随着外卖营收占比不断提升,Uber股价也一路走高。目前,外卖业务已经撑起了Uber营收的半壁江山。
美团、百度、高德选择了聚合打车模式,平台通过轻资产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营费用。这是打破传统网约车模式桎梏的一种方法,但滴滴面临的问题依旧没解决,聚合模式的兴起甚至进一步加剧了滴滴遭遇的竞争强度。
那么,造车能为滴滴提供打破模式桎梏、解决盈利困境的方法吗?
滴滴讲出了一个新的网约车故事:滴滴定制车能改变目前燃油车主导下的高成本,与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技术联动,可以进一步地优化网约车模式的运营效率,在不过分压缩用户与司机利益的情况下优化盈利模型。
虽然造车传闻还有待落实,项目的落地与实践更需要时间,但在IPO门前徘徊已久的滴滴,确实需要这样的新故事,来向投资者解答Uber始终没能回答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海营
招商银行涨超5% 2020年归母净利增长4.82%至973.42亿元
招商银行(03968)2020年归母净利增长4.82%至973.42亿元,不良贷款率1.07%。截至9时33分,涨6.12%,报价60.65港元,成交额2.14亿。00001.2亿元至尊洗衣液或遭退回?蓝月亮赴港冲刺IPO原材料成本是座山
【券商直播间】太平洋证券肖垚:下半年家电行业配置思路解读掘金大消费|暖风徐至,气象一新——长江社服2020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天风证券郭丽丽:污水资源化如何开启千亿市场规模?掘金大消费|反转与双击——长江家电2020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基金直播间】银河基金陈伯祯:投资为什么要有龙头配置思维?海通荀玉根、中加李坤元:大变局时期的中国机遇——聚焦优势企业0001中金:首予VESYNC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8.53港元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首予VESYNC(02148)“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8.53港元,公司在2020-22年每股盈测分别4美仙、6美仙及8美仙,年均复合增长约35%。报告提到,中国品牌全球扩张势头类似日本1980-90年代,该行预计三至五年中国消费电器、消费电子品牌有望在全球成为主流。供应链、产品创新及线上渠道运营的优势正在帮助中国背景的小家电企业在全球兴起。0000一季报净利亏损股价却大涨 美团每单均价上涨14%
5月11日,顺丰上线“丰食”微信小程序,开始进入外卖市场,引发外卖行业各方的极大关注。不过,目前顺丰并没有和美团、饿了么进行正面冲突,而是选择退而求其次,主打“企业订餐”。顺丰做团餐的优势在于本身拥有配送能力,并且顺丰快递业务的企业用户群体庞大,更容易形成客户粘性。{image=4}对餐饮商家而言,顺丰的介入势必影响到目前固定的外卖市场格局,新平台的分层机制会创造更多市场机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