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研:存款都去哪了?兼论银行股和债市投资方向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银行】存款都去哪了?——兼论银行股和债市投资方向
报告摘要
现象:“三大现象”表征稳存增存难度增加和流动性管理压力提升
(1)量的特征。一是在总量上,银行整体稳存增存压力有所加大,1-2月份增量存贷比(一般存贷款口径)为163%,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二是在结构上,负债结构趋于恶化,一般存款与同业负债形成“跷跷板效应”;三是在机构分布上,分化有所加剧,表现为国有大行、农商行和农信社存款增长形势较好,股份制银行压力最大。(2)价的反映。一是稳存增存压力导致高成本主动负债“易增难减”,即定期类存款增长较快,1-2月份合计新增4.9万亿,同比多增1.34万亿,其中结构性存款增长约5500亿。二是核心负债与同月负债成本面临双升格局。截至2月末,3Y定期存款利率较2020年9月上涨16.5bp,2年期、1年期、6个月期、3个月期上涨在10bp以内,NCD、短端利率、金融债发行利率较2020年均值均有10-40bp的抬升。
解释:货币“总闸门”偏紧与负债结构性恶化
造成上述存款“三大现象”的主要原因为:(1)“总闸门”相对偏紧,初步测算:2021年一季度外汇占款、政府存款、货币发行以及缴准合计消耗超储近1.2亿。超储率也由年初的2.2%降至3月份的1.3%左右。同时,类信贷资产配置力度放缓,进而导致货币乘数下滑和派生能力减弱。(2)负债结构性恶化:从“一般存款”向“同业存款”运动带来的流动性不平衡。一方面,基金净申赎规模较大,对零售存款持续形成“抽水效应”。另一方面,市场对货币政策一致性宽松预期被打破,同业杠杆率趋于下降,R001成交规模也由前期每日4-5万亿降至目前2-3万亿,非银机构“滚隔夜”意愿下降,短端资金供需更加均衡。(3)机构分化:“春节效应”带来存款从城市到乡村的存款搬家。受春节效应影响,资金从发达城市向县域基层和农村地区流动,国有大行存款增长较好,而农商行、农信社则受益于基层网点优势,一般存款同样录得较好增长,但股份制银行整体受制于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的网点限制,对公存款增长偏弱,零售存款则受到资金跑步入市影响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异地存款管理办法也倒逼地方法人银行加大对公存款吸收力度。
推演:银行存款压力持续性如何?
(1)整体压力:稳存增存压力高于去年,若央行不通过降准或超额投放MLF等方式补充中长期资金,银行稳存增存压力难以得到缓解。(2)负债结构:进入非银市场的资金难有大幅回流空间,非季末月份股份制银行一般存款增长不容乐观,司库需要加大NCD发行和净融入力度,同业负债占比进一步提升。(3)机构分化:将主要在季末月份进行再平衡,且更多表现为股份制银行在下旬冲量,但这种冲量所形成的资金缺乏稳定性,往往跨季后即出现大幅流失。
银行股投资逻辑
今年市场表现为广谱利率上行、信用体系边际收敛、稳存增存压力开始加大。国有大行因具有较强的存款基础和成本优势,NIM表现可能会优于股份制银行,这种业绩差应当体现在公司估值上,即预计今年股份制银行与国有大行估值差将趋于收敛,国有大行股价存在相对收益。
银行配置债券资产逻辑
对于配置盘而言,今年年初时点进场已出现浮亏,在全年收益考核目标下,后续压力会更大。因此,我们多次建议,二季度应“逢高配置”,且市场在利率上行调整之机,也会加大配置力度,利率阶段性突破3.3%时可以更加乐观。在这一策略安排下,债券市值净价安全边际较高,不会出现类似于一季度的明显浮亏,票息策略也有助于降低收益考核压力。
风险提示:通胀压力超预期,信用过度紧缩对经济复苏产。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