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218

中德合作推动交通运输零排放 将在广东试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4-14 20:25:371

原标题:中德合作推动交通运输零排放,将在广东试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作者:见习记者,王晨

4月13日,“国家自主贡献亚洲交通倡议项目-中国部分”启动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及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等多家国内外技术实施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

“国家自主贡献亚洲交通倡议项目”主要在中国、印度和越南开展。该项目旨在通过支持伙伴国家推进利益相关方的对话进程及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推动亚洲国家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综合方案的实施。

德国联邦环境部气候政策、欧洲和国际政策司副司长Norbert Gori?en表示:“在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减排战略和政策上,中国、欧盟和德国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该项目下,中国部分强调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同时发力,通过支持中国国家和省级合作伙伴的技术研究与能力建设,开展中长期减排战略与主要减排政策研究。该项目将推动制定对机动车等交通细分部门制定和实施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交通运输领域减碳是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据中国官方发布的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交通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是继电力行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之后的第三大排放源。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也就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比重将持续上升。中国的交通运输领域也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据估算,城市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已经成为中国PM2.5的首要来源,贡献了本地PM2.5浓度的20%~50%:其中,深圳占比高达52%、北京为45%,上海为29%,广州为22% 。此外,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氮氧化物已经占到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挥发性有机物占23%左右。

为防治空气污染,中国近年来在机动车污染防治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国六标准的实施、改善油品质量、促进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等,并取得显著成果。虽然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车油路”统筹的机动车排放治理体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在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在中长期减排战略、监测监管、排放清单、减排技术、政策标准等方面仍缺乏有效技术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的背景下,该项目还将研究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乘用车新车中长期的电动化路线。从2015年至2021年初,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急速攀升。新能源汽车数量增长了十倍,从58万辆升至55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得到更有力的推广,并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年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20%的目标。

为推进以上工作,广东省将作为国内首批试点之一。

广东省内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庞大,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前列。但是,得益于较高的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和清洁能源占比,广东省完全有能力在减排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大气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连续四年(2015年至2019年)达标,成功从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三大重点区域中“除名”。2020年上半年,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约为北京(43微克/立方米)的一半。

另一方面,由于深圳市在车辆电动化方面全球领先,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在2020年也实现了公交车近100%的电动化,广东省的先进经验也值得国际借鉴。

该项目组将与当地的研究伙伴进行合作,支持制定交通运输领域协同减排的综合措施,包括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现客运和货运运输结构调整、提高车辆利用率,以及推广低碳交通燃料等方面。

责任编辑:张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