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元就能保省级奖?央视揭山寨大赛内幕:短短几年已举办31次比赛
原标题:1万元就能保省级奖?央视揭山寨大赛内幕!短短几年,已举办31次比赛...
近日,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参加“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期间,有多个培训机构向家长们承诺,只要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该项比赛北京市赛区的一等奖或二等奖,甚至可以获得“小升初”加分的机会。这究竟是天赐良机,还是圈钱陷阱呢?
1
万元可保省级奖?
“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遭质疑
北京田女士的儿子,今年夏天马上要面临“小升初”了。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宣称,要想进好学校,孩子的简历一定要“漂亮”,如果能够在“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奖,那么将是极具分量的一笔。
{image=1}
家长 田女士:教育机构的老师,在群里总是发叶圣陶杯的相应的培训消息。私信聊的时候,他们说12000元或者15000元可以保省级比赛,也就是北京市级的比赛的一等奖。
{image=2}
在教育机构老师与田女士的微信截图上,对方声称,这个作文大赛是北京市小学阶段语文类唯一权威赛事,是小升初的重要参考,而他们与大赛组委会是合作关系,可以“保奖”。
{image=3}
家长:怎么保奖呢?
学大教育工作人员:北京市一等奖,会跟您签协议的,一万五,稿子直接发到学大教育机构邮箱就可以。
家长:官网上说不收取任何费用。
学大教育工作人员:那不清楚,反正学大教育机构项目组就这么跟我们要求的。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们要是弄就赶紧。
{image=4}
这位老师提供的“保奖”协议上写到,“通过本产品的学习,承诺让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水平:叶圣陶杯省一等奖。” 田女士发现,交钱就能保奖的机构并不只是这一家。
几经考虑,田女士没有给孩子购买这样的“保奖”服务。最终,孩子在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更让田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在领取获奖证书时,一些老师居然当着孩子的面,谈到了“保奖”。
2
此“叶圣陶”非彼“叶圣陶”
“可保奖”大赛实为“山寨货”
“叶圣陶杯”赛事是以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命名的权威赛事,也是获得教育部审核批准的赛事。为什么这样一个正规赛事,竟然被众多教育机构利用,变成敛财的幌子呢?田女士遇到的这个“叶圣陶杯”作文大赛,是“李逵”还是“李鬼”呢?
{image=5}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真正获得教育部审核批准,以叶圣陶先生命名的权威赛事,名称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只面向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少考生因在该项比赛中获奖,而被大学自主招生录取,因此,此项赛事具有相当大的含金量。
{image=6}
而田女士孩子参加的,是“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来自一家名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的企业。
{image=7}
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这家公司主办的作文大赛此前还用过“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与教育部批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仅一字之差。
{image=8}
2018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也就是正规“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的承办方,曾将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诉至法庭,法院于2019年12月23日作出一审判决:要求被告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进行赛事活动。此后,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就将比赛更名为目前大家所知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
{image=9}
律师夏禹:商家等于是把大赛名称稍加修改,但是保留“叶圣陶杯”的名称,有可能继续侵犯赛事主办方的合法权利。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有可能构成欺诈。
3
已举办31次比赛
“保奖”折射家长教育焦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近期部分媒体陆续曝光了有关“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可以“保奖”的丑闻,然而声称可以提供“保奖”服务的教育机构表示,大赛报名依然正常。
{image=10}
记者继续调查后发现,这个可以花钱买一等奖的山寨大赛,从2016年至今,居然已经举办了31届比赛。一些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大赛被曝光了,但是只要市场需求还在,过了这阵风头,相关的服务还有可能继续。
{image=11}
在教育部公布审核的35项竞赛中,“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系列赛事均不在审核通过目录中。2020年12月,教育部发布提醒: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需审批才能举办,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与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挂钩。尽管如此,一些家长却坦言,之所以会让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比赛,这背后无非是升学过程中产生的“简历焦虑”。
责任编辑:蒋晓桐
评论:直播带货 缺的是直播网红还是优质货源?
随着直播带货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也走进直播间,开始了他们的线上带货生涯。让知名主持人跨界进军电商直播,也成为广电媒体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在他们看来,主持人自带的流量、电视台已有的高端录播室,再加上主持人科班出身字正腔圆的口才,绝对能够在直播带货这个舞台充分释放优势。在这场带货江湖中,主持人的下场,是否能够击败网红,或者说,与网红共舞,获得一样的佳绩?0000嘀嗒出行回应“司机恐吓女大学生加价”:封号、退款
嘀嗒出行回应“司机恐吓女大学生加价”:封号、退款2月24日,广东佛山。针对顺风车司机恐吓女大学生加价一事,嘀嗒出行发文称,事发时平台和乘客保持沟通确保安全,事后已永久封禁司机账号,退还乘客钱款。责任编辑:薛永玮000010月底前须支付完成收购费:一汽夏利“催账”拜腾
经济观察网记者童锋亮一汽夏利的资产重组事项又有了新进展。如南京知行逾期偿还,仍应当按照《产权交易合同》和《产权交易合同补充协议》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0000发生了什么?云南能投集团一个月内六人落马,包括…
云南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能投集团”),一个月内六位中高层管理者落马,引发关注。云南能投集团多位管理者落马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披露。不过,据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在“华信系”崩盘前,云南能投集团旗下公司利用各种交易方式,涉嫌违规向“华信系”输送约26.8亿元资金。云南能投集团的上述26.8亿元巨额资金面临无法收回的巨大风险。0002国美通报员工上班摸鱼,“不接受过度劳逸结合”
澎湃新闻记者吴雨欣近日,一张来自国美的《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截图在网上流传,并登上微博热搜,上班刷视频、听音乐即被通报批评是否合理引发网友热议。11月17日,国美品牌公关部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国美依据内部员工管理规章制度作出的奖惩通报,属于正常的奖惩情况,内部通报不慎外泄引发了网友讨论,占用了公共资源,并给涉及员工在公司以外造成了负面影响,公司表示非常遗憾。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