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324

日本前高官和学者吐槽:政府为排废入海可真会混淆视听

新华社2021-04-16 14:49:041

原标题:日本前高官和学者吐槽:政府为排废入海可真会混淆视听

“关于福岛核电站‘处理水’的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之处太多,我认为应向国民传达事实!”日本众议院议员、曾在安倍政府担任农林水产省副大臣的山本拓日前表态说。

{image=1}

4月13日,抗议者在日本东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对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日本政府日前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在日本国内、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引发巨大质疑与批评。包括山本拓在内的日本政界、学界人士连日来公开吐槽日本政府和媒体在“排废入海”一事上混淆视听、甩锅推责。

一起来看看他们盘点的日本政府“控评”四大伎俩:

伎俩一:偷梁换柱

山本拓在一封致媒体的公开信中直接将矛头对准日本政府和媒体用“处理水”代替“污染水”的做法。

日本政府和媒体将计划稀释入海的福岛核电站核废水统称为“处理水”。日本各大媒体近来也纷纷在报道中强调,这是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过的“处理水”,而不是直接受污染的“污染水”。

对此,山本拓援引东京电力公司2020年12月24日发布的资料说,除了难以从水中去除的氚,这些“处理水”中还含有至少11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质半衰期很长。

{image=2}

山本拓在发表公开信时公布的有关福岛核电站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半衰期等信息。(图片来自网络)

伎俩二:混淆视听

山本拓认为日本政府有意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与其他核电站核废水混为一谈。

日本政府称世界其他核电站也向外排放含氚废水。对此,山本拓直言,日本政府这种说法以及日媒所谓“其他核电站也排废入海”的“科普”很容易误导公众。

事实上,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不少核废水接触过堆芯熔毁的核燃料,水中所含放射性物质成分复杂,能否在处理后彻底清除令人怀疑,有别于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含氚废水。

伎俩三:文字游戏

{image=3}

4月13日,在日本东京,日本首相菅义伟(左一)出席内阁会议。新华社/共同社

日本首相菅义伟日前在首相府开会时强调说,政府“应为抹去风评被害影响尝试一切政策努力”。

在日语词典里,“风评被害”是指“因毫无根据的谣言而造成的损失,特别是事故发生后因不恰当的报道给本应无关的人们或团体带来的损害”。

对此,东京大学学者田中骏介日前撰文批评说:“日本政府和媒体在谈及民众对核污染物的担忧时,不正视核废水排放对农林水产业造成的损害,不想办法予以赔偿,反而使用‘风评被害’一词以期减少影响,这么做本身就是在混淆视听。”

更讽刺的是,日本政府还明确了所谓“风评被害”的赔偿主体是东京电力公司,并称日本国内相关方都可以展开索赔。

且不论让个体自行举证索赔多不容易、东电一家企业是否负担得起多个行业或地区的集体索赔,对日本本国、其他国家乃至整个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怎么就成了“风评被害”,又该由谁来赔偿?

{image=4}

4月14日,韩国民众在位于首尔的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外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新华社发

伎俩四:卖萌美化

从种种细节来看,日本政府对“控评”早有部署。就在宣布排废入海决定当天,日本政府复兴厅正式发布宣传海报和视频。在海报中,不仅把氚设计成可爱吉祥物,还强调氚广泛存在于雨水、海水、饮用水和人体中,就算人喝了含氚水也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并精心绘制了所谓排放含氚废水的世界地图。

{image=5}

日本政府复兴厅发布的宣传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结果,海报和视频一经发布就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争议。一名70岁福岛市民的话颇有代表性:“把氚设计成可爱吉祥物,让我有种被骗的感觉。”

一天后,复兴厅就不得不赶紧停止展示这些宣传物料,称要“返工”修改。

责任编辑:王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