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567

AI独角兽困境:信息安全隐患、普遍亏损、投入大但盈利难

今日财富2021-04-19 15:43:270

原标题:AI独角兽困境:科技未来的现实难题

文 |王恩浩

央视3.15曝光科勒、宝马等企业在顾客不知情情况下使用悠络客、万店掌等AI设备抓取客户人脸信息。随后星巴克、名创优品、喜茶、好利来等也被曝系悠络客客户,因此陷入信息安全质疑。尽管被曝光公司纷纷宣布整改,但在人脸识别广泛应用的今日,其安全性仍引发市场的普遍担忧。

《今日财富》研究发现,在隐私危机讨论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头部研发供应商却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有上市中止的情况。而大额亏损、技术安全等都成为了AI行业生态共建的难点。

非法抓取信息存隐患

科勒卫浴和宝马4S店等商家因违规使用了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设备来抓取人脸数据引发热议。据央视报道,该技术不仅可以识别出客户的年龄、性别、脸部特征以及心情状态,并可实现所有门店的共享。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第1035条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而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人脸识别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尽管市场已有相关规范条例,但据报道,上述门店并没有安装任何相关提示与标识。

面对舆论,科勒表示相关门店已经拆除所有店内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采集数据仅做门店客流量统计。悠络客对《今日财富》表示,公司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就此事展开了自查,目前处于自查阶段。而万店掌截至发稿并未回复。

与此同时,喜茶、星巴克、良品铺子、好利来、黄记煌等品牌被爆出与出事供应商存在合作关系。

星巴克向《今日财富》表示:“星巴克一直以来尊重并致力于保护顾客个人信息,从未使用任何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产品”。好利来称店内监控系统主要是落实政府的“明厨亮灶工程”及应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安装,目前有且仅重庆市39家门店购买了悠络客的监控硬件设备,并没有购买被曝光的人脸信息采集+分析的软件功能,所以完全合法合规,目的是为保护顾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店面的防火防盗。而其他城市的监控设备供应商均属当地政府指定,未涉及任何人脸信息采集分析功能。喜茶公告表示所购万店掌产品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而黄记煌和良品铺子截至发稿并未回复。

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人脸识别发展之初是为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之上提供便利性,然而,当前面部信息不经同意被采集及泄露问题却屡次发生。

好利来向《今日财富》表示:“这种不尊重客户隐私的行为是应该被处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应该恪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并做到尊重顾客。我们认为收集客户人脸信息的技术应当仅限于取得客户事先同意的情形,并且对于收集的客户信息应当慎重保管,严防泄露、滥用及恶意使用。”

尽管如此,仍有品牌“铤而走险”。3月19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发现辖区内名创优品门店安装有“3·15”晚会曝光的非法采集顾客人脸信息的“万店掌”监控并用胶带对设备Logo进行遮盖。执法人员发现,店长手机APP中人脸识别功能仍正常使用。名创优品回应,目前少量门店与万店掌的合作仅在测试阶段,将第一时间启动整改下架。

根据媒体报道,万店掌和悠络客此前官网皆显示相关客户页面,但《今日财富》发现,被点名后,两家官网相关页面均被撤下。

人工智能公司普遍亏损

非法抓取人脸识别事件的发生,不仅将被曝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陷入了质疑。走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问题频发,但作为技术的提供者,很难掌握应用端的相关使用。《今日财富》发现,目前AI公司不仅要面临技术应用端的风波,还需解决自身发展盈利的问题。

据Gen Market Insights《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是人脸识别设备最大的消费区域,预计2023年占全球比例达44.59%,在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53%。《今日财富》发现,截至4月13日,在企查查搜索人脸识别,相关公司数量已达8364家。

{image=1}

(数据来源:企查查官网)

在众多开展人脸识别业务的公司中,商汤科技、旷世科技、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因主营业务相近被称为“AI四小龙”。根据2021年3月1日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商汤科技估值达500亿元,位列“AI四小龙”榜首,其次旷视科技估值300亿元,云从科技估值200亿元,依图科技估值140亿元。2020年以来,旷视、依图、云从先后在科创板提交招股书,商汤科技也不断传出上市计划,但四家企业的上市之路目前还没有结果。

2019年8月,旷世科技曾赴港上市,但在次年2月显示港股IPO为“失效”状态,直到2020年9月,旷视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冲刺科创板,并于2021年4月12日获得问询。2020年11月,依图科技启动上市,随后在2021年3月11日中止上市,中止的原因是“发行人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2020年12月,云从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于同月获得问询。商汤多次被传有上市计划,但当前仍无公开进展。对于上市传闻,商汤回复《今日财富》称不予置评。

{image=2}

(数据来源:《今日财富》据公开资料整理)

上市之路坎坷的同时,大规模亏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依图科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和-12.99亿元,截至 2020 年 6 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为72.20亿元。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云从科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81亿万元、-1.71亿元和-2.86亿元。而“AI四小龙”中最早成立的旷世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分别是7.75亿元、28.0亿元、66.39亿元和28.46亿元,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达130.6亿元。

面对亏损,三家公司均表示主要原因是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算导致的账面亏损,以及公司正处于发展期,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究创新及市场开拓。

投入大、盈利难

《今日财富》发现,上述披露数据的三家拟上市公司近年来研发费用逐年升高,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比重最近一期均攀升到了100%及以上,竞争十分激烈。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9月30日,旷视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2亿元、6.06亿元、10.35亿元和7.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0%、70.94%,82.15%和104.16%。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0.59亿元、1.48亿元、4.54亿元和2.47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2%、31%、56%和112%。而同期依图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1亿元、2.91亿元,6.57亿元和3.81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46.94%、95.77%,91.69%及100.10%。

《今日财富》发现,即使公司面临大额亏损,技术投入难以回本,三家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一致表示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在扩张过程中,技术上会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也预计将会给公司资金上的压力,面临持续亏损的状况。

IDC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上半年,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等4家公司合计占据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超过60%的市场份额。尽管如此,商业落地成难题,技术研发无法变现依旧是整个行业的挑战。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曾在2020年无锡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状态。

{image=3}

(数据来源:IDC 《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20上半年)跟踪》报告)

行业生态亟待多方共建

不过,即便是作为技术的供应端,检测追踪技术应用端的使用也并非易事。

商汤科技向《今日财富》表示商汤已成立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通过制定并实施严格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伦理标准,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尊重及保护个人隐私,让人工智能技术能获得正确的应用。

据了解,旷视也于2020年初成立“旷视AI治理研究院”,探讨AI产品研发方向和应用场景落地中的伦理问题。通过在企业、政府、社会多方语境下的AI伦理与治理方案的联合研究,驱动企业AI治理,同时加强各界对人工智能治理的关注与研究,通过建设性的讨论助力打造合理有效的AI规范机制。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商汤科技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虽能为社会和人类发展带来正面影响,但其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快速变革的行业技术,无论是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都还未形成,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违法使用AI技术的问题,需要政产学研多方共同努力,确保技术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作为一个几乎全新的技术,几乎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技术如何能够快速在行业落地,需要更多的融合创新能力;外界环境风云变化,置身当下快速变革的世界,黑天鹅事件频发给技术的发展与落地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行业景气度高,市场规模庞大,技术长线加码,但投入变现困难。与此同时,3月23日,百度回港二次上市,成为真正意义上港股市场的“AI第一股”,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将自身定义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AI公司”。

百度带头增长引擎寄希望于AI业务,这也意味着专注发展人工智能的公司,已经面临着来自拥有更强大资金支持的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在内外交困中如何技术变现、商业化落地成为关键。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