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司去年净利同比增超5倍 高增长公司扎堆三大行业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 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前五十公司彰显确定性 1.3倍以下失去入围资格
价值投资渐成市场主流。尽管今年以来,“抱团股”松动和“杀白马”案例似乎冲击了市场神经,但背后的逻辑也仅是大涨之后的价值回归。
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净利润增长,是否超预期对相关个股的市场表现尤为重要。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27日,沪深两市共有31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其中1994家公司2020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63.38%。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国经济出现稳步复苏,上市公司盈利也出现了普遍增长,这对市场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投资方面,可关注年报业绩超预期的板块和个股,特别是盈利增长稳定的消费类白马股,长期来看投资价值很高。
七公司去年净利同比增超5倍
从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指标来看,有可比数据的2982家公司中(剔除基年数据为负公司,下同),1897家公司实现增长,占比63.62%,其中有92家公司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而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TOP50公司复合增长率则均在1.3倍以上。其中,海象新材(536.29%)、协鑫能科(375.03%)、中船防务(320.80%)、晶澳科技(308.09%)、紫天科技(305.53%)、华东科技(300.08%)等7家公司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300%以上。
在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TOP50的公司中,有多达2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2020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英科医疗(3829.56%)、达安基因(2556.80%)、之江生物(1708.96%)、硕世生物(878.52%)、奥泰生物(766.73%)、中船防务(567.92%)、阳普医疗(524.48%)等7家公司实现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在5倍以上。
如果把时间放长到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1倍的公司明显增多。统计显示,在有可比数据的2629家公司中,近5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100%以上的公司多达1131家,其中增长率超高10倍的公司有165家。而三一重工(3109.56倍)、沪电股份(241.47倍)、八亿时空(181.92倍)、中际旭创(153.72倍)、路德环境(132.82倍)、宁波东力(维权)(129.96倍)、英科医疗(108.11倍)等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更是超过100倍。
从市盈率来看,上述TOP50公司处于相对合理位置,截至4月27日收盘,上述50家公司整体法计算的动态市盈率(TTM)为20.09倍,算术平均动态市盈率(TTM)为31.69倍,相较目前A股整体法的动态市盈率(TTM)为20.50倍,算术平均动态市盈率(TTM)为46.25倍,更为均衡。
高增长公司扎堆三大行业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TOP50的个股中,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等三大行业涉及个股数相对较多,分别有10只、9只、6只,合计占比50%。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看好医药生物行业,尤其是创新药产品线和在研药比较丰富的上市公司。生物制药属于朝阳行业,而且这部分要看创新能力,特别是每年都有自研新药上市的公司,这样的医药公司才有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靠运气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增长。简单复制和生产已经失去专利保护药的企业不包括在内。
成恩资本董事长王璇也表示看好医药细分行业龙头标的。王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增长进入常态化,但是新技术的应用带动细分领域的产品渗透率提升,需求升级也促进了产品的精细化变革,所以部分行业仍保持了高速增长。生物医药中创新药在政策支持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提升带动高价治疗性药物的普及。
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也同样看好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王春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5年深化医疗改革以来,鼓励创新成为改革重要方向,加速创新药审评审批、推进临床结果国际互认、推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保目录谈判和动态调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让中国的创新药迎来了黄金时代。我们看好A+H两地上市的创新药以及CXO龙头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对于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两类行业,郑磊表达了相对谨慎的观点,认为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要关注高端制造设备和先进制造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虽然其中一些比较传统的企业符合经济复苏的概念,但是由于经济复苏过程可能较漫长,相关公司的业绩也会有较大波动。
王春秀则看好国产替代背景下高端装备和工业4.0时代智能装备龙头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以及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等电气设备的三个细分领域的爆发式增长,这些都是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领域,都有着远大的发展前途。
逾九成TOP50公司获机构青睐
在国际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利润增长成为投资市场中可以把握的重要确定性,持仓成长股成为机构共识。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在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TOP50公司中,有46家被机构持仓,占比达92%。从机构持仓占流通股比例来看,机构持仓在10%以上的公司达38家,其中,中信特钢(88.74%)、中国联通(76.85%)、赣能股份(73.80%)、宝钛股份(70.18%)、晶澳科技(70.14%)、中船防务(64.41%)、中微公司(60.26%)、雅戈尔(60.04%)、星徽股份(57.25%)、力合科创(57.22%)、东方电缆(52.63%)等10家公司机构持仓占比超过50%。
值得关注的是,以价值投资见长的社保基金在去年底也现身7家上述TOP50公司中,分别为:晶澳科技(4.41%)、中信特钢(3.37%)、宝钛股份(2.02%)、杰瑞股份(1.49%)、建设机械(1.25%)、东方电缆(0.82%)、迪威尔(0.48%)。
尽管目前一季报披露数量少于年报,但已披露一季报的23家TOP50公司中,22家公司在一季度末被机构持股,持仓比例在10%以上的公司达到20家。其中,赣能股份(73.57%)、中国联通(72.98%)、特宝生物(65.37%)、力合科创(55.69%)、星徽股份(51.20%)等5家公司机构持仓占比超50%。
在已公布一季报的23家TOP50公司中,QFII也现身其中3家公司,分别为:爱旭股份(5.16%)、海象新材(1.16%)、赣能股份(0.13%)。
责任编辑:王涵
怡达股份:公司产品可用于生产光刻胶的基材 但销售占比较小
新浪财经讯5月22日消息,怡达股份连续两日涨停,公司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产品可用于生产光刻胶的基材,但其占公司2019年度销售额的比例较小;公司有关用于半导体方面的产品还在研发中,研发具有一定的过程,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ST北讯借壳3年后今起暂停上市 3.75万户股东遭闷杀
又一家公司要与当前的行情无缘了。深交所日前决定,*ST北讯因连续两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自7月9日起暂停上市。这家在2017年借壳上市之初被寄予厚望、被称为“专网小移动”的北讯电信,资本市场之路走得短暂而又坎坷。来源:深交所连续两年亏损且非标意见暂停上市0000欧菲光回复关注函:于3月12日收到苹果公司终止采购关系电话通知
投资研报【券商荐股精选】洼地即将被市场发现,这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广阔,潜在涨幅47%(附股)【碳中和动态分析】南方电网发布服务碳中和工作方案;三家上市公司中标碳中和大单【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动力电池配套出现结构性变化!新车公示,磷酸铁锂独占纯电、换电车型,透露什么信号?关注背后成因和投资机会0000大北农董事长一年减持3.21亿股,业绩高台跳水380亿市值全靠转基因概念支撑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望报道业绩下降股价却上涨的大北农(002385.SZ),遭到大股东持续减持。公告显示,大北农控股股东、董事长邵根伙,于10月28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020万股,减持均价为7.9元/股。这已经不是邵根伙第一次减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