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百天 背后问题仍存
原标题:拜登上任百天,背后问题仍存
新京报记者 谢莲
多项美国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于拜登上台百天表现的满意度在52%-54%之间,是1945年以来的倒数第三低。
从1月20日至4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执政正式满百日。
外界通常会通过这百天的表现来评判他的能力、风格,并对他今后的执政做出预测。
拜登接手的美国正处于多项危机之中:疫情持续加重、经济复苏遇困、种族矛盾加剧、社会分裂达到新的高点、国际声誉和地位都在下降。面对这些危机,拜登在上台之初作出很多承诺,包括控制疫情、复苏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同时向世界宣告“美国回来了”。
不过,多项美国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于拜登上台百天表现的满意度在52%-54%之间,其中对他的疫情应对满意度最高,对于移民问题满意度最低。这个数字比他的前任特朗普略高——特朗普上任百天的满意度为42%——但仍是1945年以来的倒数第三低。
CNN总结称,拜登上台后主要聚焦于抗击疫情以及推翻特朗普的政策——包括移民、经济、环境、医保等方面。
但是,在此前承诺的弥合两党分歧、团结美国方面,拜登并未取得明显进展。在备受关注的移民问题上,拜登推翻了特朗普的一些行政命令,但南边移民危机正在加重。这也是美国民众对拜登满意度最低的一个方面。
拜登上台百天整体表现如何?他的执政风格和特朗普有何不同?未来还面临着哪些挑战?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
{image=1}
整体表现中规中矩
新京报:整体而言,你会如何评价拜登上台百天的表现?
袁征:我认为拜登上任百天的表现可以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不能说非常出色,但也没有比特朗普差。整体来说,他还是按照民主党的逻辑体系在施政,基本都在预期之内。
疫情方面,拜登政府上台后有明显改变,他采取了要求所有人戴口罩、推动疫苗分发等举措,虽说并未完全控制住疫情,但确实情况有所好转。此外,在推动经济复苏、应对种族不平等等问题上,他也在采取一些措施,但成效如何短期内还没看到。
在国际事务上,他重视气候变化,重返《巴黎气候协定》,还办了个领导人气候峰会。他让美国重新加入了世卫组织,在伊核问题上表现出了重返伊核协议的意愿,这些都符合他的多边外交政策。
但在弥合美国社会的分歧、实现两党共识等方面,这只是他口头上的承诺,要实现非常困难。
罗杰斯·史密斯:整体来说,拜登在任头百天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在抗疫方面,他加速了新冠疫苗的分发,为尽快结束这场疫情带来了希望。
在对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回归《巴黎气候协定》、重返世界卫生组织等。他还下令于9月11日前撤军阿富汗,结束这场代价高昂且难有成效的战争。
但他的不足也很明显。他上台前承诺要弥合两党分歧,但目前并无成效。在移民问题上,他也还没有找到解决南边移民危机的方法——这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失败的一点。
{image=2}
美国政治极化仍然严重
新京报: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民调显示,52%的受访者对拜登上台后的工作表示满意。这是1945年以来倒数第三低,仅次于福特和特朗普。对拜登满意度较低的原因是什么?
袁征:这主要和美国社会极化、政治分化有关。从民调上可以看到,大部分民主党或中间派人士对于拜登百日表现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大约只有13%的共和党人对拜登的表现满意。在这样的背景下,52%左右的整体满意度虽说不算高,但也不算太低。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执政理念是不一样的。民主党想要搞一个大政府,也就是发挥联邦政府的调节和管理功能。共和党则正好相反,他们希望搞一个小政府,也就是减少政府干预。所以面对拜登政府对富人增税、1.9万亿美元新冠纾困计划以及最近提的1.8万亿美元美国家庭计划,民主党人很支持,但共和党人强烈反对。因此,目前拜登政府的走向符合预期,52%的满意度也基本符合预期。
罗杰斯·史密斯:美国政治两极分化已经非常严重——不管拜登做得怎么样,绝大部分的共和党人都不会对他满意,就像大部分民主党人不会支持共和党总统一样。
接下来执政遇到的阻力会加大
新京报:美国新总统上任之初都处于“蜜月期”,你认为拜登的“蜜月期”还能持续多久?
袁征:新总统上任之初,美国民众对他仍有新鲜感,也处于一个观察期,看看他到底是什么风格。但其实拜登是个“老人”,美国政界、民间对他都比较熟悉,目前的“蜜月期”只能说是看看特朗普时期结束后,他能带去什么改变。
拜登的所谓“蜜月期”其实也并不好过,所以我们看到他通过的法案其实不多,更多的只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翻特朗普时期的一些做法。真正需要国会支持的,通过的很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他面临的阻力会更大,共和党会和他针锋相对,强烈反对拜登“大政府”的一些政策规划。
尤其是民主党还面临着明年11月中期选举的压力。按照目前的态势,届时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占据多数也不是不可能。美国近期刚完成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可以看到人口向南部流动很明显,而这些地区是共和党的大本营。人口流动引发的一个变动就是,国会会根据人口数量重新划分选区,一些地区可能增加议员席位,一些地区可能减少。目前来看,这对于共和党是有利的。
所以说,拜登接下来的执政会越来越受到国内政治的冲击和影响。
新京报:拜登接下来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罗杰斯·史密斯:拜登近期的一个优先事项,就是通过他提出的基建和就业法案,以及美国家庭计划,这几项法案对于美国持续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但他面临的阻碍也很明显,目前的国会两党分裂非常严重,预计他很难通过这几项法案。
除此之外,拜登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恢复美国人民对选举制度的信心,采取更多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采取行动应对移民问题——或者通过国际倡议减少移民流动,或者通过移民改革法案对移民入境等问题进行规范化等。
袁征:接下来一段时间,或者说今明两年,拜登的执政重心都会在国内。因为美国国内面临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包括疫情、经济、移民、种族矛盾等,而这些是直接和美国选民的生活相关的,也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所以至少在明年中期选举前,拜登还是会重点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共和党人的掣肘,拜登推进政治议程遇到的阻力会非常大。他曾承诺要弥合两党分歧,但政治极化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要解决非常困难,所以他的这个承诺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社会痼疾两任政府皆无奈
新京报:和特朗普时期相比,拜登上台后的美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吗?
袁征:从美国国内情况来看,美国的疫情有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3000多万人感染、50多万人死亡后,美国社会在疫情防控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也比较认可拜登的做法。这一点和特朗普时期有很大差别。
在美国对外战略上,拜登的风格、手段都有很大变化。拜登支持多边主义,特朗普坚持单边主义;拜登希望联合盟友、强化盟友关系,特朗普则坚持美国优先、抛弃盟友;拜登政府对外政策可预期性强、相对理性,特朗普政府的可预期性差、比较混乱。这些都是明显的差异。
但对于美国国内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两党之争、族裔分歧等,两任政府目前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短期内也难见成效。
罗杰斯·史密斯:变化还是很明显的。相比于特朗普政府时期,拜登政府正在强化民权保护,包括推进刑事司法改革、推进社会支持项目等。
在对外问题上,他恢复多边外交政策,并寻求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和中国的分歧——而不是像特朗普时期一样,一味地加征关税。
特朗普在任期间,不断地通过推文传播欺凌、谎言,煽动美国国内的分裂,让整个美国陷入混乱之中。虽然美国社会仍然处于高度分裂中,拜登上台后正在尝试改变这一点。
责任编辑:刘光博
联邦总务署尚未宣布胜选者 拜登团队或诉诸法律
当地时间7日,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宣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美国大选中获胜。但截至目前,负责权力过渡的美国联邦总务署(GeneralServicesAdministration,GSA)尚未宣布拜登胜选。对此,拜登团队或将以“延误过渡时期工作”为由对GSA采取法律行动。0000美国女子与丈夫通话时公寓倒塌 曾抱怨家里漏水
{image=1}海外网6月27日电美媒称,美国迈阿密公寓倒塌时,居住在这栋公寓里的一名女子正与丈夫通话。目前,这名女子仍失联。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凯西·斯特拉顿的姐姐阿什莉·迪恩在接受采访时说,24日凌晨,斯特拉顿在公寓4楼的阳台上与丈夫迈克尔通话时,注意到大楼开始摇晃。迪恩说:“斯特拉顿先是突然说游泳池塌了,游泳池正在下沉。随后她又说地面在震动,所有东西都在震动。”0000美打造“轨道战”部队抢占太空战略制高点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太空军成立了一支名为“太空三角洲9队”的部队,专门负责太空“轨道战”,这是美推进太空军事力量建设的最新举措。近年来,美军加快太空作战能力建设,专门组建了“第六军种”——太空军。2019年年底,美军正式建立太空司令部和太空军,分别负责太空作战指挥和太空力量建设,同时成立太空发展局,加速新型太空军事能力生成。0000中东新冠疫情持续恶化 部分国家升级防控措施
新华社拉姆安拉10月29日电综合新华社驻中东地区记者报道:当前中东地区新冠疫情持续恶化,29日一些国家确诊病例数进一步激增,部分国家升级防控措施。黎巴嫩卫生部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新增确诊病例1933例,单日新增病例数再创新高,累计确诊77778例,累计死亡610例,累计治愈39123例。气候峰会前 拜登带85辆汽车组成“超长”车队见教皇
[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车队29日在罗马的一幕,让一些网友惊呆。据“今日俄罗斯”(RT)30日消息,拜登29日在梵蒂冈与教皇方济各会面,载有拜登和其团队成员的一个拥有85辆汽车的车队,浩浩荡荡行驶在罗马街头,让网友震惊、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就在31日,拜登要赴英国参加格拉斯哥气候峰会,讨论气候问题。对此,有网友讽刺表示:一次充满虚荣的访问,非常“环保”。{image=1}0000